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歌曲動畫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歌曲動畫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7 21:08:48

《我為歌狂2》也算具有一定的實驗意義,至少再次填補了國産動畫在類型上的空白,但最終的結果,不過是證明了國内目前确實沒有能力做出令人滿意的音樂動畫。

“我等了十七年,就是為了這一刻。”屏幕上,一個臉上帶着雀斑的卷發女生一臉興奮地說道。彈幕上紛紛飄過:我也是。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歌曲動畫(經典國産動畫我為歌狂時隔19年重啟)1

這是國産動畫《我為歌狂之旋律重啟》(以下簡稱《我為歌狂2》)第一集中一個鏡頭,算是一次“官方玩梗“,因為觀衆們确實等了十幾年,才等來這部作品的續作,現實世界中确切的時間,是19年。

2001年,《我為歌狂》第一部上映,制作方是曾代表中國動畫最高水準的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當時看這部動畫的孩子,現在大多都已經走入了工作崗位, 2017年11月,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正式宣布将推出動畫第二季,很多人都表示沒預料這部動畫會重新推出續作。三年後,《我為歌狂2》正式在B站上線,彈幕飄滿了“爺青回”(爺的青春回來了)。

但這樣的場景也僅限于第一集的前五分鐘。截止目前,《我為歌狂2》已經更新4集,從播放量和評分表現上,不盡如人意。B站總播放量為468萬,僅有1347人給出8.9的評分,在豆瓣上,評分為6.2,評分人數同樣在1000人左右。

這部經典作品的續作,正在面臨最尴尬的局面:沒有多少人批評,因為壓根就沒有多少人關注。

超越時代的作品和落後時代的續作

在21世紀初,《我為歌狂》這部作品領先于整個行業的存在,是國産動畫創作者一次重要嘗試。無論從立意還是作品質量在當時國産動畫整體保守、低齡的大環境下獨樹一幟,它擺脫了以往以動物、動物拟人或兒童為主角形象的套路,填補了當時青春校園題材動畫的空白。甚至到現在,國産動畫都沒再出現過類似主題和風格的作品。

在《我為歌狂》中,每個角色都面臨着不盡相同,但可能真實發生在每個人身上的青春煩惱。與老師的關系、與朋友的關系、對自我價值的認知、對校園體制的反抗等等,每個角色的成長都能跟觀衆産生強烈的情感連接。而他們玩樂隊、違抗大人的命令、穿着旱冰鞋上下學,這些看似“叛逆”、特立獨行的事情,也對青少年觀衆有着極強的吸引力。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歌曲動畫(經典國産動畫我為歌狂時隔19年重啟)2

作品中也沒有避諱青春期少男少女之間細膩朦胧的感情,這在當時将“早戀“視為洪水猛獸的社會環境下,引起了強烈反響,甚至有家長到電視台投訴,要求停播該動畫。

這并沒有影響作品的火爆,在動畫播出後,《我為歌狂》還進行了漫畫、小說、音樂、舞台劇、衍生品、真人影視等一系列的開發,商業上非常成功。使得《我為歌狂》成為上美影的衆多經典IP矩陣中一個特别的存在。上美影相關負責人對全現在透露,當時電視原聲唱片銷量超過50萬張、同名小說銷量超過百萬。胡歌和袁弘還曾在音樂劇版中扮演主角楚天歌和葉峰,不少人也因為這部動畫,走上了音樂道路。

這也使得《我為歌狂》和《黑貓警長》《葫蘆娃》等經典作品一樣,本身就帶有一層“情懷濾鏡”,所以續作的制作本身就會帶來一定的難度,如果不能滿足粉絲的“高期待”,就會很容易讓人失望。

宣布重啟第二季兩年後,2019年11月,官方發布了一張正式宣傳海報,但發布不久,就引來了大量吐槽。因為其中一位角色“蓋世愛”在樂隊中的角色是貝斯手,可在海報中,畫的是一把吉他。而且海報裡出現的3根吉他連接線,都沒有正确插在吉他的插孔上,很明顯,這張海報的創作者并沒有對基礎的樂器知識進行深入了解。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歌曲動畫(經典國産動畫我為歌狂時隔19年重啟)3

作為一部音樂題材的動畫,音樂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是從海報開始,就暴露出這麼多基礎的錯誤,不得不讓人懷疑制作組的用心程度。随後發布的一系列角色海報,更是被專業人士指出基本的人體結構有問題,更讓人擔心起成片的質量。

作品正式播出後,會發現類似的細節失誤依舊存在。比如主角用撥片彈吉他,出來的卻是指彈的聲音,鼓手的擊打動作也和音樂不符,整體的動畫制作水平和前作相比,除了畫面更加清晰和精緻,在分鏡、角色表演等方面也沒有太明顯的進步。

更重要的,是劇情的崩壞。很多舊作的粉絲指出,新作劇情和人設出現很多明顯的BUG,比如在上一部中,主角楚天歌的父親已經表示支持他做樂隊,但是在這一部開始,突然又态度大變,并且表示楚天歌不是樂隊的“C位”,有種強行制造矛盾的感覺,而且這個詞本身也并不是一個會在樂隊中出現的詞。

