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銜接?作者:周躍輝、公丕宏、王瀚鋒、徐田華、葛寶森,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如何将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銜接?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作者:周躍輝、公丕宏、王瀚鋒、徐田華、葛寶森
黨的十八大以來,經過8年多的持續奮鬥,到2020年底,中國如期完成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标任務,貧困地區落後面貌根本改變,消除了絕對貧困。消除絕對貧困之後,關鍵要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各項工作,讓脫貧基礎更加穩固、成效更可持續。近日,課題組赴重慶市石柱縣中益鄉就如何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問題進行專題調研。該鄉在融創中國的助力下,探索走出一條“黨建引領、人才培育、産業帶動、文化激活、綠色發展”為一體的鄉村振興發展新模式。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需要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起來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是具有辯證關系的統一體,既相互矛盾,又相互統一。兩者之間的内在邏輯關系,可以從三個維度加以理解。
第一個維度:脫貧攻堅重在消除絕對貧困,鄉村振興重在解決相對貧困。脫貧攻堅瞄準的是貧困地區及該地區的建檔立卡戶、低保戶等,政策的目标是使這些人口能夠實現“兩不愁三保障”。我國實施的脫貧攻堅戰略意在消除部分人口的生存貧困問題,即這部分人口的收入無法滿足生存需要的絕對貧困問題。而鄉村振興則是要解決全國性的“三農”問題,意在到2035年我國要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到本世紀中葉全面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發展目标,為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奠定堅實的基礎。第二個維度:脫貧攻堅是基礎工程,鄉村振興是戰略目标。脫貧攻堅立足于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标,着眼于貧困人口的生存問題,着眼于補上“短闆”,屬于基礎工程。而鄉村振興則是在脫貧攻堅的基礎上,要實現“産業興旺、生态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戰略目标,這是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戰略,屬于高層次的戰略安排。沒有脫貧攻堅的實現,鄉村振興也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第三個維度:鄉村振興能夠激發脫貧之後的動能與鞏固成效。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是辯證統一的。課題組在重慶等農村地區的調研發現,對于原來屬于連片特困地區而言,尤其是對于新近脫貧的鄉村來說,雖然已整體上擺脫貧困了,但這些地區的基礎設施、公共服務體系建設還存在明顯短闆,産業發展的基礎還不夠牢固。比如,課題組在重慶東部地區的一個鄉村調研時發現,該地的産業形态主要還是集中于農産品、中藥材、茶葉等“初加工”“粗加工”,高附加值的産業和産品鮮能見到。此外,一些地區的鄉村治理體系還比較薄弱,容易出現脫貧後又返貧的問題。因此,亟需依托鄉村振興戰略,為部分地區脫貧之後提供新發展動能,鞏固脫貧成效。
融創用實際行動助力國家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戰略
脫貧攻堅是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标的内容,鄉村振興是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标的内容。融創用實際行動探索并助力國家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戰略,将兩者的辯證關系有機地統一起來。
承擔國家使命和社會責任。作為“美好城市共建者”,融創通過公益行動,彙聚多方力量,推動高質量發展,促進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截至2020年12月,融創已深度參與了貴州省雷山縣龍塘村、重慶市中益鄉、雲南省廣南縣等13省市21個貧困村的脫貧攻堅及鄉村振興,助力超過4000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打赢脫貧攻堅戰。融創作為一個頭部企業去助力國家脫貧攻堅戰略,并在此基礎上服務于鄉村振興戰略,彰顯了該企業對民族懷有崇高使命感和強烈責任感,把企業發展同國家繁榮、民族興盛、人民幸福緊密結合在一起。
