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完孩子已經快半年了,體重也基本恢複到産前的狀态,可是肚子上的肉肉還是很多,松松垮垮的,走出去别人都說肚子裡還有一個……緊身的衣服也不敢穿了,可咋辦?”
很多寶媽發現自己在生完寶寶後肚子就松松垮垮的,一捏一圈肉,減肥了許久都不見效,看起來特别糟心。
産後的大肚腩收不回去,除了大量的脂肪堆積以外,很有可能是腹直肌分離呢!
為什麼會出現腹直肌分離?人的腹部左右兩邊腹直肌由筋膜連接起來,連接的部位叫做腹白線。
圖片來源于網絡
懷孕時,逐漸增大的子宮會将腹肌拉長,使兩條腹直肌從腹白線的位置分開,左右兩邊的腹直肌的距離也就變寬,當這距離超過2cm以上,就是腹直肌分離。
圖片來源于網絡
而腹直肌分離程度越嚴重,腹部肌肉的力量就越弱,就無法很好的保護腹腔髒器,也可能會損害前腹壁的正常功能。
身材纖瘦、多胎、多産、高齡産、肌肉張力低下、脊柱前凸的女性易患腹直肌分離;第一次妊娠時發生腹直肌分離的女性在第二次妊娠時發生腹直肌分離的幾率明顯增加;有過臍疝、腹壁疝和不穩定骨盆病史的女性在妊娠時也易發生腹直肌分離。
圖片來源于網絡
正常距離:2指以内;需改善距離:2~3指;需就醫距離:3 指以上。
1.腹壁形體、外觀改變;
2.腰背部疼痛:腹直肌分離程度越重,腹部肌肉越弱,對腰背部的承托力就越小,易出現腰背痛,起床困難、活動限制、影響休息及哺乳等;
3.髒器移位、下垂:如臍疝;
4.壓迫膀胱,導緻尿失禁;
5.胃下垂,出現惡心、嘔吐等消化道症狀。
圖片來源于網絡
不是哦。
無論是剖宮産還是順産,都有可能發生不同程度的腹直肌分離。據報道,在1462例産後6-8 周的産婦中,順産腹直肌分離發生率為60.3%,剖宮産發生率為70.8%,2次及以上剖宮産的産婦腹直肌分離發生率為90.8%。因此,寶媽們“卸貨”後,要在醫生的指導下,盡快進行腰腹康複訓練及治療,避免難看的肚腩及背腹損傷。
堅持運動矯正
腹直肌分離治療主要以非手術方式為主,生産後6個月内是腹直肌分離修複的黃金期,寶媽們一定要把握好這個最佳時機。
改善腹直肌分離,推薦以下6式:站姿收腹、跪姿收腹、跪姿伸腿、仰卧擡腿、仰卧蹬腿、平闆支撐。
以上動作,可單一,可變換、串聯。每組的重複次數和動作多少均可适當調整。堅持每天練習,約2周左右可明顯改善腹直肌分離的情況。
重要提示:如腹直肌分離在2~3 指之間,萬不可急于進行軀幹彎曲、扭轉的負重練習,這會使腹直肌分離的情況愈加嚴重,需先進行分離改善訓練,直到腹直肌分離的距離恢複到2指之内後方可嘗試。
臨床電生理治療
如果經過運動康複訓練無效,或者想偷懶的寶媽們,可以進行低頻神經肌肉電刺激治療,是臨床治療的主要方法。在進行腹直肌分離治療前,需先檢測盆底肌力,肌力達到3 級以上才能進行腹直肌分離治療。盆底和腹肌是一整體,盆底肌是支持、承托、受力結構,其力量增強,腹部肌肉治療才能有效。因此,如盆底肌力差的,要先做盆底康複再做腹直肌電刺激治療。
一個看似簡單的産後大肚腩,也包含這麼多學問。希望産後媽媽們找對方法并持之以恒地做訓練,早日恢複健康和身材,大肚腩秒變小蠻腰,做更美的媽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