到了第三集,另一所學校的偶像男團點名要和樂隊battle,也看得人一頭霧水,這就像是讓《中國新說唱》和《樂隊的夏天》合并,各種“與時俱進”的要素堆砌起來,反而讓人抓不住重點。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歌曲動畫(經典國産動畫我為歌狂時隔19年重啟)4

《我為歌狂2》主創團隊對全現在說,這一季故事依舊想表達上一季“去熱愛去追求”“過程本身就是成長”的價值觀。葉峰和楚天歌兩人也會通過良性競争造就彼此的成長。但在具體的情節處理上,卻過于直白和戲劇化,反而沒有了第一部的真實感,故事情節套路感嚴重,比如片中主角作品被指抄襲,之後又洗白的情節,有人評價說“像是在看一部十幾年前的偶像劇”。

第一季的作品之所以能夠引起強烈的共鳴,最重要的就是故事情節落到了實處,不是在單純地喊口号,人物之間的關系以及情感變化都很自然。這可能也跟第一季有52集有關,創作者可以有足夠的時間鋪陳整個故事,到了第二季,想要在12集的故事裡塞入大量的内容,導緻故事整體節奏過快,很多細節沒有展開。

好的音樂動畫應該是什麼樣的

音樂動畫相比其他類型的作品,制作難度本身就更大,因為除了要保證基礎的劇情、人設過關,還必須在音樂上表現出色,否則很難獲得觀衆的認可。《我為歌狂》之所以能在一代年輕人心中占據重要的位置,也是當時初出茅廬的胡彥斌一手包辦了整部作品的音樂,無論是《我的舞台》《有夢好甜蜜》,還是《無所不能》《大家差不多》,放在現在也是質量極高,極具特色的音樂作品。

但到了這一部,明顯能感覺到動畫在音樂上的特色并沒有保持下來,雖然和著名音樂制作人劉卓合作,定制了十幾首包括流行、搖滾、 民謠、嘻哈、舞曲等多種曲風的原聲歌曲。但并沒有哪首歌曲給人留下強烈的印象。

可以對比下日本目前制作水平最高的音樂動畫。2019年,日本知名動畫制作公司骨頭社制作了一部名為《CAROLE & TUESDAY》(以下簡稱《C&T》)的原創作品,,故事設定在人類移居到火星五十年後,在這個世界中,即便是藝術也大多由AI創造,人類隻要享受即可。在這樣的環境下,兩位懷揣的音樂夢想的女孩相遇,兩個人一拍即合,開啟了一段改變世界的音樂旅程。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歌曲動畫(經典國産動畫我為歌狂時隔19年重啟)5

該作的導演是以善用音樂著稱的渡邊信一郎,他的作品始終對音樂有着非常極緻的要求。在出道作《Macross Plus》中,他和音樂制作人菅野洋子合作制作出了多首經典配樂,也開啟了菅野洋子在動畫配樂領域的封神之路。在制作《混沌武士》時,他創造性地在一部背景是江戶時期的作品裡加入hip-hop元素,到了《坂道上的阿修羅》,他又重新找到菅野洋子玩起了爵士。

在《C&T》中,渡邊将自己對音樂的追求發揮到了極緻。兩位女主角Carole和Tuesday除了原本的聲優之外,制作組還特地在全球範圍内進行海選,挑選出了兩名專業歌手演唱動畫中的歌曲,片中的插曲也都是由世界各地的作曲家完成,并且有專門的歌手。

為了增加現實感,片中出現的樂器都是先購買真實樂器,再通過3D建模重現,為了手繪的2D部分同步,有時還會需要逐幀修改。

由于用動畫展現演奏場面很難,所以歌手的演唱過程也會被安裝在錄音棚各個角落的攝像機、相機、手機記錄下來,無論是表演,舉動,口型,都會拍成概念短片,成為動畫制作的參考。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歌曲動畫(經典國産動畫我為歌狂時隔19年重啟)6

除此之外,制作組還專門找了職業演奏者,再次拍攝演奏鏡頭,作為參考。也就是說,一個角色的背後,其實是由三組“演員”共同完成。

在整部作品中,會有各式各樣的音樂人登場,有些音樂人是邊唱邊跳,那麼跳舞的鏡頭也會由真人拍攝之後,再進行轉描。達到這樣細緻程度和制作規模的音樂動漫作品,即便在日本,也是第一次。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歌曲動畫(經典國産動畫我為歌狂時隔19年重啟)7

這樣大成本的音樂投入,可能是國産動畫很長一段時間内都無法趕上的。

國産動畫的類型還非常單一,在類型整合上做得也不夠好。像音樂這種比較邊緣的類型,其實很難獲得發展的土壤。此外,國内音樂産業本身也還處在非常初級的階段,很多音樂類型在國内仍處于萌芽階段,國内音樂風格仍以流行音樂為主,無論是創作者還是聽衆都還普遍沒有形成更好的音樂審美,整個音樂行業的多樣性有待開發。

《我為歌狂2》也算具有一定的實驗意義,至少再次填補了國産動畫在類型上的空白,但最終的結果,不過是證明了國内目前确實沒有能力做出令人滿意的音樂動畫。

————

請微信搜索關注公衆号“全現在”,朋友圈的世界也會不一樣。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