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常見意象的内涵

常見意象的内涵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2 01:43:08

常見意象的内涵?物象是物質之象貌,形名乃意識之源名物象是象之物,也是物之象;形名是形之名,也是名之形踏足恒山,直面北嶽,自然思考關于山的哲學山是自然界鬼斧神工的傑作,名山更是人與自然界共生共榮的奇迹從恒山之物象到恒山之形名,從具體實在到外在名稱,恒山是一座意境深遠的名山,更是一座蘊含儒釋道哲學精神的奇山這種憑借恒山所生發的哲學精神是一種儒釋道文化内涵相互融合的體現,以形而下的空間所在托舉形而上的觀念契合,恒山山腳的懸空寺則是實物俱在的明證在此,我們目睹了儒家是炎黃故土的底色,釋家是漢唐以來的慈悲,道家則是恒山在地的風範因此攀登五嶽之北的恒山之于哲學,如同存在之于思維的觸動,物質之于精神的啟迪況且,恒山作為特殊的山嶽之于自然,非同一般,非常深刻,如同恒山有恒物、恒山有恒形、恒山有恒名、恒山有恒象、恒山有恒思,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常見意象的内涵?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常見意象的内涵(恒山哲思的自然智慧)1

常見意象的内涵

物象是物質之象貌,形名乃意識之源名。物象是象之物,也是物之象;形名是形之名,也是名之形。踏足恒山,直面北嶽,自然思考關于山的哲學。山是自然界鬼斧神工的傑作,名山更是人與自然界共生共榮的奇迹。從恒山之物象到恒山之形名,從具體實在到外在名稱,恒山是一座意境深遠的名山,更是一座蘊含儒釋道哲學精神的奇山。這種憑借恒山所生發的哲學精神是一種儒釋道文化内涵相互融合的體現,以形而下的空間所在托舉形而上的觀念契合,恒山山腳的懸空寺則是實物俱在的明證。在此,我們目睹了儒家是炎黃故土的底色,釋家是漢唐以來的慈悲,道家則是恒山在地的風範。因此攀登五嶽之北的恒山之于哲學,如同存在之于思維的觸動,物質之于精神的啟迪。況且,恒山作為特殊的山嶽之于自然,非同一般,非常深刻,如同恒山有恒物、恒山有恒形、恒山有恒名、恒山有恒象、恒山有恒思。

一、 恒山有恒物

恒山是物之典範。從質料因的角度融入,

恒山是因為土石樹木的存在而成為一座山,更緣于山之厚重博大而成為一座名山。無物不成山,無恒物更不成恒山。因為若無沙土石草樹之物的堆積,恒山便無所在,更無來源。

恒山的偉大,在于物與物的勾連,更顯得其有恒物。這種物的凸顯,不是變化之物的客形,乃是恒久之山嶽的矗立。風雨滄桑,時光荏苒,一沙一世界,一石一人生,實見物之功力。從可見之物到可感之物,從可思之物到可悟之物,物物不同,物見奇妙。從自然之物,到人工之物。寶物固然可貴,平凡之物也是神奇。睹物思人,更顯意蘊深遠。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提出:“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恒山的山水林田湖草更是一個有機融合之地。北嶽是主水之地,山水相連,天地一家。水乃世間之恒物,滋潤山田,灌溉林草,積聚河湖。這裡的水所蘊藏的道法自然之思想及其對自然生命的尊重,讓恒山更成為一座挺立道家哲思的聖地。春夏秋冬,風物有情,心有銘記,恒山常在。

二、 恒山有恒形

恒山是形之奇崛。從形式因的角度分析,恒山有巍峨之形,恒山更有峻朗之貌。恒山看似是一座平常的山,也正是一座極不尋常的山。恒山之形,剛柔并濟,相合相生,往複看似遙遠,曆久終是不變。《道德經》第六十四章言之:“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台,起于累土。千裡之行,始于足下。” 林是木之聚,岩是山之台。隻要物在,形就在。隻要形在,自然就在。因為山之形勾勒山之物,山之物支撐山之形。緣于山之物形俱在,山之自然才能和盤托出。

恒山有恒形。山形中的綿續起伏,山體中的巍然屹立,演繹出的美感與崇高,讓人一方面肅然起敬,另一方面歎為觀止。《道德經》第八章言之:“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言不辯,辯言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聖人無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争。”恒形中的恒山是恒意凝聚之山,是恒者雲集的山,是恒敬自然景仰之山。

仁者樂恒山,仁智者更愛恒山,因為它是一座綿延持存的山,是一座銘記恒勁的山。它的形貌蘊意經常,體現長久,把握悠遠,内涵永恒。《道德經》第八章言之:“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在此,我們不僅看到了人類與自然和諧共生之故事的傳承,而且綿延地感受到北方有名山的經典魅力。與山同老,與天同吟,與地同歌。人世間盡管沒有任何一座山是不可逾越的,但關鍵是逾越山之形後人類能夠給山之心留下什麼?

