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書香是什麼味

書香是什麼味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8-24 03:26:09

書香是什麼味(書香是種什麼香)1

著名的天一閣藏書樓的圖書号稱“無蛀書”,據說是因書中夾有芸草之故。

喜愛讀書的人都認為書是有香氣的,因此生活中我們常常會提到書香這個詞,比如打開一本新書,會頓覺“陣陣書香撲鼻而來”;世代都是讀書人的家庭,往往被稱為“書香門第”。這裡“書香”是指什麼香?

有人認為書香是紙香,或是印刷油墨的香氣。比如梁實秋曾在《書》一文中寫道:“書而曰香,蓋亦有說。從前的書,所用紙張不外毛邊連史之類,加上松煙油墨,天長日久密不通風自然生出一股氣味,似沉檀非沉檀,更不是桂馥蘭薰,并不沁人脾胃,亦不特别觸鼻,無以名之,名之曰書香。”這種說法有其道理,不過如果查閱史籍,我們會發現,書香雖的的确确是從書中散發出來的,最早卻并非指書籍本身的香味,而是與一種叫作“芸”的香草有關。

古代的讀書人都非常愛惜書籍,而書籍保存中的兩大難題,一是防潮濕,一是防蟲蛀。連蛀書的蟲子都有一種專門的名稱,叫作蠹蟲。“誰看青簡一編書,不遣花蟲粉空蠹。”蠹蟲是損壞書籍最大的元兇,蠹冊、蠹編、蠹籍皆指被蠹蟲蛀毀的書籍。有個成語叫“流水不腐,戶樞不蠹”,是說經常轉動的門軸不會被蟲蛀。從中可以看出,蠹蟲威力之大,不僅咬書,還兼咬一切可咬之物。

蠹蟲也有“天敵”,那就是芸草。芸草也叫香草、芸香草,公元前138年張骞出使西域時引入我國,為多年生草本植物,莖直立,葉子成羽毛分裂,花黃色,全草有香氣。芸草特有的香味有殺蟲效果,不僅可用來驅蠅,還可以用以辟蠹。

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說:“古人藏書辟蠹用芸。芸,香草也。今人謂之七裡香者是也。”古人早就掌握了芸草的功效,為防止蠹蟲咬食書籍,便在書中放置幾片芸草。唐宋時期,随着雕版印刷的流行,無論内府還是私人藏書都多了起來,“芸香辟蠹”開始廣泛流行,從詩詞中可窺知一二。如唐代的楊巨源《酬令狐員外直夜書懷見寄》雲:“芸香能護字,鉛椠善呈書”,宋代梅堯臣也有詩曰:“請君架上添芸草,莫遣中間有蠹魚。”

說起芸香辟蠹,就不得不提到著名的藏書樓天一閣。明朝藏書家範欽在家鄉甯波月湖之西建造天一閣,藏書最多時達七萬餘卷。清代詩人袁枚有詩:“久聞天一閣藏書,英石芸草辟蠹魚。”說的便是天一閣用英石、芸草防潮驅蟲的做法。400多年來,閣内藏書能大部分保持完好,離不開芸草之功。

因芸草與書結緣,由芸組成的其他詞語,也往往與書相關。比如,芸帙、芸編,都喻指書卷,讀書仕進者謂之芸人。因書房經常儲備芸草以驅蟲,故稱書齋為芸窗,官家藏書的地方則稱為芸署,掌管圖書的官署秘書省稱為芸閣、芸省等。就連負責管理圖書、校勘書籍、訂正訛誤的校書郎,也因此獲得一個别緻的雅号:芸香吏。著名詩人白居易就曾擔任過芸香吏。他在懷念與老朋友元稹在秘書省做校書郎時的詩中說,“前年題名處,今日看花來。一作芸香吏,三見牡丹開”。元稹亦懷念這段生活,寫下“昔作芸香侶,三載不暫離。”

由于芸草的清香之氣,使得夾有芸草的書籍也帶有清香之氣,日久不散。打開書後,香氣襲人,故此深受讀書人鐘愛,以“書香”稱之。世代相傳,書香便被用來指代笃好讀書和崇尚文化,比如把讀書人家稱為“書香門第”“書香世家”等,都是形容家族中的書卷氣和文化氤氲。

今天我們提起書香一詞,更多是一種象征意義,指書籍能給我們提供有益的知識和心靈的愉悅,像香氣一樣地滋養人。于謙寫道:“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無一點塵。活水源流随處滿,東風花柳逐時新。金鞍玉勒尋芳客,未信我廬别有春。”翻開書卷,心香與書香共缱绻,這不是自然界的任何一種味道、任何一種感受可以比拟的。而一本好書,即使脫離了實體,用電子閱讀的方式展現出來,同樣能有書香之氣。

最是書香能緻遠。中華民族自古有着耕讀傳家的傳統,古人說“開卷有益”“學而不倦”,書頁開合間,我們能跨越空間之界、穿梭時間之維,能看成敗、鑒得失、知興替,知廉恥、懂榮辱、辨是非,精神世界也日漸豐滿。而書中之香,也因愛書人的存在,愈加氤氲綿長。(田心)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