探索國家鄉村振興示範樣本打造。鄉村振興作為國家戰略,不隻是靠鄉村,而是城鄉融合發展的鄉村振興。中國經濟過去40多年的高速發展,得益于兩個最重要的“輪子”,一個是工業化,另一個是城鎮化。融創正是在國家城市化、城鎮化發展過程中成長起來的頭部企業,無疑得益于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城市化“紅利”。在新時代,當然需要融創更好地去參與和助力。這種參與,是在城鄉融合發展,城鄉互動層面之下進行的。該企業紮根重慶18年,為重慶的城市化發展作出了應有的貢獻,并力圖在推動城鄉融合發展、在脫貧攻堅基礎上助力鄉村振興的道路上越走越寬,越走越深。從城市到鄉村,從城市建設到精準扶貧、鄉村振興,融創希望用實際行動高度踐行一個企業公民的責任,不斷探索和實踐,助力把重慶市中益鄉打造成國家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戰略的示範樣本。
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初心和使命。融創公益基金會是融創集團助力國家戰略的重要平台。該基金會于2018年正式成立,将企業公益從單一捐贈、救濟,向複合、可持續生長的産業扶持、教育扶智升級,努力為社會創造更長遠的價值。融創鄉村振興計劃是一項由文旅切入,集産業帶動、文化激活、教育扶智、人才培養、社區營造和消費扶貧為一體的綜合立體扶貧方案。融創在尊重鄉村原始風貌的前提下,發揮産業優勢,激發村民内生動力,建立可持續發展模式,緻力打造城鄉交融的美好生活方式及鄉村振興樣本。融創依托公益基金會,通過深度調研,找準鄉村發展需求,發揮企業自身資源優勢,正努力探索和幫助西部鄉村走出一條可持續發展之路,真正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初心和使命。
助力中益鄉發展,探索鄉村振興發展新模式
重慶市石柱縣地處武陵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貧困狀況兼具“集中連片”“少數民族聚居地區”貧困共性。中益鄉距石柱縣城40公裡,轄區面積160.5平方公裡,平均海拔高度1000米左右,轄7個行政村34個組,戶籍人口3013戶8227人。2017年,該鄉建檔立卡貧困對象539戶1845人,全鄉貧困人口占比達到22.4%。2017年8月,重慶市委、市政府将中益鄉确定為全市18個深度貧困鄉鎮之一。
2020年8月國家脫貧攻堅普查結果顯示,該鄉所有貧困群衆都已全部達到現行脫貧标準。中益鄉結合自身實際,貫徹市委、市政府,縣委、縣政府的決策部署,同時在融創的幫助下,按時打赢了脫貧攻堅戰,走出了一條以“黨建引領、人才培育、産業帶動、文化激活、綠色發展”為一體的鄉村振興發展新模式。融創助力重慶市中益鄉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做法,具體有以下幾個方面。
實現單向扶貧向組織振興升級。鄉村實現振興,離不開黨建引領,而黨建引領需要組織振興。融創在幫扶中益鄉實現脫貧攻堅過程中,努力推動幫扶内容的多樣化、幫扶層次的立體化、幫扶機制的科學化,共同保持幫扶關系的常态長效。融創與中益鄉黨委及各個村支部建立了良好的互動機制,通過建立定期走訪制度,強化畢茲卡裡、中華蜜蜂谷、伴鄉原宿等項目後續運營,帶動中益鄉群衆持續增收緻富。清華大學繼續教育學院、重慶市委組織部、重慶市委黨校(行政學院)“石柱縣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實踐教學基地”将在中益鄉挂牌,這将有助于發揮基層黨組織的引領作用,更好地提升鄉鎮内部黨組織發展帶動能力。
實現人才扶貧向人才振興升級。融創投入6000餘萬元專項資金,助力中益鄉創辦了初心學院,并聯合清華大學以該學院為陣地,打造清華大學鄉村振興重慶石柱遠程教學站、清華大學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初心學院在清華大學繼續教育學院的幫助和支持下,舉辦面向黨政幹部、企業管理者的高層次教育培訓,助力國家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戰略的落地。清華大學鄉村振興重慶石柱遠程教學站将面向本地中小學師生提供同步清華的教育培訓課程(科普課),為當地村民開展政策學習、科學種養、生态農業等課程,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吸引更多社會人才投身鄉村建設。融創将進一步積極探索,為清華大學等知名高校中有理想有情懷并立志緻力于美麗鄉村建設的畢業生,提供廣闊的平台和空間,為鄉村人才振興助一臂之力。此外,融創邀請農業農村領域知名專家做相關課題研究,并立足中益鄉,觀察、深化、研讨、總結、推廣農業農村鄉村振興綜合改革的經驗做法。
實現産業扶貧向産業興旺升級。中益鄉山清水秀,具有獨特土家民俗文化和豐富的山水特色資源、鄉村旅遊資源。融創幫助中益鄉村集體和農戶更好地利用閑置房屋和宅基地開展聯營,發展民宿旅遊産業,并打造了伴鄉原宿等民宿項目,通過對當地傳統古建築的複原,傳承中益土家文化和鄉村文化,并賦予現代生活功能,将它打造成文化民宿體驗目的地,通過标志性亮點産業項目,帶動周邊旅遊市場,助力村民實現從“安居”到“樂業”的轉變。融創發揮自身的産業優勢,通過“中華蜜蜂谷”項目,整合當地現有中蜂産業,以“原鄉溪谷生态保護”、“鄉村在地文化渲染”、“旅遊産業自然喚醒”為設計理念,對老舊房屋、6公裡景觀谷地進行了修葺改造,以初心小院、蜜蜂溪谷、甜心荷景、蜜樂園、偏岩壩、紅心林六個景觀點,打造紅色旅遊路線和文化民宿體驗目的地,搭建蜂蜜、文創産品展銷平台,促進農旅産業融合發展,助力實現鄉村産業振興。
