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北京什麼時候正式成為明朝首都

北京什麼時候正式成為明朝首都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08 16:54:54

北京什麼時候正式成為明朝首都(明代北京城和中軸線如何建成)1

俯瞰北京中軸線 資料照片 新華社/TAKEFOTO供圖

目前,北京中軸線申遺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

同時今年也是紫禁城建成600周年,故宮、首都博物館等機構也舉辦了類似主題的展覽,向人們介紹了明初北京城的建城曆史。

根據史料記載,有關都城中軸線的曆史,可以追溯到商周時期,而北京城中軸線的規劃,始自元代而成于明代。在北京中軸線申遺工作有序推進時,有必要對北京城以及這條中軸線的建成曆史做一些回顧。

北京什麼時候正式成為明朝首都(明代北京城和中軸線如何建成)2

明代南京皇城示意圖

永樂遷都 奠定大明百年基石

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正月初四,朱元璋在應天府登基即位,建國号大明,年号洪武,是為明太祖。明太祖朱元璋為了鞏固政權,大力提倡儒家的倫理道德和封建禮制。在定鼎金陵之後,曆時21年建成應天府城,城垣有四重,分外城郭、内城、皇城和宮城,應天府城是我國建城史上的孤例。内城南面和西面緊貼秦淮河,東傍紫金山和玄武湖,有城門13座:外城郭東包紫金山,南包雨花台,西北兩面直面長江。

應天府皇城位于城之偏東,中有宮城。其外朝三大殿為奉天殿、華蓋殿和謹身殿,後有乾清宮、坤甯宮等(建文帝時在兩宮之間加築了省躬殿)。午門外禦道兩側,東為太廟,西為社稷壇,承天門前禦道兩側排列着中央官府:東側是宗人府以及吏、戶、禮、兵、工五部,西側是中、左、右、前、後五軍都督府。後來,應天府皇城的規制(見右圖),也成為北京城的重要參考。

不過,定都南京後,全國并不太平。一方面為了防止倭寇,在沿海地帶陸續建造大小城堡和海防基地。另一方面,為了防禦蒙古貴族武裝的南擾,明朝又動用了大批人力、物力修築長城,建造關隘,前後延續近20年之久。

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八月,徐達、常遇春率軍突破齊化門攻下大都之後,朱元璋立即把它改名為“北平府”,取“北方太平”之意。但實際上當時北方仍有“大元帝國”的存在,且他們念念不忘大都。元順帝曾作歌曰:“失我大都兮,冬無甯處;失我上都兮,夏無以逭(huàn)暑……”

何況,元将擴廓帖木兒(王保保)還在太原擁有陝、晉軍之殘餘,時時企圖進攻大都。誠所謂“引弓之士,不下百萬衆也;歸附之部落,不下數千裡也;資裝铠仗,尚賴而用也;駝馬牛羊,尚全而有也……元亡而實未亡耳!”因此,為便于軍事上的防守,徐達等将領在攻占大都後,便把大都北部曾遭火災而顯得比較空曠、人口也較稀疏之地讓出——将北城牆南退5裡,并以依海子(積水潭)東流的一條天然小河(西壩河)作為護城河,在其南側砌築新城垣。其西段在遇到海子(積水潭)寬闊的水面時,為工程計,将水面最窄處與原西城牆相接,從而形成了一個斜角(即如今的西直門斜角),與此同時,還把積水潭西端的一部分水面隔在了城外(即後來的太平湖)。在将元大都北城牆南移之後仍保留二門,除此之外,還在北平周圍設“六衛”——大興左衛、大興右衛、燕山左衛、燕山右衛、永清左衛、永清右衛分兵把守。從此,“北平府”就比較太平了。

此時的北平府,雖不再是全國的首府,但是在政治上、軍事上仍然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所以,明初還建立了一個地方行政機構——北平布政司。

洪武三年(1370)四月,朱元璋封第四子朱棣為燕王。洪武十三年(1380)燕王就藩北平。洪武三十一年(1398)明太祖駕崩,其長孫朱允炆即位,是為建文帝。建文元年(1399)燕王朱棣起兵北平,史稱“靖難之役”,并于建文四年(1402)攻下南京,奪取帝位,是為明成祖。永樂元年(1403)正月,明成祖升北平為北京,改北平府為順天府。這樣就改變了北平僅僅是軍事要地的地位,加強了其政治功能。不僅如此,為了恢複北京的經濟實力,明成祖即位之後不久,便下诏從山西、浙江、直隸等地移民充實北京。根據記載,當時給這些移民很多優惠政策,比如遷徙北京的百姓可免勞役三年,來這經商的商人可享受減稅的政策。

盡管明朝在南京建都已有三十多年,但北京畢竟是明成祖朱棣政治、軍事的根基所在,永樂帝更加重視北京的建設。再加上此時北方少數民族不斷崛起,蒙元貴族的殘餘勢力也不時南下侵擾。若不控扼北方的廣大地區,則難以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

