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蔔算子寒枝不肯栖

蔔算子寒枝不肯栖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27 05:18:12

蔔算子寒枝不肯栖?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元豐二年(1079),蘇轼轉知湖州到任後,例行公事作《湖州謝上表》,說自己政績一般般,但皇恩浩蕩,給我官兒做,我怎能不感激涕零?但蘇轼就是蘇轼,不走尋常路,文章的最後加了點個人色彩,說自己"愚不适時,難以追陪新進";"老不生事,或能牧養小民"很多人都知道,"生事"是司馬光攻擊變法的習慣用語,"新進"則是蘇轼對王安石引薦的新人的貶稱,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蔔算子寒枝不肯栖?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蔔算子寒枝不肯栖(揀盡寒枝不肯栖)1

蔔算子寒枝不肯栖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微言大義",被禦史台抓住把柄

元豐二年(1079),蘇轼轉知湖州。到任後,例行公事作《湖州謝上表》,說自己政績一般般,但皇恩浩蕩,給我官兒做,我怎能不感激涕零?但蘇轼就是蘇轼,不走尋常路,文章的最後加了點個人色彩,說自己"愚不适時,難以追陪新進";"老不生事,或能牧養小民。"很多人都知道,"生事"是司馬光攻擊變法的習慣用語,"新進"則是蘇轼對王安石引薦的新人的貶稱。

蘇轼形象

古代文人寫作講究"微言大義",喜歡在遣詞造句上玩花樣,讀者們也習慣于從字裡行間尋找特别的意義。禦史何正臣就從《湖州謝上表》裡的"新進"、"生事"二詞,看出了蘇轼"愚弄朝廷,妄自尊大"。禦史舒亶經過四個月的潛心鑽研,也從蘇轼的詩集《元豐續添蘇子瞻學士錢塘集》裡看出了"包藏禍心,怨望其上,讪渎謾罵。"二人接續上奏,彈劾蘇轼。禦史中丞李定迅速跟進,曆數蘇轼罪行,不殺不足以謝天下。宋神宗原本不以為然,卻架不住禦史們三番五次上奏,就下令禦史台徹查此案。李定馬上派出皇甫僎,飛馬湖州,緝拿蘇轼。

宋代禦史形象

從容就捕,講故事讓家人放松

附馬王诜消息比較靈通,立即派人給蘇轍報信,說不好了,你哥被人誣陷了,禦史台已經派人去捉拿他了,你快想辦法救他吧。蘇轍一邊埋怨,我這個哥啊,怎麼又惹禍,不是不讓他多嘴嗎?一邊派家人快馬加鞭,飛馳湖州,給哥哥送信去。

王诜消息比較靈通

蘇轍的家人先于皇甫僎趕到了湖州,但蘇轼一介書生,除了害怕,想不出好的應對辦法。他讓副手祖無頗暫時頂替一下他的工作崗位,自己則躲在後院逡巡。七月二十八日,衙門裡突然闖進一夥兇神惡煞的捕快,将蘇轼五花大綁起來。蘇轼說,看樣子我是活不成了,讓我跟家人告個别吧。

蘇轼形象

彼時,全家人都吓得大哭,蘇轼說,别哭了,聽我給大家講個故事吧。話說大隐士楊樸被真宗征召,真宗問楊樸:"聽說你詩作得很好?"楊樸不想做官,故意掩飾自己的才學,就回答說不會作詩,真宗問:"你離開家時,朋友們沒贈你幾首詩嗎?"楊樸答道:"隻有我老婆贈了一首。"真宗說,念來聽聽。楊樸念道:"更休落魄貪杯酒,且莫猖狂愛詠詩。今日捉将官裡去,這回斷送老頭皮。"真宗聽了,哈哈大笑,賞賜給他一些錢物,放他回鄉去了。蘇轼講完,對王閏之說:"你就不能像楊樸的妻子那樣,寫首詩送我嗎?"王閏之忍不住笑了起來,蘇轼這才放心上路。

“莎衣”隐士楊樸

戲谑反諷,出獄當天即"舊病複發"

八月十八日,蘇轼被送進禦史台監獄。宋代文人士大夫有個共識,整人可以下狠手,就是不能抓别人文字的小辮子。禦史台憑幾句話、幾首詩而将蘇轼下獄,犯了衆怒,整個社會輿論都倒向蘇轼一邊,許多元老重臣,甚至皇太後都紛紛向宋神宗求情。當時,極其反感蘇轼的王安石正退居江甯,也上書說:"安有盛世而殺才士乎?"

