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食鹽指南盤點六種高鹽食物

食鹽指南盤點六種高鹽食物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1-29 22:48:15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月18日電 當你從貨架上拿起一包零食,要如何判斷它是否健康?能量、脂肪還是含糖量?

或許鮮少有人會關注到經常排在營養成分表最後一項的指标——鈉,以及它背後所代表的鹽。不過,在食品行業紛紛做起減法之時,“低鹽”也慢慢走進了大家的視野。

低鹽,能複制“無糖”的發家之路嗎?

你“鹽值”高嗎?

要問在疫情中火爆出圈的食物,螺蛳粉肯定算一個,鹹鮮腥辣的重口味讓不少人欲罷不能。

螺蛳粉走紅的原因有很多,從食物味道來看也有一定的科學依據。有研究發現,鹹味有助于抵禦焦慮和悲觀情緒,所以很多人因焦慮沒有胃口的時候,喜歡吃點鹹的東西來刺激味蕾。

除了螺蛳粉,辣條、臭豆腐、無骨鳳爪、鹵味冷吃等紅極一時的食品,都具有這種重口味的特點。而重口味食品的打造,最離不開的調料就是鹽。

都說食鹽是“百味之首”,但并不意味着“鹽值”越高越好。鹽攝入過量會加重腎髒負擔,還會引發肥胖和高血壓等一系列疾病。而我們很多人恰恰是非常“不差鹽”。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成年人每天吃鹽的量控制在6g以内。但根據中國居民營養狀況調查,2012年中國18歲及以上居民人均每日鹽的攝入量估計在12g左右,遠遠超過推薦值。

食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國際權威醫學雜志《柳葉刀》的報告顯示,包括中國在内的多個東亞國家,因飲食結構不科學而導緻的死亡案例中,鈉攝入過多是頭号罪魁禍首。

為此,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啟動了“三減三健”專項行動,其中“三減”指的就是減鹽、減油、減糖。

減油減糖的概念已經逐漸深入人心,幾乎人人都知道油炸食品要少吃,少糖、無糖食品更是成為一大風口。但在減鹽方面,市場的發展顯然不如後兩者。

食品市場調研機構Innova Market Insights發布的2020年健康飲食關鍵詞就提到,除了大勢所趨的低糖低脂之外,低鹽也正在成為新的健康風向。

無糖容易,減鹽難

對于減鹽食品未來的發展,不少人期待它能走上“前輩”無糖食品的路。

“無糖”概念在近年得到了空前的爆發,“0糖”“0卡”成為了食品貨架上炙手可熱的标簽,也成為了一種備受追捧的生活方式。

智研咨詢報告顯示,無糖飲料市場規模從2014年16.6億元增長至2020年117.8億元,年增長率38.69%,遠超飲料行業總體增長率。以“無糖”理念迅速崛起的元氣森林更是4年時間估值漲到了140億。

相比而言,“減鹽”的賽道則顯得空蕩,線上線下都難覓其身影。

這或許是因為,鹽真的太好吃了,而且真的停不下來。

“鹽,對口味的影響很大。沒有鹽,很多菜(食物)都會很難吃,所以減鹽尤其難。”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科學技術部主任阮光鋒告訴中新網,實際上絕大部分人在飲食方面,對于口味的追求遠遠大于對健康的追求。

不過,你也不用怪自己太“貪嘴”。生産樂事薯片的菲多利公司首席科學家林義山也曾研究發現,人可以一兩天不吃甜食,但絕對不可以一天不吃鹽,“鹽所引發的‘無意識進食’,也是薯片公司賺錢的秘訣之一”。

也正因如此,鹹味食品牢牢把持着“舌尖上的C位”。智研咨詢發布的一份報告指出,我國休閑零食增速最快的前五大品類中,休閑鹵制品、膨化食品、炒貨和蜜餞占據了四個席位,而它們無一例外都是“大鹽田”。

食鹽指南盤點六種高鹽食物(鹽多必失低鹽食品)1

圖片來源:智研咨詢《2020-2026年中國休閑食品産業運營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

