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一個有趣的網絡金句,用優雅的古風說出來,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随便給大家舉幾個例子:
網絡金句:别睡了,起來嗨;如果用古風來說,就是: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遊。
網絡金句:也是醉了;如果用古風來說,就是:行邁靡靡,中心如醉。
網絡金句:重要的事說三遍;如果用古風來說,就是:一言難盡意,三令作五申。
這些都是古風文言文最簡單的用法。但有些網絡金句,卻需要用一整首詩來诠釋,比如本期小美要和大家說的這首流傳了2000多年的情詩,它對應的是哪個金句呢?大家先來看詩:
《詩經·鄭風·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甯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縱我不往,子甯不來?
挑兮達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讀完這首《詩經》中的經典,大家應該能想到,其實它翻譯過來就是很多人時常挂在嘴邊的:“我已長發及腰,你為何還不來娶?”“長發及腰”其實并不是說自己真的頭發有多長,而是指時間之久,從這個角度上來說,這首詩确實是這個意思。
全詩塑造了一個相思入骨的女主人公形象。或許在很多人眼裡,古人都是含蓄的,特别對愛情,女子應該是很低調的。但通過這首2000多年前的詩作,我們就能看出來,古代女子對愛情的直接一點也不輸給今人。
詩分為三小節,第一節由“青青子衿”起句。對于這一句中的“子衿”是什麼,很多人或許不太理解。其實所謂“衿”指的就是衣領,而“子”是對古代男子的稱呼,所以“子衿”指的就是女主人公心上人的衣領。
在先秦文學中,“青青”并不是指青綠色,而是指青黑色。由衣領起句,道出女主人公的悠悠相思。“縱我不往,子甯不嗣音”指的是:就算我沒去找過你,你就不知道給我傳信來嗎。詩中有埋怨,更有一片癡情。
第二節,“青青子佩”指的是黑色的佩帶,由此起興發出“我不去找你,你就不能來找我嗎”的感慨。最後一節,女主人公在城樓上張望 ,感歎一日不見就像三月那麼長。
第三節,這首詩寫得很有水平,語言上有濃濃的民歌風味,生動有趣。兩個起興的運用,也讓全詩很有意境。但有另一個問題,一直困擾着不少家長,這個問題就是:“子衿”真的不能當男娃的名字嗎?
用《詩經》中的詩句給孩子取名,是很多家長的做法。一般來說,大家都說女生用《詩經》,男孩起名用《楚辭》。這主要是因為《詩經》中的作品多數較柔美,而《楚辭》則寫得更為大氣。而想給男孩取名叫“子衿”的家長,很多就有三個顧慮:
首先,“子衿”是不是更适合女孩?顯然不是這樣,“子”在古代一般指的就是男孩,從這首詩來看指的也是男子,反而給女孩取這個名字有些不倫不類了。
其次,既然“子衿”的意思指的是衣領,給孩子取這個名字會不會有些兒太小氣了。《詩經》隻是用衣領起興,以此來指代心上人,這種寫作手法是很常見的,所以并不存在小不小氣的問題。
最後,這首詩中女主人公一直沒等來的男子,是否是個負心之人?從詩的大意來看,女主人公确實對對方心有埋怨,但是在怨中更多的是癡情,這種相思就是愛情中的一段插曲,從全詩來看并不能判斷男子的人品如何。事實上,“子”在古代多數時候都是形容品行美好的男生。而且後來曹操在《短歌行》一詩中,也用過這個句子,用“青青子衿”比喻賢才。所以家長不用有這個顧慮。
綜上,“子衿”用來做男娃的名字,沒什麼大問題。不過現在取類似的名字越來越多了,也就達不到新穎的效果了,這一點才是家長們該思考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