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微光》6,上一節講的是如何去思考教學目的,說明“教書”者思考教學目标的意義,一節課的教學目标是落實核心素養的終端,是明确學生應該具備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的課堂教學行為綱領,是黨的教育方針轉化為教育教學實踐的具體要求,本節依然以《凡人微光4》的《豎雞蛋案例》為例,繼續分享如何确定教學目标。
初中物理課程标準的基本理念是:面向全體學生、提高學生科學素養;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注意學科滲透、關注科技發展;提倡教學方式多元化、注重科學探究;注重評價改革導向、促進學生發展。“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就要求我們的課堂教學目标就要錨定:讓學生學習終身發展必需的物理基本知識和基本方法、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在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時嘗試運用科學知識和科學研究方法;經曆科學探究過程,具有初步的科學探究分析能力,樂于參加與科學技術有關的活動,有運用研究方法的意識。
看到這裡,估計很多的讀者朋友都不想看下去了,其實科學素養也不可能一天就可以培養出來。一節課能做的就是一個引子,如《凡人微光4》裡面的一個雞蛋,它可能會激發學生探究科學的興趣和熱情,讓學生在實驗中能獲得成就感,作用和意義僅僅如此,作為開學第一課能讓同學們對這門學科感興趣就達成了目标,這一節課就是有效的。
雷洋文在給學生上思政課
《凡人微光5》對一個籃球的思考本節繼續進行,現在你明白了你帶兒子去打籃球的目的是為了鍛煉兒子的身體,所以你去打籃球,可去哪打籃球呢?要帶些什麼物品呢?
“毛巾、水、運動鞋、短褲”這些都準備好了,就可以打籃球了嗎?
“一定不行!”為什麼呢?
“籃球沒有!沒有籃球一定打不了籃球!”
“加個籃球!”
“你的目的達到了嗎?”
我說你一定無法達成你的目的!這又為啥呢?
“你兒子沒到位。”
哈哈,你盡量寫些沒用的,浪費我的閱讀時間,如果你隻是閱讀,而沒跟着我思考的話,也許你根本理解不了《凡人微光2》、《凡人微光3》為啥要編在前面,編者的意圖是啥,哎!寫偏題了。
剛剛說了你的目的是為了鍛煉兒子的身體,你決定用“籃球”這個工具對兒子進行訓練,所以訓練的主體是“兒子”而不是“籃球”。
反觀我們的備課,很多時候就是把 “籃球”當“兒子”了,也就是說你的備課或者上課走着走着就跑偏了,關注主體的不是學生而是教材。
(未完待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