北平重要的地理位置是永樂帝首先考量的因素,它背靠燕山山脈,南俯中原,左環滄海,右擁太行,在軍事上有金湯之固。與此同時,北平與江南富庶之地又有河海漕運之便,可以彌補北平在經濟上的缺陷。因此,明成祖朱棣早就有意将都城遷至北平,并為此進行了一系列的準備工作。

永樂五年(1407)五月開始興建北京宮殿。不久,奉天殿等建築竣工,永樂八年(1410)朱棣到北京,在奉天殿接受朝賀。永樂十三年(1415)修築北京城垣,第二年八月,修北京西宮(原燕王府),同年十一月,再次召文武群臣集議營建北京之事。此時,有公侯伯五軍都督等人上疏曰:“竊惟北京河山鞏固,水甘土厚,民俗淳樸,物産豐富,誠天府之國,帝王之都也。皇上營建北京實為子孫帝王萬年之業。”還有人上疏曰:“伏惟北京,聖上龍興之地,北枕居庸,西峙太行,東連山海,南俯中原,沃壤千裡,山川形勝,足以控四夷,制天下,誠帝王萬世之都也……伏乞早賜聖斷,敕所司擇日興工,以成國家悠久之計,以副臣民之望。永樂帝準奏。于是,更大規模營建北京城的工程由此開始。永樂十七年(1419)十一月,拓展北京南城,将原大都城的南牆(今東西長安街南側一線)南移約二裡(即今前三門大街一線)。永樂十八年十一月,北京宮殿城池告成。

永樂十九年(1421)正月初一,永樂帝便以北京為京師,正式遷都北京。明成祖诏告天下曰:“眷茲北京,實為都會,惟天意之所屬,實ト筮之攸同。乃仿古制,徇輿情,立兩京,置郊社宗廟,創建宮室,上以紹皇考太祖高皇帝之先志,下以贻子孫萬世之弘規。”

從以後的曆史發展來看,明成祖遷都北京是一項固國之舉。此舉與明王朝繼持大約300年的大一統局面,關系甚為密切。因為,北京可以就近指揮長城一線的軍事防禦,抵抗蒙古貴族殘餘勢力的軍事進攻,保證國家的統一政權,對我國多民族統一國家的形成和發展起着相當重要的作用。

對此,清乾隆帝在《禦制過清河望明陵各題句》中,曾做了這樣的評價:“永樂十九年将遷都北京,諸臣佥雲不便。主事蕭儀、侍讀李時勉言尤峻切。成祖怒殺儀,下時勉獄。雖不無過當,然燕地負山帶海,形勢雄偉。臨中夏而控北荒,誠所謂扼天下之吭而拊其背者。……故即位後決計遷都,卓識獨斷,誠非近慮者所及也。”

北京什麼時候正式成為明朝首都(明代北京城和中軸線如何建成)3

鳥瞰故宮 資料圖片 TAKEFOTO 供圖

壓勝前朝“悉如南京,高敞過之”

明永樂帝遷都北京,并在元大都城的基礎上依據明臨濠(今安徽鳳陽)中都城和南京城的規制進行了改建。而規劃北京城的人就是原先規劃鳳陽中都城、南京城的李善堂、譚河等人。明代的北京城不僅體現了我國封建社會帝王之都的規劃設計思想,而且奠定了北京舊城的規模和格局。在北京城的發展曆史上,這是極為重要且輝煌的一章。

明城牆是在元大都城土城垣的基礎上拓展改造而成的。《順天府志》詳細記載了當時的情況:

“洪武初,改大都路為北平府,縮其城之北五裡,廢東西之北光熙肅清二門,其九門俱仍舊。大将軍徐達命指揮華雲龍經理故元都,新築城垣,南北取直,東西長一千八百九十丈(約合6048米)。又令張煥計度故元皇城,周圍一千二百六丈(約合3859米)。又令指揮葉國珍計度南城,周圍凡五千三百二十八丈(合17050米)。南城,故金時舊基也。……城門為九,南三門:正南曰麗正,左曰文明,右曰順承;北二門:左曰安定,右曰德勝;東二門:東南曰齊化,東北曰崇仁;西二門:西南曰平則,西北曰和義。”

明朝洪武年間,當北平尚未成為明朝的京城時,其範圍和城牆情況大抵如此。

朱棣在登基之後,初到北京,仍住燕王府内,即位于西苑元故宮的燕邸舊宮。稱帝之後,他便在燕王府宮殿上冠“奉天殿”等匾額,作為他來北京巡幸時的宮殿。

永樂五年(1407),他開始修築北京宮殿,其中最重要的是修建宮城:紫禁城。據《明成祖實錄》記載,明永樂十八年(1420)建成北京城,“北京營建,凡廟社、郊祀、壇場、宮殿、門阙,規制悉如南京,而高散壯麗過之”。

