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的憂傷有很多種,比如不能再像以前一樣大快朵頤,愛吃的紅燒肉、喜愛的甜點都被一再提醒不能吃;比如大家說好一起減肥,為什麼他全身都瘦了,而自己的肥肚子始終不見小?
更郁悶的是,明明經常運動揮汗如雨,明明運動量都差不多,體重比别人輕,但看起來卻更胖——這是為什麼?
問:一樣的身高,體重比别人輕,為什麼我看起來更胖?
答:因為隻看體重意義不大,體脂率才是重點。
體脂率=(脂肪含量/體重)×100%。相同重量下,脂肪的體積是肌肉的三倍,所以兩個身高體重相同的人,體脂率越低,越顯瘦。減肥,降低體脂率才是重點。
問:減肥有沒有什麼捷徑?
答:減脂沒有捷徑,方法不是關鍵,熱量差才是關鍵。
在減脂過程中,保證每天的運動消耗量 >(食物攝入量 - 基礎代謝),吃什麼都是自己的事。并沒有什麼絕對不能吃的東西,比如炸雞、比如巧克力,隻要控制好攝入量。
隻不過,1塊炸雞的熱量趕上了1個大紅薯,很多人更傾向于吃紅薯,而不是滿足一時嘴瘾卻餓着肚子。況且,好吃的東西隻吃幾口太難控制,一不小心就容易暴食。權衡之下,人們更傾向于吃紅薯而已。
問:同時健身,為什麼别人都瘦了,為啥我的大肚腩還在?
答:因為脂肪分布不同,健身側重點不同。
同等身高、體重、體脂率的兩個人,脂肪分布的不同決定了身材類型的不同。一個脂肪集中在腰腹部,和脂肪均勻分布的人,身材觀感完全不同。提前了解自己的脂肪分布情況,有針對性加強局部訓練,能更好實現瘦身效果。
問:節食可以瘦下來?
答:節食可以瘦一時,但是離易瘦體質越來越遠,反而易反彈。
基礎代謝表達了一個人一天内基本生理活動需要消耗的最低熱量。如果長期攝入食物的熱量低于該值,身體會啟動防衛機制,開始消耗肌肉,反而讓體脂率上升,基礎代謝率下降,對身體健康不利。減肥期間,應保證每天的運動消耗量 >(食物攝入量 - 基礎代謝)。
問:減肥不吃肉,更容易瘦?
答:減肥并不是不能吃肉,而是要選對肉類食物,肉中富含蛋白質,可以給身體補充氨基酸,避免肌肉的流失。
減肥期間,可以選擇海魚、雞胸肉、蟹肉、蝦肉、生蚝等食物,每天補充100g左右的肉類食物,同時搭配蔬菜、碳水主食、奶制品、豆制品,做到均衡飲食,這樣可以保持身體高代謝水平。身體基礎代謝提升,更容易養成易瘦體質。
問:怎麼吃都不胖,可以放開吃嗎?
答:看不見的胖更危險——内髒脂肪了解一下
體重正常、身材勻稱,卻有可能是隐性肥胖——内髒脂肪堆積過多。與皮下脂肪不同,内髒脂肪隐藏更深,主要位于腹腔内髒周圍,肉眼難以察覺,一旦囤積過多,會給器官帶來健康威脅。比如攝入糖分過多、辦公久坐,患脂肪肝的風險更大。
問:習慣吃中餐,哪些菜屬于高熱量的菜,有沒有簡便的方法?
答:其實隻要好好調整中餐的飲食結構,就很難胖。推薦一份全國常見中餐菜譜,日常生活注意注意哪些是常吃的、少吃的和盡量不吃的,減肥不是難事。
如何吃中餐
涼菜類
可以經常吃的:涼拌手撕茄子、涼拌黑木耳、涼拌菠菜粉絲、黃瓜拌涼粉、酸辣拍黃瓜、椒麻牛肉
偶爾吃的:口水雞
炒菜類
可以經常吃的:蒜瓣菜心、西紅柿炒雞蛋、尖椒炒豬肝、酸辣大白菜、黑椒牛柳、蚝油生菜、白菜粉條、肉末炒芹菜、清炒小青菜
偶爾吃的:宮保雞丁、蔥爆羊肉、醬炒鱿魚
盡量不吃的:魚香肉絲、幹鍋千葉豆腐、油焖茄子、幹煸豆角、新疆大盤雞、辣子雞丁、菠蘿咕噜肉、水煮肉片、麻婆豆腐、鍋包肉、糖醋排骨
主食類
可以經常吃的:紅薯、玉米、粗糧飯
偶爾吃的:米飯
盡量不吃的:各類蓋澆飯、各類炒餅、各類酥餅、炒面、炒粉、餃子
特色小吃
可以經常吃的:瘦肉白吉馍、鴨血粉絲湯、鹵水毛豆、麻辣燙、牛雜面、關東煮(不喝湯)
偶爾吃的:酸辣粉、絕味鴨脖、水爆肚、雞絲涼面
盡量不吃的:街邊烤冷面、炸串兒、臭豆腐、薯條、鐵闆燒、炸洋蔥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