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半水龜來說,我們知道有的龜是比較偏陸栖的,像黃緣,黃額,鋸緣,這類半水龜都是可以以陸地飼養。但它們又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陸龜,像黃緣其實水性還是不錯的。有的偏水栖的半水龜,其實水性都很ok,像亞巨,安布,很多人都會用較深水飼養,但我們總是會有一些心理擔心,也不不敢使用較深水。
那對于水龜來說,就好像有點混亂了,有的人說這是深水龜,可以深水養,有的人就說這不是深水養,得淺水。你到直播間,也有不少主播互相矛盾。明明是同一種龜,有的人說到家可以深水養,有的人就說回家淺水過背養,不要放太深水。不過呢,我發現,你隻要反饋龜到家浮水,一般客服都會回複叫你用淺水養,并且補上一句:它是淺水龜!哈哈,有沒有這種經曆?
其實對于水龜而言,真的有明顯的深水龜淺水龜嗎?以小編個人觀點來說,我是認為水龜,就我們家庭飼養來說,沒什麼深水淺水的區别。都是可以深水,也都是可以淺水的。淺水,底線就是得高過背部,讓它背部有個完整的浸潤。不會産生水與空氣的溫差,也可以保證背甲完整生長。高呢?個人是覺得沒有什麼上限,但是如果我們作為愛好者的家庭飼養,高度你又能高到哪去呢?
以現在的商品房來說,房間總高有三米多就很不錯了,水深能布置到一米的龜友都極少。這個水量,你的承重就要考慮,尤其是我們很多人飼養在飄窗上,承重就更有限了。對于飼養容器也是一種考驗。所以我們所說的深水無非就是2-30厘米深占大多數,5-60厘米的都是比較少數的龜友了。這類水深,個人還是“固執己見”,水龜是可以适應的。
隻是,龜依然是爬行動物,所以你的曬台或者沉木類的歇腳處還是得有。并且加深水位,不是一回家,因為是水龜就直接丢進深水中,看到龜飄起來,最後挂掉了,就說:适應不了深水!
也對,确實适應不了,龜這種動物其實講究的還是一個适應問題。加深水位,很多龜友也都是建議需要有個過程,一段時間加深一點,直到達到你的目标水位。尤其是新到家的龜和苗子,起初用淺水是為了節省體力和适應環境,并不代表就不能再加水了。還得以實際情況來看了。
之所以大家現在開始要界定深水龜,淺水龜,其實和現在的直播商家不無關系。大家若是初入龜界,還不是很有經驗,就會容易被誤導。商家總是說這是深水龜,深水可以養;那是淺水龜,得淺水養。搞得你也是雲裡霧裡的,懵懵懂懂的。然而你仔細點也會發現,各個商家的說法都有矛盾。有時候他們也是為了迎合你的需求,更好地銷售,也是為了你飼養的存活率,少點售後的麻煩,所以各種商業因素在裡面。
而我們常說的看腳蹼辨别深水龜,淺水龜,其實也算是一種方式吧。腳蹼大的龜确實可以說明水性好些,可能也僅限于它的泳技吧。平日裡觀察也會發現,腳蹼大的龜種,普遍待水裡的時間更長,但這也不絕對。所以僅憑借着腳蹼就斷定深淺水,或許對于大自然适用,對于我們愛好飼養,并不能說明什麼。
個人還是覺得,我們就不要随意再限制自己了,非得搞個深水龜淺水龜的界限。你想淺水就淺水,想深水也可以深水,操作飼養得當都是可行的。關鍵是給龜一個适應的過程。所以也不要再擔心什麼:草龜能不能深水養?麝香深水養需要多深才可以?之類的問題,還是太教條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