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西周分封制的地域差異

西周分封制的地域差異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9-29 08:12:37

導語:西周是一個活在詩經中,在尋常春秋裡訴說自己故事的時代。在接近六百多年的西周曆史中所發生的事情,到了今天都成為了我們神話故事的一個素材。不過即使這段曆史之中有太多的難以考證的事,但是可以明确的是西周,是奴隸制社會向封建社會的過渡時期,也可以說是中原文明形成的初步階段。從周文王建立西周,到後來的各部統一,再到西周能維系幾百年的存在,分封制度在西周扮演了重要角色,西周對整體的維系離不開分封制,不過分封制在一定程度上也加速了西周的滅亡。

辯證唯物主義的出現,人類對物質世界的發展規律有了更科學的解釋。立足辯證唯物主義的思維形式,探讨西周分封制的使得我們能對于西周分封制有一個更好的了解。辯證唯物主義的出現使得我們多了一把了解西周的鑰匙,多了一份對分封制的深入了解。中原大地上統一多民族的國家的行成同樣是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而西周分封制可以說是在這個行程過程中的一個源頭。

一、哲學與西周分封制

1、哲學與曆史

辯證唯物主義,是在長期對曆史與現實探究中成長起來的一門哲學,其基礎是基于三個部分,通俗易懂的說就是用批判客觀的看待事物,在批判看待事情的過程中發現事物發展的規律。曆史學與哲學作為人類曆史上最古老的兩門學科,雖然都是獨立的學科,但兩者之間有着密不可分的關系。可以說兩者在相互影響之中不斷發展,哲學在宏觀角度為曆史車輪的發展修正方向,而曆史的進程給與裡哲學發展不斷的提供實際例子。哲學從較高的世界觀層面影響着曆史學的發展,而曆史學的發展又為哲學提供了曆史依據。

西周分封制的地域差異(西周分封制開啟中原大一統局面的進程)1

辯證唯物主義漢譯版

哲學與曆史的關系就像鏡子的兩面,兩者在不斷的的相互借鑒與修正。哲學的作用不用多說,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一個辨别事物的方法,上升到一定高度這邊是哲學,所以哲學看起來像空中的閣樓,離我們的生活距離遙遠,但其實他在以一種悄無聲息的方式指導着我們生活,對于哲學"蓦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西周分封制的地域差異(西周分封制開啟中原大一統局面的進程)2

辯證唯物主義的奠基人黑格爾

曆史學是記載人類活動的一門學科,從我們的祖先開始在石頭或者其他可以鑿刻的物品上記錄事情開始,就表明了人類試圖對已經發生的過往進行探究的。随着時間的發展,幾千年的古代文明史,加上幾萬年的上古文明史,以及今天所發生的的每一件事情都成為了曆史學研究的一部分,對于曆史學探究的目的正如蘇轼說:"悟已往之不谏,知來世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史學研究中,講究立足在新的角度來看待曆史過程中的事件、評價曆史人物,運用辯證唯物主義的方法審視曆史事件是将哲學的方法與曆史學的方法相結合。對于西周分封制建立的影響是就需要将哲學觀與曆史觀的相互結合,其中可以發現哲學體系下西周分封制的影響。

2、西周分封制

"周車三百五十乘,陳于牧野。帝辛從。武王使尚父與伯夫緻師。王既誓,以虎贲、戎車馳商師,商師大敗。商辛奔内,登于廪台之上,屏遮而自燔于火。"這段曆史資料是對于西周建立的描寫,同時也是對武王伐纣的正義之舉的一種稱述。周朝原本僅僅是商朝的一個小封國,商君在表示自己是神靈委派而來的君王,做出了諸多努力,以至于到後來商纣王暴政,百姓依舊不敢反抗,武王,以及周朝的反抗大旗很大程度上打擊了這種君權神受的概念,從而崛起的是一種天下有德者居之的觀念。牧野之戰勝利後,據"夏商周斷代工程"斷定武王克商在公元前1046年,這一年武王攻克殷都,纣三鹿台自焚,商朝滅亡,周朝始建。

