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太淺、頻繁醒來、醒來後難以再入眠……失眠并不陌生,幾乎每個人都或多或少經曆過。但身邊睡眠好的人,常常不理解其中的痛苦,把失眠當作無病呻吟,甚至認為是“作”出來的。“你就是太閑了,多勞累一下自然就睡着了。”“放寬心,少胡思亂想。”試想,失眠的人若能控制自己的睡眠,那就不會失眠了。失眠并不是“養尊處優”的結果,而是身體的睡眠機制運作異常,失眠者大多表現為一定程度的心理脆弱,不是每個人失眠後都能夠自我修複。如果在難以在正常時間,獲得質量良好的睡眠,人會經曆身體和精神的雙重疲憊。白天,頭腦昏昏沉沉,反應不敏捷,處理不當還容易影響工作效率。原本脾氣溫和的人表現得心情煩躁,也可能是受失眠的影響。遇上失眠這個魔咒,普通人首先傾向于自我調節,試圖讓生物鐘恢複正常。身邊的朋友,可能會勸失眠的人轉移注意力,殊不知這隻是逃避問題,自欺欺人,失眠的根本原因未解除,失眠并不會識趣地自行離開。關系更為親密的家人,可能會采取強制措施,規定在具體時間點關燈入睡,想法是善意的,方法卻有些簡單粗暴。采取這種對策,最終收獲的效果甚微,弄不好雪上加霜,加劇失眠者的焦慮煩躁。
心理學家認為,如果有一周有三天以上時間處于失眠狀态,并持續一個月以上,人就患上了失眠症。失眠不僅影響心理健康,也會誘發其他已經存在的病情。心髒病、高血壓、哮喘、皮膚過敏等患者,尤其要小心失眠症的糾纏。部分人失眠,其實是生理疾病作祟。損害睡眠質量的元兇有很多。比如飲食不規律,腸胃消化困難。或膀胱儲存尿液能力不足、腎虛,導緻起夜頻繁。或肝氣阻滞,情緒波動起伏,導緻入睡困難。不同因素所導緻的失眠,需要對症下藥。能夠順利入睡,卻多夢、夢魇,也是失眠的表征。其實,人睡眠期間做的夢,往往比醒來記住的夢,要多得多。佛洛依德學派認為,夢暴露了潛意識。适宜的夢境,有助于疏導情緒,撫慰精神創傷,現實中無法滿足的願望,在夢裡得到補償,是正常人心理的自我滿足機制。而做噩夢的人就沒有這麼舒心了,噩夢一方面造成驚悸恍惚,另一方面也揭示了,近期的心理狀況堪憂。這時候不妨反思,是否或生活壓力過大、對自己要求太高,等等。心理專家提示,輕微的失眠,可以通過放松心情來緩解,做瑜伽、聽音樂均能達到這個目的。适當地進行有氧運動,對恢複心理健康大有裨益。受失眠困擾的人,最好不要自行服用安眠類藥物,以免擾亂身體平衡,造成不必要的副作用。在專家指導下合理調節,才是靠譜的選擇。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