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長江商學院每年一度的大日子——2019年畢業暨開學典禮。春華秋實,已經是第16個年頭。長江商學院究竟是一所怎樣的商學院?今天我們不打官腔,幾個細節告訴你一個真實的、不一樣的長江商學院。
1. 緣起一頓早餐
2001年冬天的一個清晨,在北京大學任教的項兵教授走進落成不久的北京君悅酒店。他應李嘉誠的邀請共進早餐。
“當時我是第一次見到李先生,”回想與李嘉誠的初見,項兵記憶猶新。
正當他為一代首富的餐桌上竟隻有米粥、饅頭和4小碟鹹菜感到驚訝時,李嘉誠說出了影響數萬人命運的一句話:“我希望為中國、在中國,創辦一所世界級的商學院,為我們國家培養一批世界級的企業家。”
2001年底,中國加入WTO,中國經濟即将融入全球經濟的軌道。世紀之初的中國企業家亟需一所源于中國、能洞見中國,同時極具全球視野與格局的世界級商學院。中國的再次崛起,也亟需培養一批世界級的企業與企業家。
站在曆史的重要節點上,彼時商業帝國早已遍布全球卻矢志于國家繁榮的華商領袖李嘉誠向項兵發出邀請:打造一所世界級的商學院。思量再三,項兵接下重任。
于是,2002年,長江商學院應運而生!
從此百川東彙,長江奔騰。而緣起是一頓早餐。
2. logo是承諾的印章建院一事敲定後,學院的logo設計作為緊急事宜之一被提上議程。亞洲設計師之父陳幼堅先生便是在此時收到來自長江商學院的邀請,擔綱了學院的logo設計。
“從設計開始到結束,是一個我靈感迸發、創意碰撞的美好過程。”在一次分享會上,陳先生回憶起設計長江标識的曆程時這樣講道。
基于對長江商學院定位和需求的深入了解,陳先生以中國傳統的篆刻印章為主要創作概念,用“長江”二字的繁體字作為構圖,右半部分為繁體“長”,整體的下半部分便是繁體“江”。内部的白色縱橫線條,還象征東西方書籍不同的排放方式——中國習慣将書籍橫排,而西方習慣将書籍豎着排起來,與學院“學貫中西”的核心理念很好地結合到了一起。
标識的整體設計又類似中國傳統文化周易命理卦象中的乾卦,乾卦講的是一個事物從發生到繁榮的過程,即春生——夏長,代表馬到功成吉祥之意。
以藍色為主調的色彩組合,則表達智慧、積極、前沿和科技的感覺,同時也是長江滔滔江水的顔色。整體LOGO好像是印章蓋在文件上,象征着一所學院的莊重承諾。
3. 長江商學院的“開學第一課”每年9月開學,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與教育部合作的《開學第一課》都會刷爆屏幕引發熱議。在長江商學院,也有這樣的“開學第一課”。
長江商學院初創伊始,李嘉誠先生曾在長江商學院課堂上對EMBA同學親傳成功心法。秘訣隻有兩個字——“奉獻”!
擁有這天然的公益DNA,2005年,長江商學院引領性地将人文課程與公益實踐系統引入商學管理教育,提出培養企業家“人文關懷和社會擔當”。
2010年,長江設立48小時公益學時制度:要求所有EMBA 學員必須完成48小時公益學時才能畢業。2017年,MBA、FMBA實行“24小時公益學時制度”。至此,公益學時制度覆蓋長江商學院所有的學位項目,公益課成為了所有長江人的必修第一課。
王陽明說:“知之真切,笃實處即是行;行之名覺,驚察處即是知。”這便是“知行合一”,長江的公益課也是這樣的“知行合一”。
在曆年摸索中,長江商學院《公益第一課》、《公益創新與企業可持續發展》等一系列公益課程的開創者朱睿教授提出了一個全新的公益理論:“最好的公益是用商業模式做公益!”“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公益形式一定要創新,不是輸血式,而是造血式!”。
“以商業模式做公益”的理論思想在長江孕育,也在長江公益中實踐、檢驗和升華:“善果·枸杞”、“善茶·狗牯腦茶”……在國家精準扶貧的号召下,長江用行動踐行着“教育扶貧 産業扶貧 健康扶貧”。
公益課是長江人的第一課,公益也成為了每一個長江人的DNA。
4. 這堂必修課你絕對想不到長江有别具一格的“開學第一課”,也有你絕對想不到的必修課。
2005年,長江商學院倡導“人文精神”,率先在管理教育中系統引入人文課程,并成立人文委員會,由北京大學人文講席教授、北京大學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長、美國人文與社會科學院院士杜維明教授擔綱主席。“人文課”被納入必修模塊中。
書上說:“心之何如,有似萬丈迷津,遙亘千裡,其中并無舟子可以渡人。除了自渡,他人愛莫能助。”人文第一課,講的就是“自渡”。人要有出世精神才可以做入世事業,要于飽食暖衣、高官厚祿之外,有更純粹、高尚,怡情養性之企求。
