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俄烏為什麼僵持不下

俄烏為什麼僵持不下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4 22:45:07

作者:彈痕

自24日以來,俄烏戰争的話題刷爆了朋友圈,俄烏之間的恩怨糾葛也再度引發了熱議。按理說,烏克蘭和俄羅斯有着很長的共同曆史和深厚的文化淵源,俄烏之間應該不缺乏通過民間或者官方對話緩解矛盾的渠道,兩國之間是如何一步步走到如今大打出手的局面的呢。

很多西方學者在解讀國際關系時慣于從曆史上烏克蘭在沙俄帝國和蘇聯内部的地位,以及沙俄/蘇聯上層對烏克蘭實施的政策中尋找答案,更有的直奔着基輔羅斯就去了,試圖構建一種“文明沖突亘古不變”的語境。

俄烏為什麼僵持不下(俄烏之間到底什麼仇怨)1

俄烏為什麼僵持不下(俄烏之間到底什麼仇怨)2

當然,任何問題都自有其曆史和文化的淵源。但曆史性、文化性的問題最多隻能提供某種傾向性的情緒,真正推動矛盾發展的根源,一定是根植于現實的利益沖突之中。

正如克勞塞維持所說,人與人之間的鬥争本來就包含敵對意圖和敵對感情這兩種不同的要素······甚至最野蠻的近乎本能的仇恨感,沒有敵對意圖也是無法想象的,而許多敵對意圖,卻一點也不帶敵對感情,至少不帶強烈的敵對感情。

實際上從曆史角度來看,蘇聯高層的政策失誤讓烏克蘭人民遭受了巨大的傷害不假,但這種失誤所造成的傷害在聯盟内部是普遍存在的。蘇聯時代的烏克蘭不僅是蘇聯成立時的四大加盟共和國之一,也是聯盟内部擁有聯合國合法席位的兩個加盟共和國之一。

蘇聯時代的許多工業基礎設施都建設在烏克蘭,基輔、哈爾科夫、頓涅茨克、紮波羅熱、尼古拉耶夫等城市都是蘇聯重要的工業基地。無論從人口、面積還是政治、經濟,烏克蘭在蘇聯時期都是僅次與俄羅斯的聯盟第二大實體,烏克蘭人民實際也是蘇聯建設成果的實際收益人。

俄烏為什麼僵持不下(俄烏之間到底什麼仇怨)3

俄烏為什麼僵持不下(俄烏之間到底什麼仇怨)4

獨立之初的烏克蘭和俄羅斯不說關系多麼密切,也至少維持了表面和睦。20世紀90年代,兩國在削減控制核武器數量、區域經濟恢複發展等多方面開展了深入合作。

所謂由于因素導緻烏克蘭民衆對蘇聯以及俄羅斯有着天然厭惡的情緒這一說法實際上是很難成立的。到本世紀初,俄烏關系急劇惡化正是以反思蘇聯時代的曆史問題為表象的。

諸如30年代蘇聯農業政策失誤導緻的“大饑荒”、對蘇聯時代各種反蘇政治勢力和政治人物的評價,及蘇聯時代烏克蘭在聯盟中所處的地位等問題被重新提起,進而發展出“蘇聯高層有計劃的消滅烏克蘭民族”等說法,每到俄烏關系轉暖的節點,這些問題就會被抛出來制造輿論。

對蘇聯曆史的全面否定的濫觞源自于當年戈爾巴喬夫改革的濫觞,獨立後的各原加盟共和國将自身面對的各種困頓全部歸咎于蘇聯時代的政策失誤也是一種普遍社會心理,并非烏克蘭獨有,也并非以烏克蘭最甚。

俄烏為什麼僵持不下(俄烏之間到底什麼仇怨)5

但到了90年代末期,脫離聯盟的烏克蘭并沒有如預想中一樣擺脫經濟困境,寡頭們大肆瓜分國有資産引發的社會财富急劇蒸發又加劇了社會貧富分化。烏克蘭高層一面積極向西方世界靠攏,以期獲得經濟援助,一面制造烏克蘭的困頓是因為“俄羅斯不斷在烏克蘭身上吸血”的輿論,以轉移國内矛盾焦點。

2004年年底,烏克蘭爆發“橙色革命”,親西方的尤先科上台執政後烏克蘭加速了向西方靠攏的步伐,在政治上積極謀求加入北約,在學術界則極力将沙俄及蘇聯時代的曆史問題歸結為民族問題,将蘇聯時期的一系列政策問題解讀為“俄羅斯民族對烏克蘭民族的迫害”。

