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山亭夏日楷書書法作品欣賞

山亭夏日楷書書法作品欣賞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8 16:27:07

聲明:本篇的圖文由馮彬藏墨獨家原創,書法作品版權歸馮彬藏墨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出處,緻謝!


今天,筆者帶來了自己寫的三幅古詩詞行草書法作品,分别是元代馬緻遠的《天淨沙·秋思》詞、唐代陳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詞和唐代杜牧的《江南春·千裡莺啼綠映紅》七言詩,僅供師友們欣賞,同時筆者還想談談自己30年來書法創作之路的感悟,如有不妥,請批評指正。

行書作品之一:

[ 元 ] 馬緻遠《天淨沙·秋思》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作者:馮彬藏墨

山亭夏日楷書書法作品欣賞(秋思等三幅古詩詞書法作品欣賞及書法創作之路感悟)1

行書作品:[ 元 ] 馬緻遠《天淨沙·秋思》,作者:馮彬藏墨

首先,談談自己學書法的起因和臨帖過程

要說我開始學書法還得從18歲說起,那時剛參軍入伍到部隊,大家都知道部隊除了軍事訓練還特别注重理論學習,提高戰士的文化水平也是連隊指導員主要工作之一,由于自己在學生時代就能寫得一手好字,自然而然就成了連隊的文書,文書工作就是做文字工作,從那時起我與書法就結下了不解之緣。

開始練帖是從唐楷入手,慢慢就開始練王羲之的行書,練得最多的就是王羲之的《蘭亭序》,有些師友見過我在此平台發的《蘭亭序》臨帖,近年來也練過孫過庭、張旭、懷素的行草書,雖然自我感覺收到了一定成效,但對自己的創作從來沒有滿意過,有待于日後的不斷磨煉與提升。主要原因是不穩定,作品與作品之間的風格落差很大,雖然同是我作,但時好時壞,尤如判若二人。這說明我的書法還沒有定型,但是我對自己書法的發展方向始終明确,雖然在摸索階段也有困惑、迷惘,但總的感覺水平日臻完善。

行書作品之二:

[ 唐 ] 陳子昂《登幽州台歌》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怆然而涕下!

作者:馮彬藏墨

山亭夏日楷書書法作品欣賞(秋思等三幅古詩詞書法作品欣賞及書法創作之路感悟)2

行書作品:[ 唐 ] 陳子昂《登幽州台歌》,作者:馮彬藏墨

其次,談談自己為什麼喜歡書法

我開始練書法是沒有任何目的的,這是真話,就是喜歡它,對它情有獨鐘,我喜歡遠離喧嚣,喜歡安靜的環境,在部隊每逢周六、日或其他節日,戰友之間喜歡找老鄉喝酒,吹牛、打牌,而我就喜歡練毛筆字,喜歡聞着墨香的感覺,記得當時每月隻有10元的津貼費,買不起墨汁和宣紙就用毛筆添水在寝室裡的水泥地闆上寫。

回到地方參加工作後,單位同事也發現自己的書法有模有樣的,至于ー不小心取得了一點成績,純屬偶然。後來也偶爾參加國家、省、市舉辦的書法比賽,獲得了一些獎項後,更是對書法愛不釋手。尤其是梁啟超先生在《書法指導》中說的一句話:

書法是最優美最便利的娛樂工具,其理由有:1、可以獨樂;2、不擇時,不擇地;3、費錢不多;4、費時間不多;5、費精神不多;6、成功容易而有比較;7、收攝身心。

深受啟發,更增添我一生以書法為緣的決心。

行書作品之三:

[ 唐 ]杜牧《江南春·千裡莺啼綠映紅》

千裡莺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

作者:馮彬藏墨

山亭夏日楷書書法作品欣賞(秋思等三幅古詩詞書法作品欣賞及書法創作之路感悟)3

行書作品:[ 唐 ]杜牧《江南春·千裡莺啼綠映紅》,作者:馮彬藏墨

最後,談談對書法工具和材料的選擇

師友們都記得一句耳熟能詳的話:“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在書法的投入上從來都是大手大腳的,總覺得自己技不如人,想在筆、墨、紙上彌補技能上的缺陷,所以我在用筆、用紙、用墨方面購買了各種不同類型不同等級的書寫工具,也浪費了很多錢。

經過長期的試用和摸索,認為自己目前為止最适合用中、小号的長鋒兼毫筆,這種筆軟硬适宜,适合寫行草書,因為行草書是我的最愛,在用紙上我喜歡用稍厚的半生半熟宣紙,這種紙用了十幾年,習慣了就不輕易換。用墨上我喜歡用膠性不重的墨汁,膠性太重會運筆不暢,到了冬天還會變濃,墨色黑亮,有光澤的墨汁也是我的必選。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