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的話
前段時間,《滾蛋吧!腫瘤君》熱映,很多人被女主角熊頓(狗熊的熊,牛頓的頓)的樂觀所感動。同時,淋巴瘤又高調滴成為了焦點。
熊頓的朋友說,淋巴全身都是,多可怕,淋巴瘤不像其他腫瘤,還可以切除。
然而,事實并沒辣麼恐怖,與很多惡性腫瘤相比,某些類型的淋巴瘤是可以治愈的,甚至可以長期帶瘤生存。不信?聽醫生說!
本文發表于宋玉琴醫生好大夫在線個人網站,點擊下方閱讀原文,可進入。
淋巴:天職就是「戰鬥」
淋巴細胞是人體的健康衛士,他們抵抗外來細菌、病毒等的入侵,清除機體内衰老壞死的細胞,維護着機體内環境的“整潔有序”。
淋巴細胞是一個“多民族大家庭”,至少有三大譜系:從胸腺發育而來的淋巴細胞稱為T細胞,從骨髓發育而來的淋巴細胞稱為B細胞,還有一些細胞是“天然殺手”,稱為NK細胞。
這些淋巴細胞發育成熟後就會離開家庭、走向社會,遷徙到全身的淋巴結和其他淋巴組織,包括脾髒和扁桃體。蠶豆狀的淋巴結成群地分布在淋巴管彙集地部位和靜脈周圍,築起了保護人體健康的“長城主脈”。
(正常人體淋巴結分布示意圖)
另外,毛發、指甲、角膜以外的其他組織和器官,例如胃腸道、支氣管、泌尿系統、生殖系統、皮膚、甲狀腺等也廣泛分布着大量的淋巴組織,是保護人體健康的另一道屏障。
淋巴細胞的天性就是永無休止的戰鬥,幾乎遍布全身的淋巴結和淋巴組織就是它們的戰場。
因此,從我們出生到生命終老,這兩大主戰場上就充斥着激烈的厮殺。如此慘烈的環境和高強度的工作壓力,淋巴細胞發生質變也就不足為奇了。
淋巴細胞發生了惡變即稱為淋巴瘤。
(正常人體淋巴結形态示意圖)
淋巴結腫大:一生中反複發生
淋巴細胞的職能就是人體的衛士,淋巴結和淋巴組織就是戰場,因此,每個正常人在其一生中都會反複發生淋巴結和淋巴組織增生腫大。
尤其是雙側颌下和腹股溝淋巴結,前者的功能是監測和對抗口腔、鼻咽部的炎症反應,後者是監測和對抗雙側下肢和外陰的炎症反應。
在我們的一生中,這些部位幾乎不可避免的都會發生或多或少的感染和炎症反應,因此出現不同程度的淋巴結腫大也就不足為奇了。
大多數情況下,炎性反應消除後,增生腫大的淋巴結也會恢複至正常大小,但是如果是長期、慢性炎症刺激,增生腫大的淋巴結就難以徹底恢複原貌。
但是這些淋巴結中的淋巴細胞本質是好的,并沒有發生惡性轉變,因此稱為淋巴結良性疾病,例如,慢性淋巴結炎、淋巴結結核、結節病等,此時淋巴結的腫大常較輕,質地較軟,有觸痛感,抗炎或抗結核治療有效。
淋巴瘤:其實并不多見
盡管人類生存的環境并不理想,淋巴細胞壓力重重,但是慶幸的是,這是一群堅強的戰士,發生質變、惡變的少之又少。
因此,與胃腸、肺、乳腺等惡性腫瘤相比,淋巴瘤是相對少見的腫瘤類型,雖然在全球各國家和地區的發病率并不一緻,但是通常為2~5/10萬人,在惡性腫瘤中僅排在第8~10位。
事實上,淋巴細胞從良性到惡性的轉變是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因此,有些淋巴結病變可能介于良惡性之間,很難做出一個肯定的診斷,或者是一種淋巴組織異常增生。
但是經過一定時間的演變,有些病變有可能徹底轉化為惡性淋巴瘤,也可能從低度惡性淋巴瘤轉化為惡性程度更高的淋巴瘤,對生命造成威脅,需要積極治療。
淋巴結還是人體的“清潔濾器”, 各種惡性腫瘤進展到一定程度都有可能在相應的淋巴引流區域出現淋巴結轉移,稱為淋巴結轉移癌或者淋巴結轉移瘤。
但無論從疾病性質還是治療方面,和我們通常所說的淋巴瘤都完全不同。
因此,淋巴結腫大還需要和淋巴結轉移癌相鑒别。如果是淋巴結轉移癌,無論哪種腫瘤轉移到淋巴結,仍然要以治療原發腫瘤為根本原則,例如肺癌淋巴結轉移,應該治療肺癌本身。
高危:哪些人易患淋巴瘤
目前尚未發現淋巴瘤的明确病因,較為公認的是某些感染因素可能與淋巴瘤的發病有關,例如: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病毒)感染患者最常罹患的惡性腫瘤就是淋巴瘤,發病率比普通人群高60-100倍;
霍奇金淋巴瘤、伯基特淋巴瘤和鼻NK細胞淋巴瘤的發病可能與EBV病毒感染有關;
HTLV-1病毒與成人T細胞淋巴瘤/白血病密切相關;
幽門螺旋杆菌是胃MALT淋巴瘤的可能病因;