人們對鹹味的難以割舍,加上對甜味愈發的謹慎,不少原本甜味主打的食品也瞅準了鹹味賽道。

從以芝士和海鹽為代表的鹹甜味酸奶起,酸奶界首先“跑偏”;鹹蛋黃口味的雪糕一炮打響後,東北鐵鍋炖雪糕、長沙臭豆腐雪糕、山東蔥爆牛奶冰激淩在獵奇的路上越走越遠;更别說辣雞翅味的奧利奧和柚子辣椒味的巧克力……

英敏特數據顯示,50%的中國城市消費者對異域風味(例如鹹甜口味)的零食産品感興趣。

減鹽食品,有未來嗎?

逆勢而上的企業,自然也有。

最近,醬油品牌欣和六月鮮便發布了一款聯名款輕醬油禮盒,品牌宣稱開啟“輕鹽”時代,引發了不少關注。

百事則推出過減鹽50%系列薯片,用其他低鈉的調味料搭配出多種風味,包括原味、車打芝士與酸奶油味、燒烤味等,以彌補鹹度降低造成口味寡淡。

食鹽指南盤點六種高鹽食物(鹽多必失低鹽食品)2

淘寶搜索“少鹽”“低鹽”,寵物食品反而關聯更多。

“減鹽食品,從企業營銷的角度會是一個發展的趨勢,但是個人感覺銷量應該不會很好。”阮光鋒認為,減鹽或者減糖減油的食品,更多的還是停留在為了迎合當前的健康形勢而做的一些營銷。

在阮光鋒看來,大部分人的主要飲食場景還是在家中。企業們減鹽、減油、減糖,減了之後消費者覺得不合胃口,回家之後難免再多做點鹽多油多糖多的食物來“犒勞”一下自己,這是大多數普通人的心理。

“從現在行業發布的一些數據來看,無糖食品雖然增速快,但相比有糖食品和飲料,它的銷量還是很低的。”阮光鋒說。

中國注冊營養師吳佳同樣認為,國人的傳統口味、飲食習慣問題大大影響着減鹽食品的發展。

“和全世界比起來,中國人吃糖是不多的,所以‘低糖’相對容易;但我們從小吃鹹,突然接受‘低鹽’肯定吃不慣。同時,吃鹽多的危害遠不如吃糖多顯著,往往要多年後才能顯現出來,難以引起人們警覺。”吳佳認為,消費者的選擇又會倒推到産業。

除了消費者離不開鹽,企業減鹽同樣難。

“對于生産企業來說,減鹽不像減糖,隻要少放糖或者放代糖就可以。”吳佳表示,在很多加工食品裡,鹽是一種很必要的添加劑,能起到防腐、保持持水性和嫩度等作用,比如我們經常吃的火腿腸。如果把鹽改了,可能整個配方都得改,這對工藝是很大的考驗。

那麼,有沒有可能像代糖一樣,找到一種“代鹽”呢?

“目前鹽的替代品還是很少的,食品工業上比較常見的一個方法是用氯化鉀代替氯化鈉,比如市場上見到的低鈉鹽。但鉀的味道不太好,會有一點淡淡的苦味,有的人是适應不了的。”吳佳解釋道。

“但無論如何,我還是認為并希望低鹽食品會是未來發展的趨勢。”吳佳介紹,目前世衛組織(WHO)在内的許多機構都在推進減鹽,并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如,我們從嬰幼兒的輔食做起,先給鹽做減法,就有助于從小給孩子培養相對清淡的口味。WHO的相關數據也指出,他們在其他國家做的嬰幼兒輔食包裝食品減鹽,起到了不錯的效果。”

阮光鋒也建議,日常生活中一些高鹽的食物可以少吃,比如鹹菜、腌制食品等。“先把含鹽量大的控制住,再慢慢遞減,口味需要慢慢調整。”

你吃飯“重口”嗎?願不願意減減鹽?

來源:中新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