過去的開學“人文課”上,中央音樂學院副院長周海宏帶大家“走進音樂的世界”,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王守常分享國學思想盛宴,當今世界最有前瞻性及影響力的儒學思想家之一杜維明先生授課“學以成人”……
一流的企業家往往擁有豐厚的人文底蘊,是一個大寫的人,是企業家精神與人文精神結合的典範。世界上任何一個企業的成功無不是本土文化的價值和普世價值結合和交融的結果。“沒有人文很難‘征服’世界。領導一個全球化團隊征戰全球,人文底蘊是内功。”項兵院長認為,“未來的商界領袖必須具備深厚的人文底蘊,更有人文關懷,能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
5. 走出了三個首席戰略官長江商學院是培養企業家的地方。這裡講的企業家除了學員,還包括教授。長江商學院的教授團裡就走出了三個首席戰略官:
2006年,長江商學院戰略學教授曾鳴,出任阿裡巴巴集團參謀部資深副總裁;
2014年,長江商學院副院長、金融學教授陳龍,出任螞蟻金服集團首席戰略官;
2017年,長江商學院副院長、戰略創新與創業管理實踐教授廖建文,出任京東首席戰略官。
教授在科技公司任職,是全球趨勢。但是一所年輕的商學院,培養出三位中國乃至世界頂尖企業的首席戰略官,學術價值和商業價值都如此巨大,在全球是獨一無二的。
螞蟻金服集團首席戰略官陳龍接受采訪時這樣講道:“一個好企業若想發展,一位好教授若想成長,都必須同時具備框架思考、交流碰撞與實踐三部分,缺一不可。”“長江商學院不僅改變學生,也改變了教授,它是一個化學反應體,讓雙方能夠真正去理解和推動在現實社會中發生的事情。”
6. 在“長江體育學院”跑的最遠和登的最高的是兩位女同學
了解長江商學院的人都知道,長江商學院又被戲稱為“長江體育學院”。中國唯一一對跑完世界馬拉松六大滿貫賽事的伉俪、從210斤、跑不了100米華麗變身為150斤、半馬150的戈壁新人、為了一個雞蛋,暴走50公裡的女同學……,他們都來自“長江體育學院”。
對長江體育學院的同學來說,每年最激動人心的一件大事就是“玄奘之路商學院戈壁挑戰賽”。穿越117公裡茫茫戈壁,競逐四天三夜,他們為什麼要去跑戈壁?閻愛民教授給出了答案:“我們是為了挑戰、砥砺自己。大漠成全了我們,成為不同的自己!更完美的自己!我們追求的是在強勁對手面前不甘示弱的勇氣,是面對武裝到牙齒的、近乎專業的選手,敢于亮劍的精神!”
不過,雖然商界一直都是男人馳騁的戰場,但在“長江體育學院”,巾帼不讓須眉,跑的最遠和登得最高的是兩位女同學。
就在剛過去的9月末,長江商學院EMBA27期校友、登山家羅靜成功登頂希夏邦馬峰,成為了首位完攀全球14座八千米級山峰的中國女性。這是她自2011年起,曆時7年,在冰雪與死亡中奮戰而來的榮譽。
另一位在長江赫赫有名的“體育健兒”是EMBA26期校友馬妍星。被譽為“長跑女神”的她在各大賽事上創造的成績往往驚豔四座:2016 UTMB Columbia中國戰隊的唯一女選手;在2015年北京國際馬拉松上以250的成績排名第8,國内第1,年齡組第1……
在長江商學院,你會發現周圍生活着一群既能當領導帶團隊,又能突破自己挑戰自己的人;一群既能開公司幹事業,又能生娃練馬甲線的人。莫要看輕了豪傑,能做一番大事者,總有一種真摯的精神在内,這就是長江的“體育精神”。
7. 最有價值的公開課——長江大講堂上過人文課和公益課,在長江,最不容錯過的還有一堂“頂級”公開課。
想想看,如果Facebook首席運營官謝麗爾•桑德伯格面對面告訴你如何培養職場領導力,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集團首席執行官安德魯•拉什巴斯親自給你分享經濟發展趨勢,前國際貨币基金組織副總裁朱民近距離跟你分析中美貿易戰,會是一種怎樣的體驗?而這些,都是長江最有價值的公開課——“長江大講堂”一直在做的事情。
每年,長江大講堂的講台上都會迎來世界各地的、不同領域的頂級專業人士。2018年,“沃頓商學院最受歡迎談判課”的教授圖爾特·戴蒙德,無印良品(MUJI)設計總監原研哉,麻省理工學院物理學終身教授、《生命3.0》作者邁克斯·泰格馬克等人就先後站上了長江大講堂的講台。
作為長江的“網紅”公開課,長江大講堂從來座無虛席,甚至有異地的同學,會專程飛到北京,隻為聽大師們講一堂課。
教育的本質意味着,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長江大講堂是這“喚醒”中的關鍵一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