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清華北大數學界的四大天才

清華北大數學界的四大天才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03 05:23:34

清華北大數學界的四大天才?宗秋剛,生于1965年10月,北京大學空間物理與應用技術研究所所長、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北京大學空間科學與探測中心主任,主要從事磁層物理、空間天氣學、空間探測方面的研究工作,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清華北大數學界的四大天才?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清華北大數學界的四大天才(從放牛娃到北大教授)1

清華北大數學界的四大天才

宗秋剛,生于1965年10月,北京大學空間物理與應用技術研究所所長、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北京大學空間科學與探測中心主任,主要從事磁層物理、空間天氣學、空間探測方面的研究工作。

航行中的宇宙飛船為何會突然收不到信号?為什麼運行良好的衛星在太空會瞬間燒毀?

54歲的宗秋剛是能給出答案的人。他來自江西省南昌市向塘鎮的一個偏遠農村,通過孜孜不倦的努力成為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磁層物理、空間天氣學和空間探測。

前不久,宗秋剛團隊刊發在《自然·通訊》上的一項研究,揭示了空間等離子體物理中電子尺度磁洞的幾何形态和産生機制。

他取得的成績和榮譽還不止這些。由于在地球内磁層波粒相互作用以及磁層對太陽風間斷面響應領域作出了卓越貢獻,2018年宗秋剛榮獲國際空間研究委員會和印度空間研究組織聯合頒發的維克拉姆·薩拉巴伊金質獎章。

這是時隔8年後,我國科學家再次捧起這一國際空間科學界最高獎項。

要看看更廣闊的天地

年幼時,宗秋剛便要放牛、幹農活,承擔很多家務。日子雖然清貧,但宗秋剛卻不覺得苦。“小時候,家鄉的天特别藍,每到夜晚都能看見美麗的銀河。”喜歡仰望天空的宗秋剛,覺得世界很大,他要出去、去上大學,看看更廣闊的天地。

通過預考選拔,宗秋剛順利考入四川大學。他讀高中時,很多媒體報道物理學家李政道和楊振甯的事迹,由此掀起一股學物理的熱潮。他受此影響,加上物理和數學成績好,于是選擇了原子核物理專業。

時年15歲的宗秋剛,獨自坐上南下的火車,去往自己心心念念的大學。由于沒錢買火車票,大學4年他隻回過3次家。

畢業後,宗秋剛被選派到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與應用研究中心工作。1989年,24歲的宗秋剛得到去南極考察的機會,同行的一名記者帶了3台當時世界上性能最好的相機。

宗秋剛大為不解地問道:“有必要嗎?”對方回答:“我已經有了3台全世界最好的相機,再拍不出好照片就隻能怪自己。”宗秋剛由此深受啟發:“搞研究的外部條件都有了,做不出好成果就隻能怪自己不努力。”

在南極的那兩年,宗秋剛一邊參與觀測站的磁場監測工作,一邊努力學英文。當時通信技術還很落後,宗秋剛每兩個月才能給家裡打一次衛星電話。閑來無事,他常跟着一位研究地質的老教授一起敲石頭,随之培養了研究石頭的愛好。

不當學者偏想當學生

當時,國内在空間物理研究方面的資料很有限,宗秋剛覺得有必要出國看看。1994年,他通過學者交換計劃來到位于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以下簡稱馬普所)。

赴德後,宗秋剛有4個月時間在德國北部城市不來梅進修德語。學習之餘,同班的一個台灣商人請宗秋剛去公司打工——組裝計算機。起初,他組裝一台要花2個小時,後來隻要30分鐘。“這位朋友便勸我跟他一起搞計算機,不要搞學術了。”宗秋剛說,“當時互聯網發展處在萌芽期,任何人隻要上個夜校,基本就能進互聯網行業,但我還是更喜歡空間物理。”

在他看來,與其做一個組裝計算機的“快手”,不如去探索未知,做更有挑戰的事。

幾十年過去了,宗秋剛依然堅守在空間物理的賽道上。“站在風口的豬的确容易被吹起來,但很多人也會被這股風淘汰。隻有經過時間沉澱和打磨的東西才會曆久彌香。”宗秋剛說。

到了馬普所,宗秋剛把讀研時完成的一項研究交給導師威爾肯,威爾肯問道:“這個計算結果的上限在哪裡?”宗秋剛答不上來。

當時,隻見威爾肯從上衣口袋掏出巴掌大小的筆記本,上面密密麻麻地寫着一些簡化公式。利用公式,威爾肯很快就算出了上限,這讓宗秋剛很受刺激。“我用了近2年做出來的東西,威爾肯2分鐘就搞定了。”他說。