烏克蘭對俄态度的轉變很快引起了俄方的反彈,再加上當時俄方在黑海艦隊歸屬問題和天然氣管道國境問題上同烏方有着較大的分歧,俄方于2005年年末将供給烏克蘭的天然氣價格從每千立方米50美元提高到了230美元,并在2006年元旦停止了對烏天然氣供應,形成了舉世矚目的“斷氣風波”。

到2009年,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俄羅斯國内經濟形勢惡化,為緩解危機,俄方向烏強力追讨烏方所欠的20多億美元的債務。烏方則以提高俄天然氣管道過境費用相應對,并禁止過境輸送俄天然氣,整個歐洲都因此受到了波及。

俄烏為什麼僵持不下(俄烏之間到底什麼仇怨)6

俄烏為什麼僵持不下(俄烏之間到底什麼仇怨)7

2010年,親俄的亞努科維奇當選烏克蘭總統後,在天然氣價格和黑海艦隊駐紮地等一系列問題上同俄方達成了協議,但俄烏雙方的貿易摩擦并未因此停止。2012年3月20日,烏克蘭與歐盟簽訂聯系國協定,立即引發了俄方的強力幹涉。俄烏在政治經濟上的摩擦不僅加劇了烏國内民衆對俄羅斯政府的敵對情緒,也讓受西方媒體挑動的烏民族主義份子将仇恨擴大到了烏國内俄羅斯族裔身上。

烏境内的俄羅斯族裔主要聚居在東部工業地區,語言文化更接近俄羅斯,而且其支柱産業鋼鐵、煤炭、機械制造等行業對俄羅斯配套産業鍊依賴程度較高。相較于以農業出口為主的烏克蘭西部和南部,烏克蘭東部整體經濟水平略高。這就讓一些烏民族主義份子認定烏東部俄羅斯族裔是“勾連俄羅斯壓榨烏克蘭”的“幫兇”。

2014年2月,烏克蘭親西方反對派發動了驅逐亞努科維奇的政變,基輔街頭爆發的騷亂很快升級蔓延烏克蘭全國,部分俄羅斯族裔受到沖擊。2014年3月,俄羅斯派兵進入克裡米亞,并将該地區并入俄羅斯。2014年4月,烏克蘭東部的頓巴斯地區爆發了烏政府軍和民間武裝的大規模沖突,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大部分地區随後被由俄羅斯支持的民間武裝控制,并宣布脫離烏克蘭。

俄烏為什麼僵持不下(俄烏之間到底什麼仇怨)8

自此,俄烏關系走向了冰點,烏克蘭國内整治貪腐、遏制寡頭的一系列政治改革并未見到明顯成效,經濟形勢也未見明顯好轉,對東烏方面的軍事行動也成果寥寥。内外交困之下,烏克蘭更加視西方為救命稻草,自2019年起,烏克蘭将加入北約和歐盟寫入了憲法。

而俄羅斯方面,受疫情和國際油價波動影響經濟連續兩年走低,年通貨膨脹率超過6%,人口增量也進入負增長。這樣的形勢之下,俄羅斯急切需要遏制住北約東擴的勢頭,一旦烏克蘭真正加入北約,俄羅斯就有在北約圍困下耗空國力的危險。同時俄羅斯也需要通過軍事手段展示國力,鼓舞國内民心士氣,震懾周邊國家不要妄動。

本輪戰争中,俄方在武力手段,尤其是重型火力的使用上顯得非常克制,多數時候以精确制導彈藥進行定點打擊,以瓦解烏軍抵抗能力為限,沒有出現重火力開路的傳統俄式作戰場景。從這裡既可以看出俄羅斯近幾年軍事改革在戰場精确控制(對于戰場精确控制可以參考《淺談現代戰争中的戰場精确控制》一文)方面的成果,同時也能看出俄方并不希望加劇俄烏之間的民間敵對情緒。

俄烏為什麼僵持不下(俄烏之間到底什麼仇怨)9

目前俄方仍未關閉對話談判的渠道,更加說明俄方對于通過此次行動構建穩定地緣環境的意圖是蓋過直接吞并烏克蘭的。當然,北約國家在背後對戰局的操控對于戰局走向的影響,目前尚不好作出更準确的判斷,但總體來說,北約不大可能真的為了烏克蘭而和俄羅斯徹底翻臉,要知道俄羅斯不僅是大國,而且是核大國!最後,願戰事早日結束,願世界和平。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