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脹的原因
1
吃了太多的産氣食物
烤紅薯焦甜冒油的甜蜜備受大家的喜愛,可大家卻不知紅薯作為澱粉類食物,吃多了會滞氣,如果是氣虛的人,就更容易産生腹脹的感覺。
除了紅薯,這些食物食用過量也會讓你變得一肚子氣:豆類、栗子、土豆、芋頭、南瓜、大棗、過鹹的食物、西藍花、卷心菜、油膩的食物等。
避免肚脹的食用方法:比如,豆類可以打成豆漿,特别是把豆子泡上1天,(中途記得換水)讓豆子有些微微發芽,這樣打出來的豆漿就不容易脹氣。或者是吃豆腐,豆腐腦,脹氣的感覺減輕很多。
2
吃得太多太快(吞入空氣又積食)
快節奏的生活讓人們吃飯也像“打仗”一樣,但狼吞虎咽不僅影響營養吸收,唏哩呼噜吞入的空氣也多,而吃完東西又坐着不動,易緻使氣體一直悶在肚裡。
吃得快,大腦還沒來得接收到吃飽的信号,就已經吃多了。本身脾胃不好的人,脾胃的運化能力有限,如果吃了12分飽的食物,自然是負擔加重,無力運化,食積在這裡,便脹氣了。
注意這些飲食習慣,以免自己氣鼓鼓哦:
1、細嚼慢咽,七八分飽:細吃慢咽,這幾天嘗試之後胃真的很舒服。之前沒有意識,吃的粗速,吞入空氣漲肚不說,飯後還很容易餓。
當唾液包裹着食物,徐徐咽下,吸收的好了,真的變成有益的氣血,而不是讓人昏睡的垃圾。
2、戒掉生冷:脹氣的人,脾胃多虛寒,脾陽不足,沒有辦法推動氣往下走,便會脹在身體裡。如果再吃涼飲冷,虛寒更甚,就會更加脹氣。
3、避免碳酸飲料:有些人認為喝汽水能助人打嗝,打嗝雖能令人感覺舒服,但大部分的氣仍在腸内。嗝~~~
3
(心裡)壓力太大,(腹腔)壓力就大
情志養脾,是人們很容易忽視的一部分,中醫認為思傷脾,過度的思慮對脾會有傷害。
身體的「壓力很大」,源于心裡的壓力很大。當一個人處在焦慮,擔憂,郁悶等負面情緒當中,主情志的肝,就會克伐脾土,肝氣不舒,便會來欺負脾胃。脾胃的功能受到影響,脾胃無法正常地消化。
肝氣不舒,身體的氣機無法暢達,氣滞留在身體裡,便會脹脹的很難受。
這些小方法,讓自己心平氣順
1
手動順氣,緩解腹脹
覺得氣不順,就要手動順氣啊,從心窩的「中脘穴」,一直推到下腹部,重複50次,力量要稍微大一點兒,以帶動皮下的肌肉為度。之後,還可以再按揉中脘穴3分鐘。
特别提示:孕産婦不宜按揉中脘穴。每天飯後1小時開始。
中脘穴是胃的募穴,是胃的精氣彙聚于腹部的位置,在體内對應的位置也是胃,《循經考穴編》說其「一切脾胃之疾,無所不療」。
推腹之後,可能打嗝,最好是放屁,手動把中焦疏通,讓身體氣機流動起來。
推揉兩肋
如果覺得肝氣不舒,還可以順便推一推兩肋,有一些酸脹的點,也可以按揉疏通,身體有這麼多阻滞的點,說明你一直在給它氣受,身體當然也就會給你氣受了啊!
2
捏脊療法,緩解腹脹
捏脊療法能調理脾胃,使之正常運轉。脾胃功能正常了,腹脹自然就緩解了。
捏脊療法通過捏提等法作用于背部的督脈、足太陽膀胱經。在捏脊的過程中,用力拎起肌膚,稱為“提法”。每捏3次提一下,稱“捏三提一法”;每捏5次提一下,稱“捏五提一法”;也可以單捏不提。其中,單捏不提法刺激量較輕,“捏三提一法”最強。
要懂“捏”訣竅:
第1——3遍:隻捏。捏到大椎後向上提兩下,反手用2、3、4指尖貼脊柱向下抹,直至尾骨;接着捏起尾骨上的肉開始第二遍......
第4——5遍:捏起尾骨的肉向上提一下,然後每捏2下提一下,即“一二提,一二提,......提到肋骨就不要提了,按老辦法一直捏上去到大椎再反手下來。”
要點如下:
1、捏到大椎一定要提兩下;
2、到大椎後一定要向下抹;
3、第四五遍尾椎第一把就要提,提到肋骨就不要提了。
4、捏完五遍後,要用手掌從上向下來回搓幾遍,令其後背發紅發熱。天冷可以隔着衣服捏和搓。
5、最後還要在尾骨上拍三下。
3
八段錦一式,調理脾胃對治腹脹
中醫認為,調理腹脹的關鍵是養好脾胃,以下給大家分享《八段錦》的動作之一:調理脾胃需單舉,此功法正是利用這一機理,功在強健脾胃,尤其适合焦慮、飲食不規律,常腹脹的人練習。
方法如下:
站立,兩腳分開,與肩同寬,膝蓋微微彎曲。兩隻手掌心向上,捧在小腹前。
右手翻掌上舉,五指并攏,掌心向上,指尖向左,同時左手下按,掌心向下,指尖向前,拇指展開,仰頭看右指尖片刻。
動作複原後,兩手交替反複進行,反複多遍。
注意事項:手臂上舉時要緩緩吸氣,小腹微收,而手臂下落時要慢慢呼氣,小腹微松。
4
吃一些下氣的食物
所謂「無屁可放,為上上,有屁就放,為中中,有屁不放,為下下」。
氣當然是不産生最好,産生了,無力推動,脹着難受,就吃些下氣的食物,幫助把氣排出來,所謂「吃蘿蔔放蘿蔔屁」,借着辛散行氣之物,把氣放出來。(本文轉自道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