實現文化扶貧向文化振興升級。曆史文化名村、傳統村落、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特色景觀旅遊名村等自然曆史文化特色資源豐富的村莊,是彰顯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融創在中益鄉開發了畢茲卡裡等項目,推動該鄉鎮從文化扶貧向文化振興轉變。該項目位于中益鄉全興村,建築面積約5051平方米,以錦鯉為設計源點,打造非遺文化活化地,并聯合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探索鄉村文化與文旅産業振興新模式。項目通過土家文化的現代化表達,與空間、商業、演藝結合,實現土家文化的活化。整體形成以土家文化為基底,以文創街區為載體,以網紅建築、沉浸式演藝、文化振興為差異化特色引擎的文創風情街區、人文旅遊驿站,打造文化振興助推鄉村旅遊的新标杆。
實現生态扶貧向生态振興升級。鄉村是具有自然、社會、經濟特征的地域綜合體,兼具生産、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生态宜居是鄉村振興的重要保障。中益鄉具有十分優越的生态條件,放眼望去,滿目綠水青山。但如何把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實現生态扶貧向生态振興升級,這是一道難題。融創借助中益鄉天然生态優勢,将這種生态優勢轉化成為經濟價值、社會價值的典範。比如,融創參與了中益鄉初心小院景觀提升,充分運用當地農家特色,演繹原汁原味的原生農家氛圍,把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
此外,融創與中益鄉基于不斷完善、共同發展的原則,以推進組織振興、産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态振興“五個振興”為着力點,助力中益鄉形成穩定脫貧長效機制。未來,融創将支持中益鄉開展好項目後續運營,充分發揮帶動群衆持續增收緻富作用,并利用技術優勢、平台優勢、市場渠道優勢以及業主資源優勢,通過引進産業合作項目、支持農特文創産品銷售、聯動業主導入遊客群體等方式,助力中益鄉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政企校聯動助力中益鄉的積極探索,提供了有益啟示
脫貧攻堅是基礎工程,鄉村振興是戰略目标。我們可以看到,融創助力中益鄉打赢了脫貧攻堅戰,為西部鄉鎮實現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做了積極探索。有益啟示有以下四個方面。
堅持黨對工作的全面領導。内因決定外因。融創助力中益鄉的脫貧攻堅全過程以及如何實現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作了很大貢獻,但起決定性作用的還是上級黨委的堅強領導及中益鄉人民自身的努力。無論是從上級領導高位推動到基層幹部狠抓落實,還是從規劃組織到政策措施保障,都充分體現了黨的堅強領導的決定性作用。正是有了黨的領導,才能迅速凝聚強大攻堅合力,才能在複雜困難的局面中找到最科學最精準最有效的“招數”,才能在有限時間内解決“老大難”、啃下“硬骨頭”。中益鄉結合自身實際,不管是在脫貧攻堅階段還是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階段,都堅決貫徹重慶市委、市政府,石柱縣委、縣政府的決策部署,這是其取得成功的最重要保障和最根本經驗。
善于調動社會資本和社會力量。中益鄉引進融創等社會資本,引入清華大學等國内高校力量,最大限度地整合了社會資源,這為實現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提供了重要保障。融創作為中國頭部企業之一,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發揮了社會資本的公民企業作用。融創的幫扶模式,擺脫了單純的捐錢或捐物,而是通過引進國内頂尖高校等資源,實現從“硬件”到“軟件”全方位、全領域幫扶。
強化産業發展的支撐作用。産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首要任務。中益鄉清醒認識到産業薄弱是群衆增收緻富的最大難題,要想實現鄉村振興,必須積極果斷調整農業産業結構。中益鄉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指引下,在融創的助力下,通過學好兩山理論,走好“兩化路”,因地制宜發展中蜂、中藥材、民宿旅遊等新産業新業态,夯實産業基礎,為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脫貧群衆邁向緻富提供了有力保障。石柱縣委書記蹇澤西講道:“融創1.35億的務實投入,4個幫扶項目為全力推進中益鄉的鄉村振興,提供了堅實的基礎。”融創在中益鄉規劃建設的初心學院、畢茲卡裡、中華蜜蜂谷、伴鄉原宿等項目,正是助力該鄉産業興旺的重要載體。
激發群衆自身的内生動力。千百年來,中益人民由于土地貧瘠、基礎設施薄弱等因素制約,飽受貧困困擾。不管是在脫貧攻堅階段,還是在鄉村振興階段,中益人民始終發揚“敢吃黃連苦、不怕辣椒辣、樂享蜂蜜甜”的奮鬥精神,為建設美好生活提供了内生動力。事實上,每個人都有回歸田園的鄉愁之心,中益鄉為城市人提供回歸鄉村的文化溯源,包括建築文化、非遺手藝、在地文化、鄉村美學,等等,這正是基于群衆自身的偉大創造。黨的好政策更是徹底激發了中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廣大群衆自力更生發展的勁頭更足,主人翁的意識更強。正是因為有群衆的自力更生、辛勤奮鬥,中益鄉才能高質量打赢脫貧攻堅戰,并更好地邁向鄉村振興、邁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标!(周躍輝、公丕宏、王瀚鋒、徐田華、葛寶森)
來源: 學習時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