丙型肝炎病毒與脾淋巴瘤相關;
鹦鹉衣原體感染與眼附屬器淋巴瘤的發生相關。
機體免疫功能異常、自體免疫性疾病、器官移植後長期大量應用免疫抑制藥物、老齡化,很可能是近年來淋巴瘤發病率明顯增加的重要原因。
放射線、殺蟲劑、除草劑、染發劑、重金屬、苯等物理因素、化學品也可能與淋巴瘤的發病相關。
此外,如上文所述,雖然淋巴瘤的發病原因很可能與部分細菌病毒有關,但是腫瘤發生的機制非常複雜,感染隻是其中一個外在因素,目前也沒有發現淋巴瘤有傳染的傾向性和群發性。
減少環境污染、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對機體的某些慢性炎症性疾病及時治療、改善機體的免疫功能,不僅有可能減少淋巴瘤的發病幾率,也是減少其他惡性腫瘤發病率的共同準則,值得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關注。
早期症狀:腫大、發熱等
淋巴細胞既可以在它的出生地(胸腺、骨髓)惡變,也可以在它戰鬥的崗位上(淋巴結、脾髒、扁桃體及全身其他組織和器官的淋巴組織)惡變,因此臨床表現複雜多樣,用“千變萬化”來形容毫不誇張。
最典型的表現:淺表部位的淋巴結無痛性腫大,表面光滑,質地較韌,觸之如乒乓球感,或者鼻尖的硬度。
以頸部和鎖骨上淋巴結腫大最常見,腋窩、腹股溝淋巴結次之。
腫大的淋巴結有可能對周圍的組織器官造成壓迫,并引起相應的症狀。
如縱隔巨大淋巴結可壓迫上腔靜脈,導緻血液回流障礙,表現為面頸部腫脹、胸悶胸痛、呼吸困難等。
淋巴瘤也可以侵及淋巴系統以外的器官,表現為相應器官的受侵、破壞或壓迫、梗阻。
如胃腸道淋巴瘤的表現如同胃癌、腸癌,可出現腹痛、胃腸道潰瘍、出血、梗阻、壓迫等;皮膚淋巴瘤常誤診為銀屑病、濕疹、皮炎等。
淋巴瘤是全身性的疾病,因此,除了上述局部症狀,約半數患者還可出現發熱、盜汗、乏力、消瘦、食欲不振、皮疹、搔癢、貧血等全身症狀。
由此可以看出,如果是淺表部位的淋巴結腫大為主要表現,有可能會提醒我們早發現,深部病竈往往長到比較大的時候才有症狀,因此很難早診斷。
好在淋巴瘤的分期并不像其他惡性腫瘤那樣重要,分期隻是決定預後的多個因素之一,病理類型以及腫瘤細胞對化療方案是否敏感更加重要,因此,不必因為病情發現較晚就感到絕望和懊惱。
沒辣麼恐怖:有些可治愈
按照“世界衛生組織淋巴系統腫瘤病理分類标準”,目前已知淋巴瘤有近70種病理類型,大體可分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兩大類。
霍奇金淋巴瘤占淋巴瘤的10%左右,是一組療效相對較好的惡性腫瘤。如果患者處于局限期(I-II期,早期)、無明顯不良預後因素的霍奇金淋巴瘤,采用放療、化療,10年生存率可以達到80%左右。
在我國,非霍奇金淋巴瘤占全部淋巴瘤病例的90%左右,并且發病率逐年升高。非霍奇金淋巴瘤又分為B細胞型和T/NK細胞型兩大類。
其中,彌漫大B細胞淋巴瘤是非霍奇金淋巴瘤中最常見的類型,約占40%,也是一組有治愈希望的淋巴瘤。
但外周T/NK細胞淋巴瘤是非霍奇金淋巴瘤中“苦難戶”,五年生存率徘徊在30%左右。
不同的淋巴瘤類型,治療的原則不同,治療方案和療程也不同;即便是同一種類型,不同的分期、發病部位和預後因素、不同的年齡,治療也不完全相同。
然而,盡管臨床表現多樣,診療過程複雜,不易早期診斷,但是幸運的是淋巴瘤已經成為極少數可以治愈的惡性腫瘤之一。
尤其自20世紀90年代起,淋巴瘤的基礎研究、臨床診斷和治療成為惡性腫瘤中進展最快的領域之一。
目前通過化療或者聯合放療,大部分淋巴瘤類型有希望得到治愈或者實現長期生存,甚至分期晚、症狀很重的一些病例,正确治療後效果仍然比較滿意。
專家名片
宋玉琴,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淋巴腫瘤内科主任醫師,擅長惡性淋巴瘤規範化診斷和治療。
發表科普文章:8篇
網上幫助患者:229位
獲得患者投票:46票
獲患者感謝信:17封
患者心意禮物:33個
以上數據截至2015年9月2日
歡迎轉發,如需要轉載,請聯系!
更多大專家的小建議,靠譜、實用!
關注「好大夫在線」haodf_wx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