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為何華為能夠如此的強悍

為何華為能夠如此的強悍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0 15:55:02

為何華為能夠如此的強悍?說實話,華為真的是一家完全靠做實業做起來的公司,不上市不圈錢,自身實力就足以吊打很多上市公司,阿裡巴巴、百度、騰訊這些表面看上去巨頭,但實際是引入了大量的外國資本,華為不僅是一家百分之百的中國民營企業,還是一家沒有上市圈錢的公司,并已成為全球通信産業龍頭,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為何華為能夠如此的強悍?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為何華為能夠如此的強悍(一直覺得華為很牛)1

為何華為能夠如此的強悍

說實話,華為真的是一家完全靠做實業做起來的公司,不上市不圈錢,自身實力就足以吊打很多上市公司,阿裡巴巴、百度、騰訊這些表面看上去巨頭,但實際是引入了大量的外國資本,華為不僅是一家百分之百的中國民營企業,還是一家沒有上市圈錢的公司,并已成為全球通信産業龍頭。

1、華為的體量

華為的體量相當于中國互聯網最掙錢的BAT的總和!

BAT員工:阿裡3萬,百度5萬,騰訊大約3萬。員工總數為11萬,華為全球員工總數為17萬!

BAT納稅,阿裡納稅109億,百度納稅22億,騰訊納稅70多億,納稅總額200億;華為自己納稅337億!

BAT利潤,阿裡234億,騰訊242億,百度105億,利潤總額580億;70%被外資拿走,而華為自己利潤279億!

從2000年開始的最近十五年,華為累積營收2.3萬億,超過70%來自海外,在外國人身上賺的錢達1.38萬億。

下面是華為同BAT的營收對比:華為2882億,騰訊789億,阿裡708億,百度490.5億;華為超過BAT的總和800億;

在納稅方面,華為納稅337億,阿裡納稅109億,百度22億,騰訊70多億,華為超過BAT的總和130億;

華為累積利潤、累積納稅均超過2000億!

有人說阿裡巴巴隻有三萬人,但是别忘了,華為在2004年員工人數也是3萬人,營收卻可以做到462億。

這不僅又想到了小米手機,同樣做手機起家,小米雖然非常善于借勢,但還沒上市就已被估值450億美元,它可謂是創造了互聯網公司發展史上的奇迹,那時的華為依然腳踏實地的在做手機,沒有借助所謂的互聯網思維,任正非也從來沒有像雷軍那樣被中國的創業者所推崇!然而時至今日,小米早已被遺忘,這個世界隻有時間才是最公正的法官。

2、華為的結構

華為可以做到不上市、不融資就有如此業績,因為它融的是員工的心!它融入的是人心,這才是未來企業的真正出路。

在任正非眼中,搞金融的人光靠數字遊戲就能賺進大筆财富,真正卷起袖子苦幹的人卻隻能賺取微的工資,這是全世界最不合理的事。所以他堅決不讓華為上市,甯可選擇把利潤分享給員工。這造就了華為的向心力。

華為沒有上市,而是把98.6%的股權開放給員工,創辦人任正非隻擁有公司1.4%的股權。華為所掙的每一分錢都是大家的,都是合夥人的。分享的是現在的82000多名的合夥人。這些股東除了不能表決、出售、擁有股票之外,還可以享受分紅與股票增值的利潤。并且,每年所賺取的淨利,幾乎是百分之百分配給股東。

以2010年為例,華為淨利達到有史以來最高的人民币238億,配出了一股人民币2.98元的股息。若以一名在華為工作10年績效優良的資深主管,配股可達40萬股,該年光是股利就将近人民币120萬。這個數字,甚至比許多外商公司的高級經理人還要高!

3、華為的産品

華為不僅早就把小米遠遠甩了十萬八千裡,并且已經超越了蘋果!

根據市場研究公司KantarWorldpanel ComTech(簡稱“KWC”)發布最新數據顯示:在2015年12月至2016年2月期間,蘋果iPhone手機在中國市場的智能手機銷售份額兩年來首次遭遇下滑,幅度為3.2%,最終停留在22.2%。而華為,在中國城市的智能手機市場份額,是24.4%!

任正非說:“再也不可以忽悠中國消費者了。什麼“物美價廉”,什麼“讓消費者享受低價”等等。這些東西都是靠不住的。提升産品品質,需要巨大的投入和決心,需要幾十年後研發。你一味低價,就沒有好産品。而消費者根上的需求是好産品,是高品質的産品。企業滿足不了他們的需求,就把他們逼出中國,到日本等國去狂購。

這段話狠狠地打了小米一個巴掌,一味追求低價、抄襲、以營銷擅長的雷軍,最終被我們遺忘,實踐證明:風口上的豬早晚都會摔下來!

而華為從來不做這種搶風口的營銷,水木然認為華為即使宣傳也隻會宣傳自己的低調!就憑這種營銷的境界,就足以秒殺一切公司。

4、華為的研發

這一條,華為足以讓中國所有的企業無地自容,因為華為有1萬名博士,幾十名俄羅斯數學家。而中國的企業從來不注重研發,而是以短平快著稱。華為用它今天的成果向我們證明,隻有靜下心來做研發的企業才有長遠前途!

我們都知道台灣的企業很注重研發,那麼我們先來看看台灣的牛逼科技企業前五名投入研發經費有多少?

台積電研發費568億台币,富士康研發費489億台币,聯發科研發費433億台币,台聯電研發費137億台币,緯創研發費134億台币。

而2014年,華為研發經費400億,2015年,華為研發經費預計500億!

它遠遠超過台灣的台積電 鴻海 聯發科 聯電 緯創的總和!

以投入研發經費計:華為最近十年研發經費已經達到1900億人民币,從這個數據上看,如果華為在日本,僅次于豐田,排第二;遠超索尼的50億美元。如果說華為在德國,僅次于大衆,排第二;遠超西門子的55億美元!

總之,中國可以沒有阿裡巴巴,騰訊和京東,因為電子商務公司分分鐘就能取代,隻是誰能做大做強的問題。如果中國沒有了華為,沒有任何一家公司能替代!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