明代的紫禁城址沿用了元朝大内舊城而稍向南移,周圍加鑿了護城河,俗稱筒子河,一律用條石砌岸。随後又拓展了元代皇城的南、北、東三面,從而擴大了紫禁城與皇城之間的距離。

最終修建好的紫禁城南北長960米,東西寬760米,東西兩牆的位置仍因元大内舊址,隻将南北兩牆分别向南推移了約400米和500米。紫禁城的四角有華麗的角樓,号稱“九梁十八柱”。紫禁城正南的午門,正是元皇城棂星門的舊址,午門内的金水橋亦即元時建築。在金水橋北還新建了奉天門(後改皇極門)。

另外,在元大内崇天門至大明門這一帶的舊址上,明成祖先建奉天殿(後改稱皇極殿),後又建華蓋殿(後改中極殿)、謹身殿(後改建極殿),是為外朝三大殿;其後為乾清門,内有後三殿即乾清宮、交泰殿、坤甯宮,均奠基于元代前朝大明殿的舊址之上。這前後六座大殿,像元朝大明殿和延春閣一樣,都建築在全城的中軸線上,占據了最重要的位置。

北京的紫禁城釆用“前朝後寝”的形制。前面是外朝的三大殿,後面是作為寝宮的後三殿和東西十二宮。其間的排列乃至名字都象征着日月星辰。總之,當時的工匠們極盡各種方法來表明宮城是萬物的中心,是“天地會合、四季融和、風調雨順、陰陽交泰之處”,更是皇帝“屹立于天下中心,安撫四海萬民”之所在。

奉天殿前兩側有文昭閣(文樓)、武成閣(武樓),兩側有文華殿和武英殿。後三殿兩側設有東六宮和西六宮,合稱“十二宮”,是皇帝衆妃嫔居住的地方。東六宮在坤甯宮之東,以東二長街為軸線,分别左右對稱地排列為三組:由南向北依次為延禧宮、景仁宮;永和宮、承乾宮;景陽宮、鐘粹宮。西六宮在坤甯宮之西,以西二長街為軸線,分列左右對稱地排列為三組:由南向北依次為毓德宮(即長樂宮,後更名為永壽宮)、未央宮(後更名為啟祥宮)、翊坤宮、永甯宮(後更名為長春宮)、儲秀宮、鹹福宮。其北還有乾東五所、乾西五所兩組建築。

按照古制,皇宮的左側應是祭祀祖先的太廟,右側則是祭祀土地五谷神的社稷壇,即“左祖右社”的禮儀制度。

太廟于永樂十八年(1420)建成,太廟正門南向,内有三道長方形的朱紅高牆,内植以柏樹。第三道圍牆的大門稱戟門,門前有五座繞有石欄的漢白玉石橋,門外東有神庫,西有神廚。與太廟相對的是社稷壇,壇是用漢白玉砌成的三層台,内鋪五色土:中黃、東青、南紅、西白、北黑。中央有兩段石柱,為象征土地神和五谷神的“社主”和“稷主”。壇外繞的三重長方形圍牆,最内的一重稱“壝(wéi)牆”,四面均有漢白玉砌成棂星門。

曆時15年的建設,北京城基本竣工。其工程規模之浩大,耗費人力、物力之巨大,是難以想象的。北京皇城規模較之南京更為宏偉,布局更加嚴整。

紫禁城在内城中央,前朝為奉天殿,後宮為乾清宮。宮城後面正北築萬歲山,前方承天門兩側左為太廟、右為社稷壇。與此同時,承天門(清初改稱天安門)前開辟了一個完整的“T”字形廣場。這又是明代繼承元大都的舊制加以發展的突出例子。它是沿廣場的東、西、南三面修築的宮牆,把整個“T”字形廣場完全封閉起來。僅在東西兩翼各開一門,東曰長安左門,西曰長安右門,正南曰大明門。大明門兩側書有對聯一副:“日月光天德,山河壯帝居。”

自大明門内沿東西宮牆内側,修建了連檐通脊、黃瓦紅柱,帶有廊檐的千步廊,東西相向各百餘間,作為存放文書檔案的地方。中間襯托出“平如砥直如矢”的中心禦道,亦稱“天街”,從大明門向北直達承天門。廣場兩側的宮牆之外,集中部署了為封建王朝行使政權的衙署,這些中央行政機構通過廣場與宮廷連為一體。

