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韓非子沒有注釋的版本

韓非子沒有注釋的版本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8 14:04:16

韓非子沒有注釋的版本(紅林悟道韓非子-五蠹第二十二章)1

紅林悟道《韓非子-五蠹》 第二十二章 儒墨

紅林悟道《韓非子-五蠹》上一章韓非子給我們講了辔策與禦馬的關系,很形象的說明新故異備的道理。我們都親身感會過穿着不合腳的鞋是跑不快的,也跑不遠,沒有禦馬的缰繩和馬鞭,怎麼能駕馭烈馬呢,方法一定要适合問題,才能有效解決問題。如果不清楚問題所在或是不明白問題的關鍵,也就找不到适合的方法。韓非子想說的是在社會急劇變化的時候,不能用寬大和緩的政策應對,同理,在國家與社會發生巨大事情或災難時,就要用最快高效的政策與辦法去處理,就像處理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一樣,堅決封城,高效防治,衆志成城,萬衆一心。反觀美國人就是典型的“無辔策而禦馬,不知之患”,禍害無窮。

韓非子從三皇五帝講到當下,就是要告訴君主“世異則事異,事異則備變”,先帝的功業再偉大,遺訓再智慧,那也是先帝時代的偉大,先帝的偉大并不能造就今天的偉大,後世者還是要繼往開來,與時俱進,再創輝煌。韓非子終究與孔子杠上了,韓非子主張君主應該與時俱進,依法治國,而孔子主張君主應該克己複禮,恢複周朝禮制以禮治國。顯然,孔子已經跟不上時代了,他的治國思想已經不适應春秋戰國時的社會巨變。曆史的車輪不會倒退,孔子最終還是失敗了,退而求其次,從官場退下來的孔子開堂辦學,成就了儒家,自己也成了“萬世師表”。我們應該将孔子與儒家思想分開來看待,兩者之間有必然的聯系,但不能混為一談。孔子也有世俗的一面,他一生追逐官職,隻是他的主張在戰亂年代過于道德空談,無法實現君王們的抱負理想,所以被現實逐漸疏遠而不被重用,能用的地方就是君王祭祀享樂的時候。

韓非子說了這麼多,這麼長的曆史,今天終于亮出了他要抨擊的對象:儒家與墨家。他說“今儒、墨皆稱先王兼愛天下,則視民如父母。何以明其然也?”意思是:現在,儒家和墨家都稱頌先王,說他們博愛天下一切人,就如同父母愛子女一樣。用什麼證明先王如此呢?韓非子先說出了儒墨兩家的論點,稱頌先王說先王博愛天下,如同父母愛子女一樣。首先要說明一點,韓非子時代,儒家并沒有像後世一樣經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運動後成為最具影響力的學派與官方思想。在韓非子時代,儒家墨家與法家一樣并沒有成為社會的主流思想,當時還是百家争鳴,百花齊放的時代,思想的花園裡争奇鬥豔,争論不斷。

韓非子先提出了問題,然後給出儒墨兩家的答案:曰:“司寇行刑,君為之不舉樂;聞死刑之報,君為流涕。”此所舉先王也。意思是他們說:“司寇執行刑法的時候,君主為此停止奏樂;聽到罪犯被處決的報告後,君主難過得流下眼淚。”這就是他們贊美先王的原因。儒墨兩家用君主的恻隐之心來說明其有博愛之心,繼而就是想告訴世人君主應該博愛治國,用愛心來感化世人,最好不要依法治國。《五蠹》之後的論述就此展開讨論,韓非子開始反駁儒墨兩家的論點。

儒家思想,是先秦諸子百家學說之一,周公及三代禮樂,乃後起儒學之先導。儒學,由孔子創立,後來以此為基礎逐漸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體系。它是中國古代的主流意識,影響深遠。儒家基本上堅持“親親”、“尊尊”的立法原則,維護“禮治”,提倡“德治”,重視“仁治”。儒家思想對封建社會的影響很大,被封建統治者長期奉為正統思想。

墨家是中國東周時期的哲學派别,諸子百家之一。墨家的主要思想主張是:人與人之間平等的相愛(兼愛),反對侵略戰争(非攻),推崇節約、反對鋪張浪費(節用),重視繼承前人的文化财富(明鬼),掌握自然規律(天志)等。儒家和墨家、法家被後世稱這世之顯學。

【今儒、墨皆稱先王兼愛天下,則視民如父母。何以明其然也?曰:“司寇行刑,君為之不舉樂;聞死刑之報,君為流涕。”此所舉先王也。】

論戰開始,韓非子一人挑戰儒墨兩家,試看結果如何?是親情大,還是律法大?是人治好,還是法治好?是人大,還是法大?

2020年結束了,新的一年即将來臨,紅林主人祝大家新年愉快,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