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時成佛與成仙,惡處披毛并帶角......
《西遊記》是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目前已經被翻拍成了諸多版本的電視劇、電影等,足見其受歡迎的程度。
隻是,随着人們對《西遊記》的了解加深,對這部小說也産生了很多的疑問,比如:孫悟空曾在五行山下殺了6個人,為何還能成佛呢,這不是與佛教的觀點相互背離了嗎?
其實不然,孫悟空雖然殺過6個人,但是這6個人的身份并不凡,背後有着很深的意義。那麼,這隐藏的“奧秘”到底是什麼呢?
被壓五行山下
衆所周知,孫悟空是天産石猴,在出世之後,機緣巧合之下成為了花果山猴群的“頭領”。
在那處洞天福地中,悟空本想過着與之無争、自由自在的生活。可是,某一天一隻老猴去世,讓他的夢想破滅了。
當時,他才知道自己并非會長生不死。于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悟空踏上了求道之路,尋求那山上的“仙人”。
後來,他曆經磨難,終于來到了斜月三星洞、拜師菩提,開始了修煉之路。不得不說,悟空的天賦非常高,前7年都在玩耍,隻有後3年才開始修煉。
然而,就是在這3年中,悟空的修為突飛猛進,不僅學會了長生之道,還學會了菩提祖師的地煞72變,也算是比較厲害了。
學成之後,悟空便回到了花果山,每天與周邊的妖怪醉生夢死。奈何,樹欲靜而風不止。
當時,悟空先是與老龍王、閻王結怨,随後又與玉皇大帝發生了矛盾。在此情況下,大鬧天宮拉開了序幕。
孫悟空的本領雖然很高,無奈雙拳難敵四手,最後他還是失敗了,被如來佛祖壓在了五行山下五百年,菩薩告訴他:“等待取經人的到來,你便可以解脫。”
殺了6個凡人,卻成鬥戰勝佛匆匆五百年的時間過去了,悟空終于等來了唐僧,在他的幫助下,猴子五行山下脫困,成為了唐長老的大徒弟,保護他西天取經。
隻是,他們的取經之路才剛剛開始,二人便在路上遇到了一夥劫匪。他們有6個人,不但不怕悟空的毛臉雷公嘴,而且還仗着人多不斷挑釁他。
當時,悟空的野性還沒有被“馴服”,一怒之下便将這6個人給殺了。見此,唐僧大怒,還要趕悟空走。
後來,在觀音菩薩的幫助下,悟空“被戴上”了緊箍咒。從此,他開始聽命于唐僧,經曆了九九八十一難後,終于取得了真經。
在靈山之上,功德圓滿的孫悟空被如來佛祖封為了鬥戰勝佛,唐僧、豬八戒、沙僧、白龍馬皆得到了應有的賞賜。
不過,看到悟空被封為鬥戰勝佛時,很多人心中不免有些疑惑。佛家講究萬物有靈,不得殺生。可是,在五行山下,悟空卻殺死了6個人,而且是實實在在的凡人。
既然如此,悟空為何還能成佛呢?其實,這六個人的身份并不簡單,換而言之,也是佛祖對悟空的一種考驗與曆練。
六個人有什麼不凡之處
根據原著的描寫,這六個人分别叫做“眼看喜”、“耳聽怒”、“鼻嗅愛”、“舌嘗思”、“意見欲”、“身本憂”。
乍一看,這6個人的名字很奇特,但就是不知道其中的含義。不過,如果你對佛家經典比較熟悉的話,可能會知道這6個人名、18個字的深意。
在佛教中,有六根、六識和六塵,這三者之間有一定的關聯,而且與上面6個名字的相似度非常高,比如:
佛教中的六根是眼、耳、鼻、舌、意、身(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末那),六識則是視、聽、嗅、味、觸、意,六塵則是色、聲、香、味、觸、法。
從上面的介紹可知,六根是指六種感覺器官,六識通過六根則能接觸六塵,可以理解為人世間的人生百态。
用佛教的觀點來看,六識會發動六根而進行接觸,六塵又會映入六根而由六識進行判别及記憶保存,之後再從六識的記憶保存中顯現出來,以促進發動六根貪取六塵。
就這樣三者之間形成了一種“循環交流”,使得人的六根無法清淨,斬斷這六根才能超越這一世生生死死的生命之流,與道家的“斬三屍”很類似。
所以說悟空所殺的那六個人,他們的身份并不平凡,從某個角度來說,那6人代表的是悟空的6根,“斬斷”六根便是悟空修佛之路的開始。
對于此事,唐僧不知道,所以他看到悟空殺了那6個人便非常生氣。可是,菩薩、佛祖卻知根知底,所以菩薩說服了唐僧留下悟空,而佛祖則依舊給悟空封了佛。
六根除幹淨之後,接下來便是身體上其它的“污垢”,在西天取經的過程中,九九八十一難将悟空的棱角磨平,如此才成就了大道。
對于這個觀點,可能很多人不屑一顧,認為有些杜撰的嫌疑。其實,吳承恩作為明朝的大文學家,他這樣寫肯定有自己的道理。
藝術來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眼看喜”、“耳聽怒”、“鼻嗅愛”、“舌嘗思”、“意見欲”、“身本憂”這六個名字,與佛教的六根、六識、六塵如此相像,絕對是有意而為之。
就比如,菩提祖師的洞府為“斜月三星”洞,其背後隐含的字謎便是“心”(斜月三星)字,也就是悟空“練心”的意思。
在人參果那一回合,悟空雖然再度回到了方寸山,但卻沒有了三星洞,因為他所修煉的地方,一直都是在他的心中罷了!
另外,《西遊記》原著對這一回合的解釋為:“心猿歸正 六賊無蹤”,也就這一回合的“大标題”,從這八個字也可以看出來一點端倪。
每一部小說都具有一定的背景,而通過背景又可以看出小說的“諷刺意義”,吳承恩生活在嘉靖皇帝年間,而且仕途不順,也飽受官場的爾虞我詐。
因此,這部《西遊記》有着很嚴重的諷刺明朝官場的意義。他曾說:“雖然吾書名為志怪,蓋不專明鬼,實記人間變異,亦微有鑒戒寓焉。”
或許,在《西遊記》中,所謂的取經、修佛,指的就是嘉靖皇帝本人吧,因為他癡迷煉丹,導緻朝政荒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