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氣象台昨日消息,1949年以來登陸我國台風強度排行榜中,“利奇馬”排第5位。有專家認為,因給我國帶來嚴重災害,“利奇馬”會被除名。一般情況下,台風命名是穩定不變的。但是,一旦某個台風造成了特别重大的災害或人員傷亡,為了防止它與以後的台風同名,台風委員會成員可申請将其從命名表中删去。被删除後空缺的名稱,由原提供國或地區再重新推薦。
什麼是台風?
台風:世界氣象組織定義,在西北太平洋地區,熱帶氣旋中心附近持續風速達到12級(32.7米/秒)。
不同地區對台風稱呼不同
東太平洋和北大西洋地區 飓風
印度洋地區 風暴
台風何時開始統一命名?
20世紀早期,澳大利亞預報員克裡門蘭格首次給台風命名。
1945年,西北太平洋正式以人名為台風命名。
1997年,亞太經社/世界氣象組織台風委員會第30次年度會議認為,建議設定一個共同認可的命名制度,提高警告效用。
2000年1月1日,西北太平洋和南中國海熱帶氣旋命名表正式啟用。
台風名字怎麼确定?
由台風周邊國家和地區共同事先制定一個命名表,然後按照順序年複一年地循環重複使用。
命名表共140個名字,由中國等14個國家和地區分别提供10個名字。飛禽走獸、花果草木、山川河流、天氣現象、神仙凡人,幾乎無所不包。
中國提供的10個名稱是:龍王(已被“海葵”替代)、悟空、玉兔、海燕(後被“白鹿”替代)、風神、海神、杜鵑、電母、海馬和海棠。
台風起名有何要求?
每個名稱不能超過9個英文字母,以避免發布預警信息時單詞過于複雜;
易于發音;
不能在各成員使用的語言、宗教、習俗中帶有不良含義;
不涉及商業命名;
得到台風委員會全體成員認可。
台風什麼情況下被除名?
一般情況下,台風命名表穩定不變。但是,一旦台風“作惡多端”,即當某個台風造成了特别重大的災害或人員傷亡時,為了防止它與以後的台風同名,台風委員會成員可申請将其從命名表中删去,也就是将這個名稱永遠留給這次台風。
當某個台風的名稱被從命名表中删除後,空缺的名稱由原提供國或地區再重新推薦。
截至目前,被除名的共有38個台風名稱。
中央氣象台昨日消息,1949年以來登陸我國台風強度排行榜中,“利奇馬”排第5名,此前的“威馬遜”“桑美”“彩虹”都已被除名。
1949年以來登陸我國台風強度排名
注:利奇馬、彩虹同為超強台風登陸(52米/秒),但登陸時利奇馬中心氣壓最低,故排在第五。
1.威馬遜
登陸地點:海南文昌
登陸時間:2014.7.18
登陸強度:72米/秒
影響省份:瓊粵桂滇4省區
2.溫黛
登陸地點:浙江象山
登陸時間:1956.8.1
登陸強度:65米/秒
影響省份:浙閩滬贛蘇皖豫鄂京津冀晉陝13省市
3.瑪骐
登陸地點:海南瓊海
登陸時間:1973.9.14
登陸強度:60米/秒
影響省份:瓊粵桂3省區
4.桑美
登陸地點:浙江蒼南
登陸時間:2006.8.10
登陸強度:60米/秒
影響省份:浙閩贛皖湘鄂6省
5.利奇馬
登陸地點:浙江溫嶺
登陸時間:2019.8.10
登陸強度:52米/秒
影響省份:浙滬蘇魯皖閩冀遼吉9省市
6.彩虹
登陸地點:廣東湛江
登陸時間:2015.10.4
登陸強度:52米/秒
影響省份:瓊粵桂湘黔5省區
資料來源:中央氣象台
近幾年被除名部分台風
2009 莫拉克
造成台灣、福建、浙江、江西等地經濟損失巨大。
2010 凡亞比
在廣東省造成山洪泥石流災害,導緻廣東省多人死亡,61人失蹤。
2013 尤特
廣西、廣東等地受災百萬人,受此台風影響,廣東鑒江發生超20年一遇的大洪水。
2014 威馬遜
造成海南、廣東、廣西等地59個縣市區、742.3萬人、468.5千公頃農作物受災,直接經濟損失約265.5億元。
2015 蘇迪羅
我國東部地區遭遇百年一遇的降雨,導緻洪水和山體滑坡。
2016 莫蘭蒂
導緻廈門市65萬棵樹倒伏,直接經濟損失102億元。
2017 天鴿
登陸期間恰逢天文大潮,導緻廣東、廣西等省區近30人死亡,直接經濟損失超過200億元。
2018 山竹
為2018年登陸我國的最強台風。
新京報記者 鄧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