蘇轼被送進禦史台監獄

經過一百三十多天的"審理",禦史台查找到批評新政的"譏刺詩"一百多首,以及其他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蘇轼對大部分指控都坦白承認,禦史台欲置蘇轼于死地,但神宗覺得這些證據太過牽強,遂将蘇轼從輕發落,貶為黃州(今湖北省黃岡市)團練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簽書公事。

貶為黃州團練副使

出獄當天,蘇轼即"舊病複發",寫下《十二月二十八日蒙恩責授檢校水部員外郎黃州團練副使》詩一首:"平生文字為吾累,此去聲名不厭低。塞上縱歸他日馬,城東不鬥少年雞。休官彭澤貧無酒,隐幾維摩病有妻。堪笑睢陽老從事,為予投檄到江西。"當時盛傳民謠:生兒不用識文字,鬥雞走馬勝讀書。蘇轼用一種戲谑反諷的筆法,化用這兩句民謠,表達了他對阿世取容的人生态度的蔑視。按照禦史們的審查标準,這首詩又有"诽謗朝廷"的嫌疑。蘇轼放下筆,無可奈何地搖頭笑道:"我真是無可救藥!"

初到黃州,自嘲一生為嘴奔忙

元豐三年(1080)大年初一,在禦史台差役的押解下,蘇轼與長子蘇邁匆忙離開京城,奔赴黃州。一路行來,看見黃州城外,竹林連綿不斷,長江風平浪靜,蘇轼心裡便在盤算:這地方竹林那麼多,竹筍一定很香嫩;長江繞城而下,裡面的魚一定很美味。于是吟成《初到黃州》詩一首:"自笑平生為口忙,老來事業轉荒唐。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逐客不妨員外置,詩人例作水曹郎。隻慚無補絲毫事,尚費官家壓酒囊。"他自嘲一生都在為嘴奔忙,慚愧的是老來無事可幹,于國家毫無補益,還要耗費官府的俸祿。

桃花流水鳜魚肥

初來乍到,沒有落腳處。城中有座寺院叫定惠院,住持和尚頗為看重蘇轼,給予種種方便。蘇氏父子便在寺内搭夥,跟着和尚們一同用齋。

蘇轼形象

黃州暫時沒有熟人,蘇轼也怕自己這張"不吐不快"的嘴闖禍,所以白天都是在寺裡蒙頭睡覺,晚上才敢出來透透氣、散散步,有時也買杯淡而無味的村釀,僅作潤喉之用,不敢喝醉,以免酒後亂說。

自比孤鴻,落宿寂寞荒冷的沙洲

一天晚上,漏壺水盡,更深人靜,蘇轼步出僧舍,擡頭望月,月亮像是挂在枝桠間,從稀疏的桐樹間透出清晖。周圍是那麼寂靜清幽,隻有他一個人在月光下孤獨地徘徊,蘇轼感覺自己像是一隻孤獨飛過天穹的大雁。

一個人在月光下孤獨地徘徊

回到僧舍,他填了一阙《蔔算子》:

缺月挂疏桐,漏斷人初靜。

時見幽人獨往來,缥缈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

揀盡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缺月挂疏桐,漏斷人初靜

人在孤獨的時候,總會四顧尋覓,但尋覓的結果是更多的孤獨。"揀盡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孤鴻在樹林裡飛來飛去,找不到可以栖息的樹枝,隻好落宿于寂寞荒冷的沙洲,度過這樣寒冷的夜晚,有誰知道它心中的怨憤呢?蘇轼把自己比作孤鴻,描繪了自己被貶黃州的孤寂處境,也表達了自己高潔自許、不願随波逐流的心境。

因緣自适,迎接家人到來

一個健康的人,總不能白天黑夜都躺在床上。蘇轼喜好沐浴,便常去城南安國寺洗澡。除此以外,就是毫無目的地到處閑逛,不論是私家花園還是寺廟,他都拄杖敲門,要求進去看看。他最欣賞的是柯氏園,園子倚山而辟,山上有一片枳樹林,開白花,香味清淡,顔色絕俗,他經常能在枳樹下徘徊一整天。

湖北省黃岡市安國寺

轉眼已是榴花照眼的季節,蘇轍帶領蘇轼的家人到了磁湖(今湖北省大冶縣),因風雨阻隔,滞留江邊。蘇轼便于五月二十七日黎明,坐船去巴河口接他們。

兄弟和諧

家眷來了,不好再居定惠院,官府又不會為貶谪官員提供住宿,蘇轼不得不弄個住處。他曾有一個設想,想辦法籌點錢,把柯氏園買下來,供兄弟倆一起居住。設想很美好,現實很無情,他弄不到那麼多錢。無奈之下,全家隻好擠在一處叫臨臯亭的廢棄驿站中。臨臯亭鄰近長江,年久失修,潮濕逼仄。一家人住的"小屋如漁舟",吃的"空疱煮寒菜",用的"破竈燒濕葦"。但蘇轼仍不失樂觀精神,在寫給秦觀的信中說,自己雖異鄉谪居,生活清苦,連遭失去親人的打擊,卻能安之若素,入道觀修煉,與山水為伴,與友人同樂,時時"掀髯一笑",其因緣自适的修為令人驚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