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願每位學子都能揚帆起航

願每位學子都能揚帆起航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5 23:59:30

願每位學子都能揚帆起航(青年學子重走星海路)1

願每位學子都能揚帆起航(青年學子重走星海路)2

《星海星海》利用延展的視覺效果,來展示冼星海的一生。

冼星海,中國近現代偉大的人民音樂家。

他在延安譜寫出了中國第一部蘊含民族風格、民族氣派,飽含東方神韻的交響樂——《黃河大合唱》,成為20世紀中國譜寫民族交響詩的第一人。

從嶺南之都到塞納河畔,從黃浦江邊到延安窯洞,冼星海以強勁音符鼓舞人心。在其短暫一生中,以驚人的創作力留下了數百首富有戰鬥性、感染力的音樂作品。

今年是冼星海誕辰117周年。由星海音樂學院與廣州大劇院聯手打造的原創歌劇《星海星海》于6月17日-19日在廣州大劇院盛大首演,該劇以“人民的音樂家”冼星海生平故事為原型打造,展現新一代對“星海精神”的探尋與傳承。

A

雙主線叙述,青年學子穿越百年重走星海路

歌劇《星海星海》講述音樂學院的青年學子,為排演冼星海作品《黃河大合唱》而産生觀念沖突,從而決定沿着冼星海的人生之路進行尋訪的故事。

原創歌劇《星海星海》采用雙主線叙述,編劇蘇虎分享了他的創作思路。“冼星海為什麼能譜出大衆心聲?為什麼能一直初心不改?信仰不變?作為今天的星海音樂學院青年學子,從而放大到全國藝術院校的學子們,能否理解什麼是‘人民音樂家’,以及冼星海當年的執着與堅守?他們能不能把前輩這種民族精神傳承下來、弘揚下去?這是我們在劇中主要想去探讨與探索,并傳達給世人的。”由此,也帶出創作思路,即以當代年輕人的視角來走進曆史、走近星海,演繹經典。雙線并行,并以青年學子的視角展開,去回溯曆史,主要是想借此劇回答青年學子之問。

劇中,他們兵分兩路,一路從冼星海求學的起點廣州出發,一路從冼星海病逝的異域他鄉莫斯科出發,兩路同時抵達延安,重走了冼星海的成長之路、藝術之路和革命之路。

他們每到一處,總能與冼星海産生跨越時空的交會、交流,似乎看到了戰亂頻繁的當年,身處異域且生命垂危的冼星海,仍然不屈地掙紮在從莫斯科返回延安的路上。

跟随着冼星海彌留之際的一幕幕回憶,感受到冼星海對音樂的熱愛、對人民的熱愛、對祖國的熱愛,哪怕在生命的最後一刻、在茫茫大雪中,他的心仍向着祖國而依依不舍地倒下……

一路的尋找與感悟,青年學子們終于找到“人民音樂家”的作品真谛和“星海精神”的内核,也終于懂得,新時代的我們應該怎樣演繹藝術經典、怎樣演繹《黃河大合唱》。

談及原創歌劇《星海星海》的創作初衷與意義,導演王向東表示,星海音樂學院是全國唯一一所以“人民音樂家”冼星海的名字命名的高等音樂學府,創作一部以冼星海為題材的藝術作品,以藝術形式講述音樂家的故事,以藝術創作踐行音樂家精神的傳承,這是廣東人、是“星海人”在所不辭的責任。“努力創作一部屬于我們‘星海’人的,富有色彩,形式特别,觀衆喜愛看的作品是對星海精神的回應。”

B

舞台呈現浪漫詩意,作曲雅俗共賞

原創歌劇《星海星海》的視覺呈現是唯美的,在有限的空間内以對舞台靈活的調度,最大程度地呈現了一場超時空的跨越:從2022年的現代大學校園到1929年的工人夜校,從冷風悲鳴的巴黎鐵塔到激情澎湃的紅色延安……無數個場景的閃回,在舞台上,觀衆将看見星辰大海。

導演王向東介紹,舞台呈現嘗試以浪漫主義風格,詩意化叙事直面文本多、時空交錯的挑戰。旋轉舞台為流暢多變的時空轉換提供可能性,縱橫交錯的場景變化将劇中的學子們和劇場的觀衆們帶入一場跌宕起伏的尋找信仰之旅。

舞美設計秦立運分享,舞美上基于對人物的解讀和故事的感悟,整體形象設計似一條蜿蜒起伏的長河又像一條遙遠無期的路途,從舞台前方延展到天際線,洗星海的一生,那些所到之處所經曆的過往,彙聚于此又徐徐道來。“通過延展的視覺語彙感受到故事中濃烈的情感,除卻設計與技術的難題外,視覺傳達與觀衆産生何種共鳴并與劇情的内在氣質契合亦是設計者所尋求的突破之處。”

在音樂方面,原創歌劇《星海星海》由三位作曲家共同擔綱完成。作曲家嚴冬表示,《星海星海》是一個時空交會的劇目,青年教師秦建負責現代時空的音樂創作,雜糅了年輕人喜聞樂見的一些流行音樂元素。“我和李方老師主要擔任過去時空的音樂創作,在确保音樂多元性的同時也保證主題音樂的厚度和質量。”

作曲家李方談及前期的劇本讨論、延安采風與整部作品的定調:要将冼星海原作的元素技巧性地而不是照搬地融入歌劇創作,再就是一定要動聽,雅俗共賞。

三位作曲家共同呈現冼星海的宏大主題,融入“當代視角”,借由時空縱橫與時空對話呈現一部凝聚了思想性、民族性與藝術性的作品。

C

金鐘獎男高音王傳亮三度演繹冼星海

本次飾演冼星海一角的由“金鐘獎”金獎、“白玉蘭戲劇表演獎”獲得者、著名男高音歌唱家王傳亮擔綱,他同時也是星海音樂學院聲樂歌劇系青年教師。

王傳亮曾在《烽火·冼星海》與《天下黃河》中兩次飾演冼星海一角,此次将成為他第三次飾演該角,他嗓音清澈透亮、飽滿熱忱,角色刻畫入木三分。

“我演繹過幾次冼星海,每個階段的狀态和心境都是不一樣的,經過前面階段的沉澱,我對于冼星海的認識越來越豐滿,對冼星海精神有了更深刻的感悟,而對于角色所傳遞的感情也更遊刃有餘了,”他說,演繹冼星海這個角色,“就像是演繹我的老朋友,我們非常熟悉也非常親密,我深知他的人生故事,了解他短暫卻又光輝的歲月裡經曆過的種種,而我如今所處的年紀,正好與劇中的冼星海年紀相近,更切身體會到了他在這個人生階段的所感所想”。

據了解,該劇主要演員均為星海音樂學院優秀師生及校友,曾在多個國家級、國際頂級賽事中獲獎,并在衆多大型劇目中擔任重要角色,星海音樂學院合唱團、舞蹈團、交響樂團也為本劇提供了堅實的人才儲備資源。

采寫:南都記者 李春花 劇照攝影:夏冬 陳曉斌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