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物道原創,點擊上方關注)
一口土鍋裝天下
雲南大山深處,有一個神奇的古村落,傳說那裡有個寶貝,雖然看上去樸實無華,卻能将這世間萬物都能裝入其中,不僅如此,它還為生活在當地花腰傣的族人,帶來了生命的延續。
➊ ➋ 圖片來源于「劍峰-視野 攝」
或許是因為害怕寶貝被别人偷走,花腰傣的族人們給寶貝取名“土鍋”。
一口“土鍋”,不僅是節日慶典中的必備,更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依賴。春采的茶葉得靠它保鮮,秋收的大米得靠它儲存,除此之外,肉食米飯、瓜果時蔬皆可裝入其中烹煮釀藏......就連日常飲用的水,放在鍋裡沉澱一番,也會越發甜潤。
天下之大,一鍋炖下,對于每一個花腰傣的族人來說,“土鍋”就是他們生死相依之物。
➊ 圖片來源于「 攝」
➋ 圖片來源于「非馬 攝」
土鍋,尚未被馴化的生命密碼相傳千年前,曾有一群花腰傣的族人逃難到紅河邊,饑腸辘辘時,便有一個族人随後用泥土捏了一口土鍋,把它架在火上燒制片刻,待土鍋成型後,便将水裡抓來的魚放入鍋内烹煮,土鍋救了他們一命,人們便把土鍋帶回土鍋寨裡,也把技藝帶給了族人。
➊ 圖片來源于「哀牢醉翁 攝」
如今千年過去了,生活在土鍋寨的花腰傣族人把技藝代代相傳。可奇怪的是,土鍋寨的男性并不從事制陶。
土鍋寨的制陶技藝隻在婆媳之間傳承,外嫁的女兒不得研習,嫁進寨子的媳婦,則從進門那天起就必須跟着婆婆學做土陶。
➊ 圖片來源于「runescape78 攝」
就這樣,土鍋寨的制陶的技藝傳女不傳男。用她們自己的話說:“如果将來自己的丈夫遭遇不測離開人世,或者是婚姻關系破裂,她們就可以依賴這門手藝活下去。”
我深信不疑,對于生活在土鍋寨的女人,個個都是制陶的高好手。她們守護着這項技藝,如同守護着尚未被馴化的密碼,千百年來混沌未開,隻肯與當地人說。
➊ 圖片來源于網絡
萬物皆有靈,土鍋住神靈花腰傣的族人們信奉萬物有靈,在他們的信仰裡,隻有内心虔誠,才能在燒制土鍋的過程中得到神靈庇佑,從而土鍋不裂。
不僅如此,制陶全憑婦女的一雙手。從哀牢山腳下挖取土壤,晾曬,然後研磨成細粉,通過蒙上紗布篩選出最細膩的陶土,加入水的揉合,然後密封。寨子裡的姑娘告訴我,剩下的就是耐心等待,等待泥土在氧化中重獲新生。
➊ 圖片來源于「min 攝」
有了生命的泥土才有可塑性。姑娘們會把新生的泥土放在輪盤上,一邊轉動一邊捏合,并同河邊撿來的鵝卵石與森林裡砍下來的竹片裡應外合地敲打,直至陶坯變薄,沾上水,一口土鍋初步成型。
此時姑娘們會把成型的土鍋放在月光下曬上一晚,傳說月神會滋養它身軀,讓它溫潤光滑。
➊ 圖片來源于「鄭宇涵 攝」
➋ 圖片來源于「min 攝」
而制作土鍋最獨特的地方,是最後的天燒。寨子沒有窯爐,所以在燒制土陶之前,制陶人會先看黃曆,選一個良道吉日,用幹稻草在一塊幹燥寬敞的空地鋪上厚厚一層草床,放上風幹的陶坯,再蓋一層稻草,上面用稻谷殼和稻草炭灰蓋滿。
當所有的準備結束之後,一把火,點燃,帶着姑娘的汗水和希望,帶着這一生的虔誠,土鍋正逐漸成型。
➊ 圖片來源于「澳門老譚 攝」
➋ 圖片來源于「澳門老譚 攝」
禱告,是等待土鍋涅槃重生的最後一個環節。在場的每一個女子都會默默低語,她們感恩天地賦予她們生命,她們感恩自然賜予她們生機,她們感恩祖先讓她們有一技之長......
所有期待都是對生活的守望。
而對未來,一切美好都會像眼前這熊熊烈火一樣,炙熱,烈響。
➊ 圖片來源于「澳門老譚 攝」
➋ 圖片來源于「鄭宇涵 攝」
是的,這一口土鍋,轟然而來,它們一個個從火堆裡露出紅紅的臉蛋,即便它不普世,也不昂貴,但它讓你更清楚地看清這個世界,讓你更寬容地對待生活。
對于每一個土鍋寨的人來說,一口土鍋濃縮了千萬年的光景,有苦難、有快樂、有哀愁、也有幸福......有了它的存在,人們就有了綿延的力量,有了它的存在,生命就會延續下去。
➊ 圖片來源于網絡
在炫耀美的今天,
我們對樸實尤為懷念。
就像這一口平凡的土鍋,
它是獨屬于土鍋寨的風物,
哪怕有一天民族會漢化,土鍋會消失,
但隻要那條紅河還在流,
隻要那座哀牢山屹立不倒,
那白月光下的紅泥土,
以及埋藏在暗夜裡的光輝歲月,
會如同發光的星體般,
等待着愛它的人,
萬裡歸來。
➊ 圖片來源于「澳門老譚 攝」
文字為物道原創,圖片來源于網絡,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物道:用文字訴說美好生活方式,為你搜羅全世界匠心好物。在這裡,找回你想要的精緻生活。
微信搜索關注:物道(ID:wudaoone) 微博@物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