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清朝縣令下邊還有多少官職

清朝縣令下邊還有多少官職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30 08:18:54

俗話說得好,宇宙的盡頭是編制,不僅現代人如此想,古代人亦是如此。

但是正如我們現在說的,如果你想報考一個地方的編制,一定要先了解清楚這個地方的報名條件和收錄名額。

那麼在古代對于編制是如何規定的呢?今天就以清代的一個縣來給大家說一說。

清朝縣令下邊還有多少官職(清代一個縣有多少正式編制)1

清代縣衙

有官階的正式編制

在清朝有“皇權不下縣”的管理體系,因此清朝的縣政府可以說是最基層的政權機關,但是縣内的工作人員,并不全都是吃皇糧的。

這就好比如今在同一個學校裡工作,有的人是編制,有的人是合同工,而下面所介紹的這幾個,不僅有正式的編制還有官階。

一個縣首先要有一個“知縣”,在清朝中,知縣多屬于正七品,管理着全縣的政治、經濟、文化等事宜,這就相當于現在的縣長。

其次,還要有一個“縣丞”,官階屬正八品,他的工作主要是給知縣打輔助,換成現在就相當于是副縣長之職。

清朝縣令下邊還有多少官職(清代一個縣有多少正式編制)2

清代縣衙

再往下走,便是“教諭”和“訓導”,注意這裡是兩個職位,而且他們的官階也不同,一個是正八品,一個是從八品。而他們的主要工作就是管理一個縣的教育。

畢竟無論社會發展到哪一步,都不可能丢失了教育。而放在現在來講,教諭就相當于這個縣的教育局局長,而訓導自然便是教育局副局長。

其次還有“主簿”,他的官階為正九品,主要也是幹一些輔助性的工作,但是他還需要對整個縣的任何事宜都了解清楚。

清朝縣令下邊還有多少官職(清代一個縣有多少正式編制)3

“主簿”劇照

即便縣丞有所遺漏,他也需要補充完整,這就相當于現在縣政府裡的秘書長,領導的各類事情,心裡都要門兒清。

最後還有“巡檢”,他的官階也屬于正九品,主要歸縣令管轄,他們的工作地點主要設在鎮市和關隘要害處,有巡視檢查之責。

以上這幾位屬于絕對的正式編制,但是因為各縣的大小不一,因此,并不是所有的職位都存在。

例如有的小縣就不設主簿,而有的小縣不設縣丞,但總的來說,一個縣至少需要3-4個人作為主力軍管理。

清朝縣令下邊還有多少官職(清代一個縣有多少正式編制)4

“未入流”及其他工作人員

上文說到了清朝一個縣内的正式編制員工,但是清朝畢竟那麼大,每個縣的治理都重要與繁瑣,不可能僅僅靠上述的幾個員工就把一個地方治理的非常好。因此,除了上述的正式編制之外,還包括一些“未入流”的工作人員。

而什麼是“未入流”呢?

說得簡單一點就是有編制,和上面的官員一樣,是吃皇家口糧的,但是他們沒有官階品級,因此一直被稱為“未入流”,有時也被統稱為“吏員”,泛指地方官府上的各種小官。

而在“吏員”之外,還有一部分既無編制又無品級的其他工作人員。

第一,我們先來介紹一下縣令辦事機構裡的各個成員。

清朝縣令下邊還有多少官職(清代一個縣有多少正式編制)5

清朝官員

上文中我們提到了副縣長縣丞和縣政府秘書長主簿,而清朝和我們現在一樣,每天所要處理的事情那麼多,不可能什麼事情都由他們親力親為,因此,分别給他們配置了助理,即“縣丞攥典”和“主簿攥典”,以輔助他們工作。

而除了上面這兩個助理之外,為了可以更好地配合縣政府工作,還特意設立了一個職位叫做“典史門子”,說的通俗一點就是如今縣政府辦公室的主任。而在他之下,基本上還設立了五六個其他的職位。

例如,“柬房柬書”,這個崗位就相當于如今的文秘,但是這個文秘與上文中的秘書長(主簿)的服務對象與内容均不同。

清朝縣令下邊還有多少官職(清代一個縣有多少正式編制)6

清代官職

其次,還有“收發房役員”。

他們的主要工作基本上就是收發各類的文件,因為古代不像現在有快遞和網絡非常方便,對于各種往來的信件與公函都需要分門别類的整理與存檔,因此特别設立了一個職位,專門負責這一塊。

