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5月20日,神舟發布了旗下戰神TX9/TX8系列遊戲本的新旗艦,戰神TX9/TX8系列均搭載了第十代英特爾酷睿桌面級處理器以及RTX顯卡,硬件性能非常強勁,今天我們就來聊一款TX9系列的主力機型——神舟戰神TX9-CU5DK。
神舟戰神TX9-CU5DK
神舟戰神TX9-CU5DK的具體配置如下:
CPU:英特爾酷睿i5-10400 顯卡:英偉達GTX GeForce RTX 2070 8GB(115W) 内存:16GB DDR4 2666MHz 硬盤:256GB PCIe NVMe SSD 1TB HDD 屏幕:16.1英寸 144Hz 72%NTSC色域 IPS
01 桌面級處理器 性能釋放強勁
神舟戰神TX9-CU5DK的最大特點就是搭載了一顆第十代英特爾酷睿桌面級處理器,具體型号是酷睿i5-10400,這是一顆6核心12線程的處理器,基于Comet Lake架構、14nm工藝,基礎頻率2.9GHz,單核最大睿頻4.3GHz,12MB三級緩存,集成UHD 630核顯,TDP 65W。
酷睿i5-10400檢測信息
無論是相比移動标壓處理器(35W-45W)還是低壓處理器(15W),桌面級處理器都擁有絕對的優勢,這是因為桌面級處理器有着更高的功耗(≥65W),而性能往往與功耗成正比。也就是說,功耗越高,性能也就越強,當然這種正比關系僅限于讨論同一代處理器,跨代比較不在此列。
我們通過Cinebench R15進行測試,酷睿i5-10400的單核分數為187cb,多核分數為1317cb,我們将同為6核心12線程的酷睿i7-10750H、酷睿i7-9750H以及酷睿i7-10710U加入對比,以比較桌面級處理器和移動标壓/低壓處理器之間的性能差距。
Cinebench R15分數對比
可以看到,酷睿i5-10400在多核性能方面的優勢非常明顯,盡管同為6核心12線程,但是酷睿i5-10400憑借更高的功耗以及頻率均領先于其他處理器,單核方面酷睿i5-10400和酷睿i7-9750H基本持平,領先酷睿i7-10710U,落後酷睿i7-10750H。
在進行更為嚴苛的50輪Cinebench R15多核負載測試之前,我們有必要先來研究一下神舟戰神TX9-CU5DK對處理器的功耗限制問題。一般在輕薄本中對處理器的PL1、PL2功耗(長時、短時睿頻功耗)會有比較大的限制,這是因為輕薄本的散熱空間比較有限,無法承受處理器持續負載後的高溫,而遊戲本的限制相對比較少,尤其是像神舟戰神TX9-CU5DK這樣散熱空間充足的“巨無霸”。
安靜模式(左側紅色方框内為PL1、PL2功耗)
省電模式(左側紅色方框内為PL1、PL2功耗)
娛樂模式(左側紅色方框内為PL1、PL2功耗)
性能模式(左側紅色方框内為PL1、PL2功耗)
我們通過HWiNFO來查看處理器的PL1、PL2功耗,神舟戰神TX9-CU5DK在Control Center中預設了安靜、省電、娛樂、性能四種電源模式,每種模式下的PL、PL2功耗如下所示:
安靜:PL1 20W;PL2 40W 省電:PL1 65W;PL2 65W 娛樂:PL1 65W;PL2 120W 性能:PL1 80W;PL2 150W
可以看到,在性能模式下處理器的PL1、PL2功耗最高,也就是說,在性能模式下可以最大限度地釋放處理器的性能,建議遊戲玩家可以将電源模式長期設定在性能模式,我們在測試部分均基于該模式下。
接下來我們對處理器進行更為嚴苛的50輪Cinebench R15多核負載測試以檢測處理器的持續負載能力。如前所述,一般在這個項目中,移動标壓/低壓處理器因為限制了處理器的PL1、PL2功耗,以至于處理器的性能在長時間負載之後明顯下降,神舟戰神TX9-CU5DK在性能模式下完全解鎖了對處理器的功耗限制,因此理論上會有比較好的性能釋放。
50輪Cinebench R15多核負載測試
可以看到,50輪測試中最大值為1327.89,最小值為1264.94,反映整體趨勢的中位數為1306.655,在我們的數據庫中,1306.655的中位數足以領先所有移動标壓/低壓處理器了。
02 滿血版RTX 2070 SSD HDD雙硬盤
其他硬件方面,神舟戰神TX9-CU5DK搭載了一顆NVIDIA GeForce RTX 2070顯卡,通過Furmark負載測試可以看出這是一顆115W的“滿血版”RTX 2070,其基于12nm工藝、TU106核心,支持RTX實時光線追蹤以及DLSS深度學習超采樣技術。
