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唐詩三百首經典誦讀

唐詩三百首經典誦讀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26 13:19:01

唐詩三百首經典誦讀(精讀唐詩三百首020)1

文 | 謝小樓

01

李白的《靜夜思》,我都能張口即誦,如果說我們隻能記得住一首古詩了,那也一定會是這首《靜夜思》吧?但是,我們有仔細品味過這首詩嗎?

這一首《靜夜思》,簡簡單單二十個字,為什麼能傳誦千古婦孺皆知呢?

今天我們就來好好品味一下李白的這首《靜夜思》。

02

靜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李白的《靜夜思》,流傳有兩種版本,上面這個版本出自《唐詩三百首》,為明代版本,是大家所熟知的版本。另一版本為宋代版本,載于宋蜀刻本《李太白文集》(卷六):“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山月,低頭思故鄉。”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這一句裡面的床,曆來就有争論和異議。現在有五種說法:①指井台。②指井欄。古代井欄又叫銀床,說明井和床有關系。③“窗”的通假字。從意義上講,“床”可能與‘窗’通假,而且在窗戶前面是可能看到月亮的。④取本義,即坐卧的器具,《詩經·小雅·斯幹》有“載寐之牀”,《易·剝牀·王犢注》亦有“在下而安者也”之說,講得即是卧具。⑤馬未都等認為,床應解釋為胡床。胡床,亦稱“交床”、“交椅”、“繩床”。

哪一種解釋更符合詩的原意,這是學者和專家的問題。我們讀詩,隻要不影響詩意,哪一種解釋都是可以的。所以我就解為床。

床前鋪着皎潔的月光,恍然間,我以為是地上打了寒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望明月:晉《清商曲辭·子夜四時歌·秋歌》:“仰頭看明月,寄情千裡光。”

我擡起頭看到天上的明月,低下頭思念起了故鄉。

唐詩三百首經典誦讀(精讀唐詩三百首020)2

03

明·胡應麟稱,李白的這首《靜夜思》“妙絕古今”,那這“妙絕古今”到底妙在哪裡呢?

首先,《靜夜思》雖隻有直白淺顯的二十個字,卻文思跌宕。

首句床前明月光,已經點出是明月了,可以直接下接第三句舉頭望明月,但是這樣寫,詩就太直,詩怕直緻,所以第二句翻而疑是地上霜,使得詩的文思有了曲折變化。

詩怕直緻,但更怕生硬,詩最重要的是情感自然。李白之“疑”,并不是單純為了炫耀技法的,由月光聯想到寒霜,本就是非常自然的聯想,而且,由霜這個聯想,也可以體會到詩人當是是孤獨寒冷的,在一個孤獨冷清的夜裡,詩人再望月思鄉,情感更加自然。

其次,《靜夜思》雖簡單易懂,但感情内斂而豐富。

疑是地上霜這一句,不僅使得全詩文思跌宕,營造出了孤獨凄清的詩境,還引領了詩的第三句舉頭望明月,李白因疑月光是霜,便自然而地舉頭确認一下是月是霜,這一舉頭,瞥見明月,觸動故鄉之情,于是低頭思故鄉。

這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感情似在思故鄉三個字上,然而思故鄉隻是簡單的情感陳述,真正詩人内心的情感的波動,卻在舉頭低頭上。

舉頭低頭,寫出了詩人踟躊踯躅之意。特别是低頭二字,詩人舉頭就不能思故鄉了嗎,為什麼要低頭思故鄉呢?雖然,這有可能是為了詩意的對仗,但這個低頭,實際飽含了詩人内心的情感沖動。

詩人低頭,實際上是因為内心已經黯然神傷了。

所以,李白的《靜夜思》,雖然寫的隻是詩人們常常寫的主題望月思鄉,卻能在那麼多思鄉詩中獨領風騷,可不僅僅是因為它易讀好背。

《增訂唐詩摘鈔》有雲:思鄉詩最多,終不如此四語真率而有味。此信口語,後人複不能摹拟,摹拟便醜,語似極率,回環盡緻。

關注倚劍聽雨樓(yjty-lou),一起精讀《唐詩三百首》。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