三、 恒山有恒名

恒山是名之顯赫。從命名的角度看待,恒山有恒名,古已有之。《爾雅·釋山》:恒山為北嶽。《史記·夏本紀注》:恒山在定州恒陽縣。《風俗通》:北方恒山。恒者。常也。萬物伏藏于北方,有常也。恒山的價值,不在于峰巒疊嶂,也不在于奇秀秀突兀,而是其恒久常在、包容萬物的态勢。或者說恒山有恒物,恒山有恒景,恒山更有恒心。

《說文解字【卷十三】》言之恒:“常也。從心從舟,在二之間上下。心以舟施,恒也。”可見,由心、舟在天地之間上下往返會意。思念之心靠舟運轉,經久不衰,是恒的意思。知和曰常,知常曰明。恒在漢語的語義诠釋學是經常與恒心之意,引申出長久、持久的意思。恒的古字形寫作“亘”,本義為上弦月漸趨盈滿的樣子。寓意“二”和“月”,“二”代表天和地,月即月亮,合起來表示月亮懸于天地間已有億萬年的時間,月圓缺往複而寓永恒之意。月亮弦、望有常,故引申出長久、持久的意思;恒,通“亘”,指綿延,延續,其最早見于商代甲骨文。因為月圓月滿,所以山高山長。恒在動态的層面又引申為表示行為動作的經常性。

《小雅·天保》文:“如月之恒”。古籍《毛傳》解釋“如月之恒”中的“恒”為“弦”,鄭箋進一步解釋為“月上弦而就盈”。恒,訴說的是有心之月,表達的是持久不變。它賦予了“恒”長長久久之意,诠釋了天地之間持之以恒的意蘊。《道德經》第三章言之:“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随,恒也。”因為天有恒道,一脈相承,一以貫之,恒之名所成,才貴有恒山之謂。

四、 恒山有恒象

恒山是象之博大。從意境的層面探讨,恒山作為北方名山,矗立于山西省渾源縣。許多人知道恒山,但卻往往不知道渾源。渾源地界所成就恒山作為五嶽之一,是大觀之名山。有心之山,有神之山,有愛之山。一座懸空寺,就濃縮了儒釋道三家并存同在共生共融的典範。

人皆有象,物各有象。象由心生,心緣境存。恒山之象,意境深遠、博大厚重,蘊義精深。以無象托有象,以一象顯萬象,以變象言常象。象中之恒山,恒山之大象,更見底氣和内蘊深厚。

天地之道在此随緣地永恒流轉,自然哲思在此安甯地靜心澄悟。《道德經》第六十二章言之:“道者,萬物之奧也,善人之所寶,不善人之所保。”因此當我們說起北嶽恒山是一座有故事與有内涵的山,那是因為恒山是有法則蘊道義之山,是飽含曆史風蘊的需要經常踏訪之山。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更緣于我們的一生仰望與千古怅思,恒山更顯魅力無盡,吟歎人道損不足以奉有餘。

五、 恒山有恒思

恒山是思之精深。從哲思的内涵闡釋,恒山是哲思之山,是智性之山。人要像一座山一樣思考,人更要挺立如一座恒山一樣思考。作為道教聖地,恒山不僅僅是一座内涵豐厚的千年名山,而且還是一種順其自然之天地精神的象征。恒山之道,非常道也。恒山之道,無形無象,與山勢同在。恒山之道,幽深厚重,與山氣共呈。因應無窮的恒山之道,在無與有之間極富精神張力。《道德經》第四十九章言之:“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得善矣。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得信矣。聖人之在天下歙歙焉,為天下渾渾焉。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咳之。”它追随先生天地,繼生萬的宇宙格局,養育卻不占有,在上善若水之天地脈絡中貼近偉大而崇高的自然屬性。尊重自然,保護自然,順應自然,給予卻不自恃有功。

《道德經》第七十六章言之:“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彊。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疆者死之徒也,柔弱者生之徒也。是以兵彊者則不勝,木彊則共。故堅彊處下,柔弱處上。”以退為進、以柔弱勝剛強的道家哲學綿綿地引領周流不滞的恒山之道,源流深遠,思想博大,内蘊深刻,賦予恒山文化生命源源不斷的精神能量。《道德經》第七十三章言之:“天之道,不争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默然而善謀。天網恢恢,疏而不失。”恒山之道,靜立而無聲,眼觀而無形,體悟而無象,思接千載,有容乃大,奉獻天地而不索取一物,無欲則剛。

恒山之一靜一動,如天地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皆合于道。畢竟恒山是安放道的故地,也是收納道的空間,更是诠釋道的場所。《道德經》第二章言之:“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衆妙之門。”道義在此,名無淡然。恒山屹立,玄妙名門。

結 語

厚積薄發之中,恒山永遠在那裡,綿綿若存,用之不勤,以心靈之鏡鑒書寫自然生命生息繁衍之傳奇。走過路過看過,恒山長久在那裡,為學日益,為道日損,以包容萬物之勢接納天地之精華抒發俊逸人生之曠味。《道德經》第五十四章言之:“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乃餘。修之鄉,其德乃長。修之邦,其德乃豐。修之天下,其德乃溥。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吾奚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緬懷怅望北嶽,恒山之蘊義時常在那裡,養身養生養心,回憶生命的故事慎終如始,撷取天地之精華複歸其明。恒山的物形名象思,雄奇顯秀美,和清是靜雅。以北嶽光陰之回眸,留下五嶽時空之中輾轉不老的記憶,中華民族周流不滞之文化生命中不變的恒山精神。

周國文

北京林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來源: 中國山東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