西周分封制的地域差異(西周分封制開啟中原大一統局面的進程)3

武王伐纣

國家的建立并非隻是戰争那麼簡單,縱觀曆史,任何一個王朝建立的,在最初的時候都要對于統治的基礎進行奠定,穩定政句。這些舉措包括了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方方面面,秦始皇的"書同文,車同軌,焚書坑儒",漢高祖時期的"誅殺功臣",再到唐太宗"貞觀之治"等這些,都是為了維系證權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而在西周時期維系政局穩定的措施肯定不少,但是最值得一提,或者說影響最大的還是分封制。商周交替之間尤社會動蕩十分劇烈,所以西周在建立起以西周貴族為統治階級的統治秩序後承襲夏、商之分封,卻不似夏、商個别之分封,而是進行了大規模的分封。

西周分封制的地域差異(西周分封制開啟中原大一統局面的進程)4

周文王畫像

在關于先秦時期的資料研究中,就有《左傳》所記載的,在僖公二十四年:"昔周公吊二叔之不鹹,故封建親戚以藩屏周。管、蔡、郦、霍、魯、衛、毛、聃、郜、雍、曹、滕畢、原、酆、郇,文之昭也。邗、晉、應、韓,武之穆也。凡、蔣、邢、茅、胙、祭,周公之胤也。"這段曆史記載是先秦時期史書中所記載的,其中光記錄的西周封國就有三十多個,這也是過了幾百年後古人對西周的研究,在這段時間中必定還有許多的封國被兼并,消失。另一方面自從西周分封制的确立以來,不僅影響了當時的西周及周邊鄰國,而且也對以後的中原曆史的發展産生了較為深遠的影響。

二、辯證唯物主義下的天子與封國

1、整體與部分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在辯證唯物下,是幾乎不可能實現的,畢竟一切事物都不是單獨孤立的存在,事物在存在與發展的過程中必定要和周圍事物産生聯系,并且發生一定影響這是唯物辯證法的觀點之一。在哲學的世界中,或者說在唯物辯證法裡,整體與部分是一雙範疇,兩者亦是辯證統一的。整體和部分的關系中,居于主導地位,控制全局的是整體,沒有整體也不會存在所謂部分,整體是部分存在的前提,部分的存在離不開整體。且整體的構成離不開部分,衆多的部分組成整體,在一定程度上,部分影響着整體的發展,對于整體來說,部分是基礎,關鍵的部分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對整體起決定作用。這段叙述看似複雜,其實揭示了一個簡單地道理,整體與部分之間是不可分割的。

西周分封制的地域差異(西周分封制開啟中原大一統局面的進程)5

西周分封制等級

對于西周而言,分封制的實行是對于力量的一次大更換,或者說力量的一次大清洗,清洗的結果就是西周姬姓同族的力量得到了壯大了、同時姬姓貴族的統治地位得以穩定。西周分封制的出現帶來了一種相對的關系,這種關系表現在周天子與各個封國之間的關系。研究漢朝之前的曆史,司馬遷的《史記》便是一個最好的研究資料。《史記》記載:"封商纣子祿父殷之餘民…封諸侯,班賜宗彜,作分殷之器物。武王追思先聖王,乃褒封神農之後于焦,黃帝之後于祝,帝堯之後于薊,帝舜之後于陳,大禹之後于杞。于是封功臣謀士,而師尚夫為首封。封尚父于營丘,日齊。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日魯。封召公熱于燕。封弟叔鮮于管,弟叔度于蔡。馀各以次受封"

西周分封制的地域差異(西周分封制開啟中原大一統局面的進程)6

西周各諸侯國封地圖

周天子與各地封王之間的關系也正是一種整體與局部的關系,周武王英年早逝,在伐纣成功之後就去世了是,不過在他短期的執政生涯中,展開了對各地的分封。周武王的分封主要有三類對象,第一類在他之前的部落首領的後代,比如說,黃帝軒轅氏的後人,還有炎帝神農氏的後人;第二類是宗族子弟;第三類是各地部族也就是諸侯以及有功之臣,比如說姜子牙。周天子是個封地以及整個國家的主人,他代表的是一個整體;而諸侯國,個封地之間是周朝組成的一個部分,這便是整體。周天子與各封國在整體與部分的統一下組成了周朝這個龐然大物,也成為了後來秦朝形成大一統國家的雛形。

