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甲狀腺結節,不能吃海帶、十字花科蔬菜,否則疾病會惡化。”
“患上甲狀腺疾病,這輩子注定與海帶、紫菜無緣了,甚至喝牛奶都不行。”
“吃海帶、紫菜、十字花科蔬菜,對甲狀腺不好,甚至會帶來負面影響。”
……
不可置否,海帶、紫菜等食物中含有豐富的碘,很可能會對甲狀腺疾病的恢複帶來不利的影響。但是,我們需要知道的是,體内的碘不足或過量,都會造成甲狀腺疾病。因此,我們面對能不能吃海帶等食物的問題上,不能一概而論,而是應該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很多人認為甲狀腺亢進不能吃高麗菜、蘿蔔、花菜、黃豆、青豆?但又有傳言說不能吃,連豆漿、牛奶、海鮮也不能吃?雖然研究發現高麗菜、蘿蔔、花菜等十字花科蔬菜中所含的硫氰化物,大量攝取會影響甲狀腺結節增生,但隻要避免每天、每餐大量的攝取就不會超過建議攝取量。
一般來說,我們在化驗檢查後,發現甲狀腺功能有亢進,尤其是TSH低于正常值,而且我們還有某些症狀出現,那麼我們就一定要在飲食上限制碘的攝入。在限碘的時候,一般我們可以優先選擇無碘鹽。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人甲狀腺功能的亢進十分嚴重,我們就必須嚴格執行低碘飲食。假如甲狀腺功能慢慢恢複正常,那麼我們就可以正常飲食了。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即使是甲狀腺功能正常,也一定要注意碘的攝入過量。
一般來說,十字花科蔬菜一餐不到半碗少量的吃;豆漿、牛奶:一天飲用不超過500ml;海鮮一天攝取50-100g以内。隻要注意上述食物的進食量,就不會超過每日150微克的碘建議攝取量,即使是甲狀腺亢進的患者也能安心吃。隻要避開碘含量較高的食物,比如海帶、紫菜、海苔等,其他保持均衡飲食即可。
對于甲狀腺功能低下的朋友而言,我們隻需要保持正常飲食就好。在此期間,我們完全沒有必要去刻意不吃海帶等食物。畢竟,碘作為制造甲狀腺激素的原材料,長期處于缺乏的狀态,甲狀腺功能減退将會日趨嚴重,甚至還會出現甲狀腺腫大。
在目前的醫學上,我國很少因為長期缺碘導緻甲狀腺功能減退的情形。因此,當我們發生甲狀腺功能減退的時候,一定要查清楚是什麼原因導緻的。在臨床上,甲狀腺功能減退的最常見原因是甲狀腺自身免疫性炎症。在這種情況下,甲狀腺的功能已經受到破壞,即使通過補碘,也很難恢複。相反,我們完全可以直接口服補充甲狀腺激素,就可以生活得很好。
在現實生活之中,大多數人總認為自己患有甲狀腺疾病,就一定不能吃海帶等食物,甚至要吃無碘鹽。實際上,碘是人體制造甲狀腺激素的主原料,而甲狀腺激素會影響身體的新陳代謝率。如果長期碘攝取不足,可能出現甲狀腺腫大、疲勞、變胖、水腫等甲狀腺功能低下的症狀。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甲狀腺功能亢進階段或自體免疫甲狀腺疾病的朋友,因甲狀腺激素已經過多,再多吃碘,會造成甲狀腺不堪負荷,需要注意少吃海帶、海鮮等含碘量較高食物。在其他飲食上,隻要注意均衡飲食,不要過量就可以。
在現有的很多研究中都顯示,人體内的碘不足或過量都有可能與甲狀腺疾病相關,比如結節、炎症、癌症等等。因此,在患有甲狀腺疾病的時候,隻要我們甲狀腺功能正常,那麼吃一些海帶、紫菜、海苔等食物也是可以的,隻要不過量就可以。
甲狀腺結節可分為良性和惡性,是長在皮膚下面摸得到的腫塊。有些甲狀腺結節會長出能分泌甲狀腺激素的良性腫瘤,導緻甲狀腺亢進,特别注意若良性瘤持續長大,變成癌細胞的機率就會增加,此時需要再進一步做超聲檢查進行診斷。
如果有甲狀腺機能亢進或甲狀腺開刀後吃放射性碘,才需要配合低碘飲食,并與營養師讨論如何避免大量攝取含碘量高的食物和飲料,若沒有這些情況則不用刻意忌口。
甲狀腺良性結節,不用刻意限制攝取含碘量高的食物和飲料。但如果發現血糖稍高,例如空腹血糖介于100-125mg/dL之間,或是糖化血色素介于5.7%-6.4%,都被歸為糖尿病前期。
對于糖尿病前期的朋友而言,進行飲食控制、規律運動,能避免糖尿病的發生率高達50%以上,想要穩定控制血糖,關鍵在于均衡飲食且學會調節糖類食物攝取量,千萬别因為血糖隻是稍高而松懈、暴飲暴食。
總而言之,甲狀腺疾病與富含碘的食物之間沒有深仇大恨。能不能吃海帶、海苔、紫菜,關鍵取決于是什麼類型的甲狀腺疾病,疾病又在什麼情況下,才能具體得出結論。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完全不要跟風他人,如果确實不明白,建議遵從醫生的囑咐即可。
參考資料:
[1]《患了甲亢,飲食應該這樣調節》.光明網.2019-07-12
[2]《謠言:甲狀腺功能減退患者都要補碘》.中國家庭報.2020-12-27
[3]《辟謠 | 多吃海帶可以預防甲狀腺疾病?》.上觀新聞.2020-04-20
[4]《甲狀腺結節患者要“補碘”還是“少碘”》.潇湘名醫.2020-05-08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