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百度之後,又一家互聯網巨頭獲得了消費金融牌照。
6月24日消息,經銀保監會批準,包銀消費金融注冊資本已由人民币3億元增加至5億元,新股東為微博全資子公司。股權結構顯示,微博的第一、第二大股東為新浪和阿裡。
在業内人士看來,包銀消費金融此時引入新股東,是為了試圖擺脫大股東包商銀行對公司經營帶來的不利影響。而在衆多市場主體中選擇了微博,再一次驗證了持牌金融機構與互聯網巨頭聯姻的趨勢。業内人士指出,從騰訊入場打響第一槍開始,可以預見消費金融領域阿裡、京東會紛至沓來,"這個行業趨勢已經很明顯了。"
新股東增資2億元
銀保監會官網今日發布的《内蒙古銀保監局關于包頭市包銀消費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增加注冊資本及調整股權結構的批複》顯示,同意包銀消費金融公司将注冊資本由人民币3億元增加至5億元。落款為6月18日。
根據公告,包銀消費金融應自批複之日起6個月内完成驗資、修改公司章程及工商變更登記等有關法定變更手續。新金融頭條看到,工商信息顯示,6月21日,包銀消費金融的注冊資本已由3億元增加至5億元,增長66.67%。
同時,增資後公司各股東出資額及持股情況為:包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出資人民币2.208億元,持股比例44.16%。深圳薩摩耶互聯網科技有限公司出資人民币0.78億元,持股比例15.60%。百中恒投資發展(北京)有限公司出資人民币0.012億元,持股比例0.24%。新增股東微夢創科網絡科技(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微夢創科)出資人民币2億元,持股比例40.00%。
對比前後數據可以看到,本次增資的2億元主要由微夢創科出資,其餘股東均無增資,但持股比例随之有所稀釋。包商銀行的持股比例由73.6%降至44.16%,微夢創科成為包銀消費金融繼包商銀行之後的第二大股東。
包銀消費金融作為全國第17家獲批開業的持牌消費金融公司,由包商銀行控股并發起設立,2016年11月8日獲批籌建,同年12月16日獲批開業。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包商銀行未發布2017年與2018年業績報告,開業至今,包銀消費金融的運營數據以及盈利情況尚為對外公布。直至今年5月24日,大股東包商銀行因出現嚴重信用風險被央行、銀保監會實施接管。
大股東被接管一個月後,包銀消費金融引入新股東,并将注冊資本增加至5億元。在業内人士看來,包銀消費金融正在試圖擺脫包商銀行對公司經營帶來的不利影響。
又見互聯網巨頭入場
企查查顯示,微夢創科成立于2010年10月,注冊資本1.8億美元,為微博網絡(香港)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董事長兼法定代表人曹國偉同時也是新浪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微博董事長。據微博截至2019年3月31日的股權結構,微博的第一大股東為新浪(SINA.O),後者持有微博45.2%的股權,阿裡巴巴持有微博30.4%的股權,位列第二股東。
據新浪此前發布的2018年年度财報,2018年微博月活躍用戶數增長約7000萬,截至2018年底,新浪微博日活用戶達到2億,月活用戶超過4億。2018年全年,微博淨營收17.2億美元,較上年度增長49%;廣告和營銷營收15億美元,較上年度增長50%。
如此龐大的日活用戶與流量,使得微博成為新浪重要的流量品牌端口。可以看到,近年來互聯網巨頭憑借巨大的用戶基礎紛紛推出了自己的消費信貸産品,如阿裡的螞蟻"花呗"、"借呗";京東的"白條"、"金條";百度推出的"有錢花",新浪也曾推出"借錢"、"微博借錢"、"大王貸款"、"輕松借"4個現金貸産品。但這些消費信貸産品的資質均是網絡小貸。
網絡小貸雖然擁有全國經營的放貸資質,但在2017年底,監管部門要求,網絡小貸杠杆率表内、表外合并計算并暫按當地現行比例執行,杠杆倍數較低,互聯網小貸公司資本方面的壓力大增,同時自2017年開始,國家對于非持牌消費金融機構的資金端、資産端的限制不斷加大。在2017年11月下發的《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立即暫停批設網絡小額貸款公司的通知》整治辦函《2017》138号文件要求,暫停新批設網絡小貸公司。
網絡小貸還受到監管政策和輿論的約束。以新浪旗下的微博借錢為例,聚投訴平台顯示,截至目前關于微博借錢的投訴數量達1314件,投訴解決率僅為7.91%,大部分投訴集中于高利率與暴力催收。有網友投訴稱,微博借錢到還款日期無法打開造成"被逾期",而逾期1天的費用就高達85.58元,2天更是達到了259.47元。逾期後,微博借錢未提醒借款用戶而是選擇爆通訊錄,多次群發短信對親友"威脅恐吓"。天眼查數據顯示,微博借錢的第二大股東為銀客集團,旗下P2P"财富星球"剛剛在2018年11月被公安部列為非法集資平台。
除辦理消費貸款外,消費金融公司的業務範圍還包括辦理信貸資産轉讓;境内同業拆借;向境内金融機構借款;經批準發行金融債券;與消費金融相關的咨詢、代理業務;代理銷售與消費貸款相關的保險産品;固定收益類證券投資業務等。業務範圍更廣。
同時,持牌消費金融公司也都有意挑個好"對象"。市場競争中将越來越激烈,獲客成本上升是所用業内機構面臨的問題。此外,在10倍杠杆的壓力之下,持牌消費金融公司也同樣面臨着增資的需求。
此前5月,百度通過入股的方式為哈銀消費金融第二大股東,在衆多流量巨頭中率先搶奪下一塊消費金融牌照。如今哈銀消費金融一樣,包銀消費金融也在衆多市場主體中選擇了與互聯網巨頭進行聯姻。
微博拿下消費金融牌照之後,新浪間接持有包銀消費金融18.08%股權,阿裡巴巴間接持有包銀消費金融12.16%股權,微博、新浪和阿裡都獲得了一個合法合規的放款通道,可以低成本獲取大量資金。配和互聯網公司在流量成本、風控技術等一方面或者多方面具備的優勢。合作雙方可以說是雙赢。
業内人士指出,從騰訊入場打響第一槍開始,可以預見消費金融領域阿裡、京東會紛至沓來,"這個行業趨勢已經很明顯了。"
值得一提的是,包銀消費金融大股東包商銀行事件的影響必然存在,包銀消費金融的資金端必然會受到一定影響。與微博聯姻後,其業務将如何開展還有待觀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