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雪、下雨
過年,酷暑
都會生孩子
孩子生下來就沒母乳,用不用直接喂母乳。很多的老人比較相信:第一口奶,要讓孩子吃到母乳,才好帶、才會平安。
在婦幼保健院的小秀秀,第一天沒有吃母乳,就沒給孩子吃母乳,而是直接喂奶粉。
這樣是可以的,非常合情合理。
合情的是:寶媽剛生完孩子,身體虛弱,應該等待寶媽身體康複一兩天之後,再給孩子喂母乳。
合理的是:餓了就給孩子喝牛奶,就像大人吃飯一樣,萬一手忙腳亂,孩子餓得厲害,就要把奶粉備好。
剛從産房抱出來的新生兒,以及寶媽需要一系列護理的事情,都湊在一塊,事情就變得忙碌起來。
建議:先解決重要的事情,就是先把孩子喂飽,直接喂奶粉。餓了的孩子,說明媽媽也沒有很好的營養,或者是待産時間過長,大家都比較虛弱。更何況,母乳就更不用多談了。(喜歡的朋友,記得點點關注哦。)
新生兒喝奶粉的量,2個小時喂一次,一罐奶粉差不多1周時間,吃得幹幹淨淨,甚至一個月要用5桶以上,能吃的寶寶需要這個量。
要是有母乳的話,有一些長輩就覺得能省錢多了。多省幾罐奶粉錢,也就是實實在在的,每個月能省500塊以上。
當然在産房裡,也會有婆婆吐槽:别人母乳怎麼那麼多?自家媳婦怎麼沒奶?
于是就免不了讓媳婦感覺到一絲絲的不舒服。但其實有一些婆婆是為了孩子着想,畢竟吃母乳比吃牛奶強十倍都不止,前提是有沒有母乳的問題,不能強求。
在很急的情況下,建議友友們這樣去做:
首先,先喂飽孩子,不能一味地去追求母乳。
先讓孩子喝牛奶,等孩子飽了之後,再給寶媽補充營養,盡快地讓寶媽多走動走動,恢複傷口。
其次,能出院的,早一點出院,别耽擱,一般住上4-5天就行,多待一天,也是臨時性的喂養,不利于孩子适應外部環境。
最後,寶媽喝雞湯、木瓜湯,不能過于油膩。如果喝了很多的湯,也沒有什麼奶,也不用着急,先慢慢恢複身體,這才是最主要的。
該喝奶,就要孩子喝奶;有空閑時間時,就給孩子喂母乳,交替進行,兩種喂養方式都不省,才是最好的,前2個月,最快能長6-8斤。
在新生兒剛到來這個世界上的時候,育兒觀念盡量不要有所分歧,不然孩子挨餓,大人受傷,家裡人都要圍着孩子轉來轉去。
總而言之一句話:順其自然。(喜歡的朋友,記得點點關注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