2、西周分封制的優越性

提及西周很多人腦海中特定出現的名字都聯想到的是"夏商周",其實從體制而言将這三個政體放在一起,正是奴隸制社會到封建社會演變的過渡時期。在夏啟之前的原始社會主要政治制度是禅讓制,啟在自己部落首領生涯要結束時,将他的位置傳給了自己的兒子,自此王位世襲制打破了"公天下"局面,開啟了家天下模式,這是奴隸制社會下的一種進步。到了殷商,雖然商朝也實行分封制,但是這種分封制是自己的封國有自己特有的權利,就類似于一個獨立存在的國家,各封國的關系也是簡單的"友邦"關系。并且這些"友邦"之間為了各自利益或相互結盟或相互攻伐,内亂不止。

西周分封制的地域差異(西周分封制開啟中原大一統局面的進程)7

逐鹿之戰形勢圖

周朝的分封制改變了這種情況,确立了周天子和他所統治的諸侯在内封國間的關系,這是一種君王與臣子之間的關系。這裡封國構成整體的"部分"。西周這個"整體"的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離不開各個諸侯國的發展,如諸侯需要繳納貢賦給天子,并為天子提供軍隊,鎮守疆土,反映了辯證唯物主義的部分構成整體,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制約整體。《荀子·儒效篇》記載"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國,姬姓獨居五十三人,而天下不稱偏焉" 西周對諸侯王分封大多以自己同姓子弟,仔細的思考下來,對于那樣一個禮樂尚存的年代,宗族血親是維系國家的一大特點,比起異姓諸侯而言,同姓諸侯有着更高的可信度。更加有利于整體對局部的把控。異姓諸侯王來說,他們被封在富饒地區和戰略要地監管着周邊地區和異姓諸侯國。通過分封更加擴大了姬姓同族的領地、人口、财富,壯大了本族的勢力。"其懷柔天下也,猶懼有外悔,捍禦侮者,莫如親親,故以親屏周"血緣分封是穩定西周社會秩序的重要武器。

西周分封制的地域差異(西周分封制開啟中原大一統局面的進程)8

西周有關的電視劇

以周天子為中心的整體有對于各部進行着統帥,西周時期,周天子是至高無上的君王,他給諸侯國劃分封地,人口,同時又規定了各諸侯必須履行的義務。這是整體對部分的要求,更是整體為了維系自己存在所要求的一種規定。在西周的分封制中,各諸侯要承擔保衛周天子的責任,為此他可以擁有自己的軍隊,以及政治結構,但是這種規模周天子的限制。受封的"部分"即諸侯在政治上需要定期向天子朝見述職,經濟上要繳納貢賦,軍事上需承擔鎮守疆土、軍隊随天子調遣的義務,維系着"禮樂征伐自天子出"。

三、西周分封制中的意識形态

辯證唯物主義是馬克思哲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中客觀的物質與意識同樣是相互聯系辯證統一的。物質對意識起決定作用意識對于物質也具有反作用。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作用是相互的。好的意識帶來好的發展,而與之對應的錯誤的意識必然也有着相應的失敗後果,在遠方等待着。西周實行的分封制與宗法制互為表裡、相互配合,兩者适應并推動了當時生産力的發展。建立在井田制經濟基礎上的分封制和宗法制維護和推動了嫡長子繼承制,分封制、宗法制、嫡長子繼承制在此都是"物質"層面。西周社會裡嫡長子繼承制并非隻是貴族階層,而是整個社會的一種普遍現象。西周的禮樂治國也是在這樣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所以對于西周社會而言,物質層面與意識形态之間的影響都是相互的。

