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積率和地上建築面積?每個人的買房過程都是一本厚厚的血淚史,躲過了開發商的爛尾,滿心歡喜的等待住進大房子可是,交房打開家門的那一刹那,我就再也無法淡定了,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容積率和地上建築面積?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每個人的買房過程都是一本厚厚的血淚史,躲過了開發商的爛尾,滿心歡喜的等待住進大房子!可是,交房打開家門的那一刹那,我就再也無法淡定了!
明明買了100平,可是尼瑪量來量去隻有80多平。房子也縮水?而且這縮的……比黃大胸的胸都要嚴重啊!
房子當然不會縮水,隻不過你沒搞清楚買房時“各種面積”的概念罷了,占地面積,建築面積,套内面積,公攤面積,贈送面積,實際使用面積……
今天,就給大家普及下買房過程中遇到的“各種面積”。
占地面積vs建築面積
把他倆放在一起講,是因為二者密不可分。
占地面積:一般指開發商拿地時空白地皮面積。
建築面積: 即這塊地皮上建築物的面積,是指住宅建築外牆外圍線測定的各層平面面積之和。
來一張圖例:
容積率
我們常說的容積率,就是兩者的比值:
容積率=建築面積/占地面積。
假如一個樓盤的建築面積為3萬平米,占地面積為1萬平米,容積率則為:3/1=3。
容積率越高,建築面積越大,說明樓棟越高越密,舒适度也會相應降低。
不同的建築類型有不同的标準,對于高層住宅而言,容積率不超過4都可以接受。
套内面積
套内面積=建築面積-公攤面積
買房的時候置業顧問告訴你房子的大小是100平米,房産證上也清清楚楚的寫着100平,但是你拿到手的根本就沒得100平。
這個100平米,是指的建築面積,其中還包括公攤面積!
那麼,何為公攤面積?都攤到哪去了呢?
公攤面積
一個小區,除了你住的房子,還包括電梯間、管道間、樓梯間、設備間、保安室、變電室、過道走廊、公共門廳、垃圾道、共用牆體………這些公共區域的面積,就被稱為公攤面積,具體來講,包括下面這些:
1.電梯井、管道井、樓梯間、垃圾道、變電室、設備間、公共門廳、過道、值班警衛室等;
2.整幢樓服務的管理用房和公共用房的建築面積;
3.單元與公共建築之間的分隔牆以及外牆計入套内建築面積之外的共用牆體面積。
注意:地下車庫并不能被計入公攤面積中;即便是不可銷售的人防工程地下室,同樣也不能被計入公攤面積中。
公攤面積怎麼算?
假如房子套内面積為80平米,公攤率為15%,那麼公攤面積則為:15%*80=12平米。
對于購買高層住宅的童鞋來講,公攤率不應超過24%。
關于公攤面積的幾個誤區:
1、公攤面積不是越少越好
如果公攤面積太小,看似是得房率高了,但是相應的電梯井、樓梯間、公共大廳
垃圾站等這些與你以後生活息息相關的設施就變小了,居住舒适度上及大打折扣了。
2、零公攤多為開發商宣傳噱頭
一個小區不可能沒有電梯井、樓梯間、公共大廳等區域,也就不存在“零公攤”的說法。
開發商打出“零公攤”的口号,多是騙人的。一般是指推出的房源有大面積的贈送,幾乎可以填補公攤面積。
贈送面積
去一趟售樓部,置業顧問除了介紹産品的優勢之外,最大的賣點就是“贈送面積”了,什麼一樓送花園,頂樓送閣樓,送飄窗,送陽台,有的連嘎嘎角角處的小房子都送給你!哇塞,不會花錢就送給老子這麼多平方!聽完之後内心是不是有一點小漣漪了呢?
不要高興的太早,按照國家規定,贈送的這些面積本來就是不用花錢的啊~
看到這裡,我們來大緻總結一下:
1、建築面積是購房合同上的面積;
2、套内面積=建築面積-公攤面積;
3、實際使用面積=建築面積-公攤面積-牆體面積;
4、公攤面積=公攤率×套内面積;
5、贈送面積本來就是你的。
明白了這些,再來算一筆賬:
你買了一套建築面積為100平米的房子,單價為1萬元/平,總價為100萬;
公攤面積為15平米,總價為15萬;
實際使用面積剩餘85平米(暫且忽略牆體面積),總價85萬,即,你花了100萬,住進了一個85平米的房子,實際單價近1.2萬。
15萬塊錢統統用來買了電梯、樓梯、垃圾房、公共大廳……
不要跟房叔提贈送面積,贈送面積本來就是我咧,
看完這個,我還是有點心塞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