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感覺雪中悍刀行是被吹起來的

感覺雪中悍刀行是被吹起來的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09 21:28:52

感覺雪中悍刀行是被吹起來的(你為什麼那麼慢)1

◎存七

從聲勢浩大的宣傳,到豆瓣5.7分,《雪中悍刀行》迎來了一個高開低走的收官。

《雪中悍刀行》改編自網絡作家烽火戲諸侯的同名架空玄幻武俠小說,就粉絲體量來說,它可以算是“男頻”(“男生頻道”的簡稱,指更貼合男性讀者趣味的網絡文學)大IP。劇集的主創集結了編劇王倦、演員張若昀等2019年爆款劇《慶餘年》的原班人馬,不少觀衆都以《慶餘年》的标準來審視《雪中悍刀行》,期待看到同等質量的呈現。但很可惜,《雪中悍刀行》起跳很高,但終究沒有摸到《慶餘年》的線。

《雪中悍刀行》超50億的播放量為平台交上了一份不錯的答卷,但從觀衆的視角看來,它自播出起始終伴随着争議,并在及格線邊緣徘徊。在現在這個武俠題材稀缺的時代,《雪中悍刀行》為什麼明明沾着題材的光,卻讓人感到遺憾?

武俠片,俠義是骨,武打是皮,劇情是血肉。從這三個角度看,《雪中悍刀行》優點很明顯,缺點更明顯。

人物塑造表現中上

先說俠義。武俠中,江湖是一個不可分割的元素。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因此,看武俠更是看人,俠義就存于江湖中的每個人身上。從人物塑造來說,《雪中悍刀行》做得确實算中上水平。

一方面,原著創造的世界非常宏大且完善,朝堂、市井、沙場面面俱到,還有一些類似于主角“處處留情”等不便在影視劇中表現的内容,想要做好主線的改編很難。另一方面,江湖就是由形形色色的人組成,想要保有武俠的味道,就必須兼顧主角、配角甚至是龍套的人物塑造,這點更是難上加難。以這些為前提,《雪中悍刀行》的表現确實可圈可點。

首先,俠義在大多數人物身上都立住了。雖然劇中人物的追求不盡相同,但他們大多有着自己心中的“道”。主角如北椋世子徐鳳年潇灑恣意,不願遵從父親的安排,立志要走出自己的路:要守護北椋,更要守護家人和每一個普通人的安穩。小配角如馬夫老黃,從一開始的不願面對失敗,隐藏身份、能力,甘心當一個馬夫,到後來在與徐鳳年的相處中破除心結,從容面對命運,無畏赴死。龍套如老兵許湧關,武力值不高也沒有任何背景,作為北椋軍幸存的老兵也從不後悔當年的殺戮,因為他做的一切都符合他的“道”——為天下打出太平。

就連反派的所作所為也有比較清晰的源頭和邏輯線。比如宰輔張巨鹿給北椋設下的一道道障礙,也隻是因為他忠于皇室,盡全力削藩是他的分内之事。而趙楷一路追殺徐鳳年,也是源于自己的身份和野心難以匹配,他身為皇室私生子無權掌權,但他追求的是至尊之位,因此需要通過亂世來出頭。

但難以避免的,還是有諸多角色流于工具化。比如徐鳳年的幾位紅顔知己:南宮仆射、紅薯,還有給徐鳳年送經驗的武當掌門王重樓、吳靈素等等,他們的故事在這一季中沒有空間展開,完全成了沒有感情的NPC,有故事背景,但是沒有任何細節支撐,形象非常扁平,就像是徐鳳年困了後被遞上來的枕頭。