西周分封制的地域差異(西周分封制開啟中原大一統局面的進程)9

《史記》封面

西周的"物質層面"推動了周禮的形成及發展,周禮從哲學角度來看是上層建築,屬于唯物論的意識領域,适應了當時的客觀實際發展,屬于正确的意識。周禮的出現為西周統治全國奠定了一定的基礎。《禮記·曲禮上》說"道德仁義,非禮不成;教訓正俗,非禮不備;分争辨訟非禮不決;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禮不定;宦字事師,非禮不親;班朝治軍,莅官行法,非禮威嚴不行;禱祠祭祀,供給鬼神,非禮不誠不莊"。

在西周的禮樂制度中"禮"是一個被上升到與國家治理同等重要的事情,它如同當今的法律一樣是人們行為規範的準則,是維持西周統一穩定的在分封制基礎上演變出來的一種東西。從曆史發展來看,它也确實起到了這樣的作用。中原古代政治法律、軍事等都受到周"禮"的調節與規範,西周時期的禮制在幾千年的傳承中潛移默化地影響并滲透到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

四、量變到質變下的分封制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唯物辯證法中,對于質變與量變關系的一個探究。一切事物的變化和發展是一個質的變化與量的變化的統一的進程。不經過量變而直接達成質變是不科學的,量變是質變的基礎;質變是量變帶來的最終結果,量變過程的積累必然會引起後續的質變。量變是質變的前提,質變是量變的結果

西周分封制的地域差異(西周分封制開啟中原大一統局面的進程)10

西周禮制

中華大地上,之所以到了後來能夠形成秦國,強漢,盛唐這樣大一統的國家格局,他并非一朝一日就能形成的,他也是古人了從量變和到質變的辯證發展過程中積累的結果。古代中原,經過數多次量變過程,最終形成了在周王朝之前是以"華夏"為主體,在秦之後開始逐漸形成了以漢族為主流的多民族國家,這種演變到了今天是以民族團結為主體。西周分封制的是在拉開民族大一統,國家大一統的序幕,他是這個演變過程中的量變。西周随着地域的擴大很多地方難以控制,邊陲之地更是鞭長莫及,當時西周不僅有中原地區之殷遺民,更有四方虎視眈眈的戎狄蠻夷,國家危機時時刻刻都存在,影響着周朝統治的穩定。

西周分封制的地域差異(西周分封制開啟中原大一統局面的進程)11

西周出土青銅器上面的刻文

不過也因為接壤多個民族的原因,再加之後來各方的碰撞與交流,邊疆諸侯國在長期的與少數民族接觸磨合過程中将西周較先進的文化傳遞到邊緣少數民族,同吋周王朝也吸收了邊疆各民族的文化,共同熔鑄了華夏文化這是量化積累的過程。這是有了這樣的積累到了秦朝時形成了以華夏民族為主體的統一帝國,再到後來以漢人為主體的國家。西周分封制的實行為中原這樣的"質變"積累了"量變",加速了各族的融合過程。在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初步形成後,各族之間并沒有停止政治、經濟、文化的交流,而是相互學習、融合,在"質變"的基礎上又開始了新一輪的"量變"積累。

結束語:周朝能夠統一各部,并且在征服商朝,可以說是分封制度的優勢體現,周朝的分封制度雖然與商朝相同,但是兩者有着極大的差别,宗法制與分封制的結合,使得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西周表現出來了自己制度上的優勢。另一方面西周的分封制對西周及後世産生了深遠地影響,可以肯定的是在西周一段特定的時間裡,分封制是十分具有優勢的,而且這段時間持續了幾百年,是西周安定的政治基石。曆史的發展同時也是物質發展的過程,西周分封制為以後諸朝提供了社會制度的基礎,辯證的看待這個問題,可以發現分封制撞開了中原大一統的道路這是源頭,後世對其不斷的發展創造了屬于中華文明的輝煌。在辯證唯物主義視野下來看西局分封制的作用,可以讓我們更好的理解西周分封制在當時與現在的影響。不過就算分封制在當時在好,最終也不過是曆史中的一個記錄罷了。"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參考文獻:

黃懷信.逸周書校補注譯

左丘明.左傳瓯

史記.北京:中華書局

殷周制度論

楊伯峻,論語

王夢鷗,王雲五.禮記今注今譯

朱鳳瀚.商周家族形态研究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