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寫了篇文章《夢回西江——苗家酒文化:高山流水》,沒想到有很多網友在評論裡提到了傳說中的苗家“蠱毒”一事,還不斷的提醒作者本人及其他網友,千萬别亂吃苗家裡的東西,尤其是不能喜歡上苗家女孩,否則随時會“中蠱”暴斃...看來我很有必要講講我4次到西江苗寨的經曆。
2010年10月,難得有一個真正屬于自己的假期,在一沒夥伴,二沒攻略的情況下,就因為一次偶然聽說“西江千戶苗寨”幾個字,就從廣州直飛貴陽,在那叨擾幾天大學同學後,就隻身搭乘近5個小時車程來到凱裡,趕上凱裡最後一班開往西江千戶苗寨的中巴車,當時那中巴司機的駕駛技術絕對娴熟,在蜿蜒曲折的山路快速盤旋,竟然不需要踩塞車,望着車窗外的高山峽谷、湍急河流,一顆心始終被懸挂在半空中......車子開了近3個小時,于傍晚時分到達西江千戶苗寨。
踏入西江的那一刻,就被眼前的一切深深的吸引,一座座木質吊腳樓沿山而建,又剛好遇上華燈初上時,整個苗寨顯得壯觀,迷人。
插上同一個角度的圖片,這是2016年8月拍攝的,前後相隔近6年,西江的變化很大。
2010年的西江很安靜,白天就一個人在西江裡走走,慢慢的感覺越來越喜歡這個地方,尤其是旁邊的那片梯田更是吸引了我,雖然那時很多水稻已經收割完畢。
也不湊巧,我呆在西江的那幾天,幾乎天天下雨,雨剛停時,遠處蒸騰的霧氣讓西江顯得迷離夢幻。
雨停後沒多久,西江就會被霧氣完全籠罩,所以在西江的幾天時間裡,我除了遊走在吊腳樓間,就是擡頭望天,隻要感覺到雨有停的趨勢時,就馬上往山上跑,希望能趕在雨停前到達梯田山頂,在霧氣籠罩西江前,拍下西江美景。
土生土長的“阿音妹妹”告訴我在苗鄉這裡,很多植物都是可以食用的,并帶着我去采摘...可惜采摘回來的野菜,直到離開都沒有嘗到。
離開時的前一晚,她和朋友們喝醉了,近中午才醒,結賬時,她說我在西江這幾天的吃、喝、住的費用全免...
再到西江是2013年10月,但那次我住在“開覺苗寨”,聽說我來,知音早早就從山上采來上次沒曾吃到的野菜,就隻等我來。
2013年的開覺一樣沒有飯店,隻好在知音家裡混吃混喝。她父親和弟弟都是很淳樸的人。而這次不再開客棧的知音恢複了苗女裝扮。
白天在苗寨閑逛,與當地人閑聊,累了就回到寨裡唯一的客棧睡覺,日子也就這樣一天天過去。
那天剛好有空,知音和她弟弟就帶我上山去摘野菜,名字很多,但唯一記得的就是野韭菜、野芹菜。
半山,她輕而易舉的從山澗中把一根從山下沖下來的木頭扛下山。
在一處山瀑前清洗采摘來的野菜。
約來朋友帶着我一起到大山深處燒烤,忘不了的是當時的土豬肉烤得特别香、特别好吃。
當時我看到附近有幾張蛇皮袋覆蓋着一些餐具、大米、鹹菜等,他們告訴我,這是别人留下的,主人此刻正在山裡打獵。他們晚上回來時吃住就在這裡...準備下山時,我們把沒喝完的酒、油等食物留在那堆餐具旁。
在西江,知音穿着苗家盛裝站在吊腳樓裡讓我給她拍照。
這是知音的閨蜜。
挺有意思的閨蜜。
2016年8月,再到西江,這時的西江變化可以說是翻天覆地,原來的荒坡上也種滿了鮮花,西江處處春意盎然。
美麗的姑娘應該會更喜歡這裡,随便往哪裡一站,就可以讓自己成為最美的風景。
西江河邊,戀人也不再像以前那樣腼腆...
村邊的那片梯田還在...
一條小水泥路直通山頂,往下望,梯田依然震撼了我,恰好一個穿着紅裙的姑娘路過,我按下了快門...
在我上篇文章《姑娘們熱情的給你敬酒,為的是把你灌醉後,她們...》裡,很多網友說景區裡面是一個個坑,我不知道他們是怎麼知道的,但我在西江期間,路上的每個人都那麼親切,糍粑2010年時3元一份,現在5元一份;“長桌宴”每人30-60元,店門口明碼标價,席間的米酒随便喝,有主人家請來姑娘招呼客人“高山流水”,你完全可以喝個痛快,也不會再加收你的錢......不知道“坑”是指什麼。
要說商業,或許就是當地的人開始知道自己的手工藝品可以賣錢了...
要說不變,就是當地老百姓們的日常生活沒變。
要說改變,就是這裡的夜晚更加璀璨了。
要說不變,就是這裡的吊腳樓和梯田還是苗家自己的。
西江的清晨,空氣依然清新...
這裡提醒一下,在觀景台看日出是不需要錢的,但有些客棧由于占有得天獨厚的景觀,進去拍照得交“20元”,相片中的幾位就是這價格,是否值得,見仁見智,而我拍他們——“免費”。
西江的客棧比以前多了很多,各種檔次都有,選擇的餘地多了很多,而它的風景依然還是那麼迷人,風雨橋上依然橫跨小河兩岸。
今天的西江不再像我當初來時那樣,根本就不用擔心找不到吃的地方,或者不合自己口味的食品,各種苗家美食、甚至其他地方的美食,這裡都有。
苗家的臘肉...
苗家的粉...
苗家的糯米飯...
是不是苗家的竹筒飯和饅頭,我就不知道了...
————————
洋光攝客:一個前新聞攝影工作者,與您分享旅途風景,人文趣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