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遠見卓識初心不變

遠見卓識初心不變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1-19 15:37:45

【八】

又曰 :“知是心之本體,心自然會知:見父自然知孝,見兄自然知悌,見孺子入井①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若良知之發,更無私意障礙,即所謂‘充其恻隐之心,而仁不可勝用矣’。然在常人不能無私意障礙,所以須用緻知格物之功,勝私複理。即心之良知更無障礙,得以充塞流行,便是緻其知。知緻則意誠 。”

①孺子入井:“今人乍見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孟子》

“知是心之本體,心自然會知”,心之本體的功能是“知”,這個“知”就是“良知”,就是《孟子·告子上》上說的“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我們心裡存着“良知”。這裡的“知”和“知行合一”的“知”不是一回事。“知行合一”的“知”指的是“知覺”,是人的心對外在和内在具有感知能力,這是人心與生俱來的能力,是一個本然如此。“知”的功能是陽明心學核心中的核心,其他的一切都是以人心具有“知”的這個功能為基礎展開的。

這句“知是心之本體”的“知”,指的是“良知”。良知是我們從一出生開始就有的,我們見到父親就知道孝敬,見到兄長就知道“悌”,“悌”是尊長、敬長的意思。“良知”在每個人的内心都是存在的,就算是一個壞人,看見剛會爬的小孩,扒着井沿往井邊爬的時候,也難免會心有不忍,跑過去把小孩抱開,以免掉井裡邊,恻隐之心人皆有之。這個恻隐之心就是良知的一部分,是良知的一種表現。

良知不是從外面來的,是天生就這樣子的。良知是始終存在的,在沒有被私欲遮蔽的時候,就會發揮出來。比如你看見小孩子向井邊爬的時候,你馬上跑過去把孩子弄到一邊,防止這孩子掉到井裡面,這是良知沒有被私欲遮蔽的狀态。

一旦“私欲”冒出來的時候,情況就不一樣了。“私欲”就是貪嗔好惡的攀附,你看見孩子往井邊爬,馬上跑過去了,跑到跟前一看,“唉,這孩子我認識,這不是我仇人家的孩子嗎,我早就想把他扔到井裡了,現在他自己往裡爬,我管什麼管啊,高興還來不及呢。”

你往井邊跑,就說明你是有恻隐之心的,當你的恻隐之心被心中的仇恨(嗔)等念頭遮蔽了。這時候你就不管孩子掉井這件事情了。如果你心頭沒有貪嗔好惡的遮蔽,隻憑自己良知做事情的時候,不管這個孩子的父母家庭,跟你有什麼恩怨,都放到一邊,先把孩子弄到一邊再說。

“充其恻隐之心,而仁不可勝用”。這個“仁”字,不光是指“仁”,還包含“義禮智信”的意思中得任意一個,或者全部。“不可勝用”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意思。當我們的心體裡充滿良知的時候,“仁義禮智信”這些光明正向的好東西,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整個人也是充滿一股浩然正氣的。良知和精氣神是互為推動的,是符合《易經》“天地之大德曰生”的“生生不息”。

人是沒辦法做到心頭完全沒有喜怒哀樂、七情六欲的,我們要警惕的是不要被“貪嗔好惡”攀附心體,讓情緒主導我們的行為。

想要心存良知,始終按照良知去行事,我們就必須做格物緻知的功夫,不斷的克除私欲,恢複天理對心的充盈。

當我們遇到一件事情的時候,我們先扪心自問,是不是有“貪嗔好惡”作怪。随着不斷的這樣做,久而久之,我們就形成一個條件反射式的習慣,再遇到事情的時候,直接略過“貪嗔好惡”,直接從恻隐之心出發,從心有良知出發,這樣我們才能有效的防止我們的心被些私欲遮蔽。隻有這樣,才能達到“知緻則意誠 ”。

公衆号:yangmingrushi

遠見卓識初心不變(傳習錄九心自然會知)1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