RTX 2070檢測信息
我們通過《古墓麗影:暗影》《刺客信條:奧德賽》《孤島危機:新曙光》《地鐵:逃離》四款遊戲來測試顯卡性能,四款遊戲全部在1080P分辨率、高畫質下進行。
《古墓麗影:暗影》高畫質平均98幀
《刺客信條:奧德賽》高畫質平均73幀
《孤島危機:新曙光》高畫質平均92幀
《地鐵:逃離》高畫質平均63幀
可以看到,《古墓麗影:暗影》的平均幀數為98幀,《刺客信條:奧德賽》為73幀,《孤島危機:新曙光》為92幀,《地鐵:逃離》為63幀。從測試結果來看,除了對硬件要求屬于“變态級”的地鐵為63幀以外,其餘三款遊戲全部在70幀以上,古墓麗影甚至接近100幀,流暢運行完全不是問題。
SSD檢測信息
SSD跑分
存儲方面,神舟戰神TX9-CU5DK搭載了16GB DDR4 2666MHz雙通道内存,最大支持64GB。硬盤為SSD HDD的組合,SSD為256GB PCIe NVMe SSD(PCIe 3.0×4),HDD為1TB。此外,筆記本還預留了一個支持PCIe通道的M.2插槽,進一步滿足玩家的擴容需求。
03 16.1英寸 144Hz 72%NTSC 視覺沖擊力更強
神舟戰神TX9-CU5DK采用了一塊16.1英寸的FHD IPS窄邊框霧面屏幕,刷新率為144Hz,具備72%NTSC色域,屏幕直觀的視覺沖擊力非常強,更大的屏幕并沒有增加筆記本的體積,神舟戰神TX9-CU5DK看起來和15.6英寸的遊戲本并無二緻,這也是窄邊框帶來的好處之一。
16.1英寸FHD IPS屏幕
經檢測,屏幕來自群創,型号是N161HCA-GA1,我們使用Spyder5 Elite進行測試,屏幕覆蓋了91%的sRGB、65%的NTSC色域,最高亮度為298.3 cd/㎡,△E為0.94,屏幕色域、色準的表現都屬上乘(PS:91% sRGB屬于測試誤差範圍内)。
色域
色準
亮度
04 金屬A面 镂空烈焰燈帶
熟悉神舟的玩家都知道,戰神系列一直有使用藍天公模的傳統,TX9-CU5DK也不例外,其采用的模具型号是藍天N960SF1,這款模具支持第十代英特爾酷睿處理器、RTX 2070顯卡以及16.1英寸144Hz屏幕。
金屬A面
A面镂空烈焰燈帶
外觀上,筆記本的A面為金屬,左右兩側各有兩處采用了非常微小的圓形镂空開孔,開機後會從中發出紅光。整機的重量在2.7kg左右,厚度在30mm左右,對于一款以性能見長的遊戲本來說,在重量和厚度上做出一些讓步是在所難免的。
左側接口
右側接口
筆記本在接口上的配置也非常強大,機身左右兩側一共有2個USB 3.2接口,1個USB 2.0接口、一個Type-C接口、三個視頻輸出接口(1×HDMI、2×Mini DP),還包括一個SD卡插槽、一個RJ-45網口以及兩個3.5mm音頻接口。
05 雙風扇6銅管 規格驚人
神舟戰神TX9-CU5DK采用了雙風扇6銅管的散熱模組,CPU覆蓋兩條熱管,GPU覆蓋5條,其中一條為CPU、GPU共用。我們拆開後蓋後發現,風扇以及銅管的厚度都相當驚人,這也是出于桌面級處理器以及RTX 2070顯卡的功耗所為。
内部結構
雙烤測試
我們通過雙烤測試(AIDA64 FPU FurMark 0X MSAA)來檢驗筆記本的散熱能力,30分鐘後,處理器頻率為3.81GHz,溫度為98℃,功耗為65W,顯卡頻率為1035MHz,溫度為91℃,功耗約為109W。處理器功耗全程不低于65W,顯卡功耗略低于115W,此時鍵盤區域在體感溫度上比較燙手。
另外神舟戰神TX9-CU5DK還支持Fn 1開啟一鍵強冷,開啟後風扇會全速運轉,進一步提高散熱效率。
06 “上船”吧,後浪!
總的來說,神舟戰神TX9-CU5DK是一款實打實的性能級選手,其搭載了65W的第十代英特爾酷睿桌面級處理器i5-10400、115W滿血版的RTX 2070,遊戲性能自然不在話下,而雙風扇6銅管的散熱模組則充分保障了處理器和顯卡在持續高負載下的穩定狀态,這從雙烤期間兩者的功耗表現就能看出。
此外,神舟戰神TX9-CU5DK在屏幕上的表現同樣可圈可點,16.1英寸窄邊框、144Hz刷新率、72%NTSC色域,這些都讓屏幕具備了玩家所需要的一切:大屏幕、高刷新率、高色域,視覺體驗想不爽都難。
這麼多年來,神舟一直保持了性價比最大化的傳統,即使是性能級的高端遊戲本,價格在同配置中不是最低也是第二低的,所以對于那些既追求性能又看重價格的朋友來說,“上船”是最好的選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