打戲不好最失好感

本劇最受人诟病的點是武打。武俠劇“皮相”好看是最基本的要求,很難想象一部号稱武俠題材的劇集,居然能讓這樣空有特效加吊威亞的武打情節赤裸裸地呈現在觀衆眼前。

其中最讓人無法忍受的是慢。都說“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導演偏偏大量運用升格鏡頭,讓觀衆欣賞慢動作。升格鏡頭的武打也有拍得好看的,比如王家衛的《一代宗師》。而它好看是因為快慢得宜,能體現出武打的“打”字,它是有節奏、有動感、有擊打感的。這需要導演、攝影、燈光和武術指導等各個職能角色的全力配合,後期剪輯才能有的放矢。雖然《雪中悍刀行》可以不用對标這樣耗時長、預算大的電影,但如今呈現出這種“多而無當”的慢鏡頭,以及無節奏的打戲,實在是制作上的重大失誤。

這樣的失誤可能與導演一味追求意境和玄幻招數的具象化有關,不能全部怪在武術指導和剪輯頭上。但劇中很多武打動作本身也非常難看,這個鍋武術指導和演員必須要背。比如劇中的武學奇才南宮仆射,她在雪中舞刀的一段實在是身體力行地向觀衆展示了什麼叫“花拳繡腿”,動作粘連黏稠,對自己的身體沒有控制力,更遑論把劍耍得好看了。即便打開二倍速,也還是難以看出任何“武功”的迹象。

與此同時,有稱《雪中悍刀行》武打不好看是因為該劇“高玄低武”。“高玄低武”,即更重玄幻,而武俠含量低。這樣的觀點其實很難說服人,十幾年前的《風雲》同樣是“高玄低武”,武打一樣精彩。而本劇官方的定義和前期宣傳中都以“武俠”和“江湖”作為賣點,此時武打有差評就與武俠割席,說不過去。而且《雪中悍刀行》的玄幻做得算好嗎?南宮仆射初登場的PPT式特效恐怕會成為本劇最大的短闆,甚至會作為“梗圖”貫穿未來幾年的電視劇特效吐槽榜。而其他角色的打鬥特效,如火焰、藤條、風、葉子等等,都水平一般,隻有劍神李淳罡得到了幾個比較像樣的場面。

劇情緩慢取舍失當

正如主演張若昀在采訪中所說,《雪中悍刀行》更像是一部“公路武俠片”。在這樣的叙事裡,男主角一路走,一路成長,一路帶出支線的故事,讓各個角色和整體内容都更加豐滿。這樣的路數本應該是非常能抓住觀衆眼球,穩定觀衆追劇黏性的,但為什麼在本劇裡卻部分失靈了呢?

首先還是慢。本劇包含了太多大段的文戲,同時因為支線人物和事件太多,主線的推進節奏被迫放緩,造成每一集裡的信息量不足。如果像其他劇集一樣日更兩集,那麼每天的信息量還是足夠支撐觀衆追劇的。但由于要與電視台每天播出一集的頻率保持同步,劇情和更新的緩慢共同造成了對觀衆的消磨。

再有就是劇情過于“拼爹”,爽點歪了。每一個懸念,反轉到最後都會發現是主角徐鳳年的父親在開始埋下的伏筆。“男頻文”改編作品的特點應該是“爽”,而這個“爽”應該更偏重主角個人的升級成長,而不是處處都落在其他角色身上,更不用說落的還都是同一個角色。同一個套路重複多了,就讓懸念反轉都變得普通。

《雪中悍刀行》每集結尾都安排了一段“番外”評書。一開始可能以為這隻是對于這一集的總結,可看可不看,但其實裡面涵蓋了很多重要的故事背景和人物設定。這些内容本來都應該出現在正片裡,讓故事更加豐滿和立體,但是不知為何被擠出了劇集本身,以這種方式補充說明。這也是本劇劇情取舍的失誤。

《雪中悍刀行》無論從“成為爆款”還是“成為高質量武俠劇”的角度看,都失敗了。它的用心之處觀衆能夠看到,也認可改編有難度,但這并不能成為借口和理由。不出意外,《雪中悍刀行》作為少有的大IP還會繼續制作第二部,希望屆時可以看到它更加詳略得當,以及更好的視覺表現。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