此後,宗秋剛開始埋頭苦讀。啃讀英文教科書、專著。整整半年,他過着住處、辦公室兩點一線的生活。這段時間的沉澱,為他後來的研究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在此期間,宗秋剛萌生了在德國拿學位的想法。威爾肯說:“你想好了嗎?當學生的工資可比在馬普所工作的薪水低很多。”宗秋剛非常堅持,威爾肯便引薦他去德國布倫瑞克技術大學念博士。1999年,宗秋剛順利取得博士學位。

宗秋剛在馬普所的頭兩年,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教授塗傳诒正好也在此做訪問研究。作為所裡僅有的兩個中國人,他們每周都會擠出半天時間去散步。二人常圍繞國内外熱點展開辯論,有時吵得不可開交。“散步結束後,塗老師還會為議題回去查資料,下周接着辯。”宗秋剛說,“每周一會”使他逐漸養成了獨立思考的習慣。

取得成績的秘訣是用功

為了讓衛星盡可能地輕,衛星外圍的骨架結構——蒙皮的厚度隻有1毫米。太空中存在一種個頭很小的電子,能量約為10萬伏特,它能輕易穿透蒙皮到達衛星内部,并沉積在其中。久而久之,沉積的電子達到臨界狀态,可導緻衛星自燃。這就是著名的“殺手電子”。

此前有學者認為,是磁場抖動導緻“殺手電子”的産生。2007年宗秋剛發現,“殺手電子”是太陽風“吹”出來的。當太陽風發生抖動,會産生超低頻波,而超低頻波會使“殺手電子”突然加速,也就加快了它在衛星中的沉積速度。

2008年1月美國著名雜志《發現》刊出“2007年度全球百大科學技術與趨勢”進展,宗秋剛在“殺手電子”快速形成機理方面的研究成果排在第37位。

2009年,歐洲航天局公布了雙星—ClusterⅡ計劃實施中作出突出貢獻的10位科學家,作為項目合作科學家的宗秋剛居于榜單首位。ClusterⅡ衛星在軌運行10年來,歐洲航天局根據參與計劃科學家的論文發表數量和研究成果進行評價,宗秋剛以16篇第一作者文章排名第一。

取得如此耀眼的成績,宗秋剛說,他的秘訣是用功。他要求自己每周至少工作100個小時,“你很難證明你比别人聰明,但你很容易證明你比别人努力”。

緻力于國内期刊建設

2007年,在波士頓大學空間物理中心擔任研究科學家的宗秋剛受邀回北京大學教書。“國家資助我念完大學,我很感激,如今是我回饋祖國的時候。”他說。

回國後,宗秋剛住的是北京大學提供的臨時宿舍。在國外待了十幾年,起初他有些不習慣,不過生活上的困難很快就克服了。“我小時候吃過那麼多苦,這些都不算什麼。不要問國家給了你什麼,而要問你給國家帶來什麼。”他說。

“看到自己的學生很厲害,我們也有了自己的監測儀器,能采集到第一手數據,我感到十分驕傲。”宗秋剛說,困難總會有,而科學家的使命就是迎難而上。

2016年宗秋剛利用自主研發的“北大—成像電子譜儀(BD-IES)”衛星探測器,揭示了磁層亞暴能量電子注入的徑向傳播模式。2016年,他申請到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目标是研制出下一代的粒子成像儀器——千線陣列中性原子成像儀。采訪時,該項目已進入中期階段。

研發任務外,宗秋剛還擔任着6本學術雜志的編委。最近,他開始把主要精力放在期刊上,他說:“我想把祖國的期刊做好。”

在學生眼裡,宗秋剛很嚴厲,他十分看重學生“是否用功”。他說,現代人浮躁,大多數隻想要那臨門一腳,但實際上,漫長的“搬磚”之後才會有臨門的時刻。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