宮城的正北門稱玄武門,出門正北面有人工堆築的土山,名萬歲山(俗稱煤山)。正中主峰位置的選擇,正是元朝延春閣的故址,明成祖此舉意在壓勝前朝,所以又稱“鎮山”。煤山既在全城的中軸線上,又是内城南北兩牆的正中間。這座人為堆砌的制高點,成為北京全城的中心。登臨山頂,足以俯瞰全城。它在整體的宮阙建築上,雖然沒有明顯的實用價值,卻具有突出的象征意義:在一種嚴正而又勻稱的類似幾何圖案的平面上,憑借一個巍然矗立的實體,顯示這裡乃是封建帝王統治的中心。

在全城正南的郊外,永樂帝在中軸線的兩側興建了東西兩組象征封建帝都所在的建築群:天地壇(後改稱天壇)和山川壇(後改稱先農壇)。

層層拱衛 一條軸線統領全城

當然,北京城的建設不止于明成祖,在他之後,又經過幾代帝王的建設,最終形成了北京城如今的格局。

據《明實錄·英宗實錄》記載,“正統元年(1436)十月辛卯,命太監阮安、都督同知沈清、少保工部尚書吳中,率軍夫數萬人修建京師九門城樓。”這一工程進行了四年,直到正統四年(1439)才完工。此時的北京城牆不僅建築了城樓,門外還設立了箭樓,連月牙城也修起了城樓;城四隅立角樓,各門之外立牌樓。同時又加深了城濠,并用磚石襯砌兩壁。城門外原以木橋通渡,後全部撤去,改用石橋,并設立了水閘。這樣,整座城牆、壕溝已頗具規模。《明典彙》說:“煥然金湯鞏固,足以聳萬年之瞻矣。”

最初,城垣僅外側砌有磚皮。正統十年(1445),城垣的内側也統統用磚包砌了起來。九門的名稱除北城牆的德勝、安定兩門保留原名外,南面的麗正、文明、順承改稱正陽、崇文、宣武;東面的崇仁、齊化改稱東直、朝陽;西面的和義、平則改稱西直、阜成。城四角各置角樓一座。

明朝遷都北京之後,位居漠北的蒙古殘餘勢力經常南下侵擾,甚至迫近南郊。而這時的北京南郊不僅已建有天地壇、山川壇等建築,前三門外還有不少居民,商業也多已聚集,因此大臣屢有加築外城的奏疏。

嘉靖二十一年(1542),掌都察院毛伯溫建議:“古者有城必有郭,城以衛民,郭以衛城,常也。若城外居民尚多則有重城,凡重地皆然,京師尤重……今城外之民殆倍城中,臣等以為宜築外城。”

《明世宗實錄》載,“嘉靖三十二年(1553),京師外城動工。四月,嘉靖皇帝考慮外城建設工程浩大,不是一時能建完。嘉靖詢問大臣的意見,嚴嵩考察了一圈後提出了一個折衷之法,宜先築南面,俟财力裕時再因地計度,以成四面之制。”

外城的工程于嘉靖四十三年(1564)完工。至此,北京城便在平面構圖上形成了一個特有的“凸”字形輪廓。完工後的外城,全長28裡,設門7座:正南為永定門,其東為左安門,其西為右安門;東向為廣渠門,西向為廣甯門;東、西與内城交接的兩小門,東為東便門,西為西便門。嘉靖四十三年(1564)還增修了各門的甕城。

經過這次修建,外城的正南門永定門,便成為北京城中軸線的新起點。一條南端以永定門為起點,經正陽門、大明門、承天門、奉天殿(皇極殿)、華蓋殿(中極殿)、謹身殿(建極殿)、乾清宮、玄武門、萬歲山、地安門、鼓樓、鐘樓等建築,貫穿内外城,全長達7.8千米的中軸線便形成了。這是自秦漢以來,都城規劃建設中最長的中軸線。它猶如人的脊梁,不僅統領了北京全城均衡而對稱的平面布局,而且将封建帝都的規劃匠意——“普天之下,唯我獨尊”的主題思想,最大限度地顯示了出來。

如今,你可以去崇文門内城東南角樓之間,考察一下,那段殘存的長約1600米的原汁原味的明北京城牆。然後再到景山公園的最高處——萬春亭去觀賞北京城以紫禁城為中心的層層拱衛的平面格局,你會看到,在大面積的綠蔭掩映下呈灰色的四合院,襯托着金碧輝煌的紫禁城,我把它稱之為“大面積的綠葉襯托着紅花”。

最後,再建議你走一趟永定門到鐘鼓樓這條中軸線,體味蘊含在其間的規劃匠意、文化内涵。通過上述的實地考察之後,你就能體會到有關專家提出的“整體保護北京城”的論點是多麼地高瞻遠矚。因為,北京老城原本就是一座有計劃的壯美城市。北京的建築形體同它的街道區域的秩序都有極大的藝術價值。

(原标題:明代北京城和中軸線如何建成

一條軸線 統領全城)

來源 北京晚報

作者 朱祖希

流程編輯 劉偉利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