除此之外,還有縣政府裡面的各類聽差,例如“知縣聽差”、“轎夫”、“扇夫”等,以上這些都可以統稱為縣令辦事機構裡的成員。

第二,我們來說一說古代的公安部門。

畢竟無論是在哪個朝代哪個地區,都需要有一個這樣的部門去管理社會上的各種秩序,以及維持社會生活的安定。

清朝縣令下邊還有多少官職(清代一個縣有多少正式編制)7

縣衙

如今,我們有公安局,遇到事情知道打110報警,而在古代也有縣衙,裡面的領導不叫公安局局長,而叫“典史”,這個典史與上面的典史門子有很大區别,他需要管轄的人員也比典史門子多很多,因此,他需要很多的人員來協助他。

首先便需要一位優秀的助理,這個助理在當時被稱為“典史攥典”,也算是典史的秘書。

其次,還需要一個辦公室主任,這個崗位在當時被稱為“典史聽差門子”,不僅需要協調内部的各種事宜,還能迅速處理外界的一些要緊事。

清朝縣令下邊還有多少官職(清代一個縣有多少正式編制)8

縣衙

随後便需要各類的警察,例如現在有刑警、交警、武警等等,而在古代,他們統一被稱為“捕快”,有事便迅速出動,以守護百姓安全,因此這個崗位的人是非常多的,無論縣大縣小,基本上都有數十人不等。

而有了警察,自然也會有警衛,這一崗位之前被稱為“典史聽差”,一般會設有4人。

而人一旦真的犯了錯或者犯了罪,自然會被關進看守所或者拘留所,這自然便有相應的人員進行看管,他們在古代統稱為“看監禁卒”,其實就是獄警,這個職位一般會設立8個人。

清朝縣令下邊還有多少官職(清代一個縣有多少正式編制)9

“捕快”

最後如果案件事态嚴重,鬧出人命,需要法醫的介入,對于這個崗位,大家在影視劇裡了解的會比較多,就是“仵作”,幫助大家更好的深入案情,鎖定犯罪嫌疑人。

可以說,雖然古代和現代在很多辦案手段以及方式存在着較大的不同,但是每一個朝代和地區,所有公安部門的人員配置都是最全面,最可靠的,以此來守護一方的平安。

第三,我們聊一下縣衙内與中央政府集權對應的“六房”,他們主要分為吏、戶、禮、兵、刑、工。

清朝縣令下邊還有多少官職(清代一個縣有多少正式編制)10

“仵作”劇照

而這六房,每一房首先都會設立一個典史。

例如,吏房的被稱為“吏房典史”,戶房被稱為“戶房典史”,而這些典史就是每一房中的領導人物,而他們的工作内容會和中央政府中的六部相對應起來。

例如,戶房主管一個縣的财政情況,因此戶房典史便主要負責該縣的稅賦征收等工作,禮房就相當于一個文化局,但凡縣内需要舉辦什麼文化活動,都需要禮房典史操辦。

清朝縣令下邊還有多少官職(清代一個縣有多少正式編制)11

而每個房除了有典史之外,多數還會分配一個“攢點”,就是助理,輔助各位典史好好工作。

六房中大多隻有這兩個職位,但是也有例外的,例如刑房,它除了有典史和攢點外,還有時員和招房,放在現在就相當于縣法院裡面的法官與書記員。

看了上述的各種職位的介紹,是不是對清代一個縣的崗位有所了解,如果回到清朝,也想考個編制幹幹,但先别急,如果真得回到清朝,即便幹到知縣,可能也比不上一個鄉紳。

清朝縣令下邊還有多少官職(清代一個縣有多少正式編制)12

刑房

流水的知縣,鐵打的鄉紳

對于鄉紳這一群體,說白了,他們便是手裡既有錢又有權的地方霸王。而他們的權利從哪裡來呢?

其實很多鄉紳,他們的家裡人可能就在朝中做官,還有的,可能自己就是一個退休的幹部,他們手裡握的權利,說小一點和縣令們一樣大,說大一點就不好估量了,因此,如果某位地方知縣想要推行一個新的政策,多半還需要過問鄉紳的意見,要不然很可能推行不起來!

而在清朝的管理體系中,有皇權不下縣的方式。

因此,即便某位鄉紳幹了一些不好的事情,甚至鬧到了朝廷之上,朝廷也多半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或者幹脆連表示也不表示。

清朝縣令下邊還有多少官職(清代一個縣有多少正式編制)13

鄉紳

因此,一個知縣想在當地真正地發展起來,就必須要和鄉紳們進行合作,必要的時候便會把自己的權利分出去,否則多半會被朝廷罷免,畢竟朝廷管不了鄉紳,還治理不了一個縣官?

而從明朝開始,他們的勢力便在逐步地擴大起來,清朝也依舊持續了下去,而等到太平天國之後,鄉紳可以說是發展到了一個非常龐大的勢力。

而當他們足夠龐大之後,清朝的中央集權再想管控他們已經是非常的困難了,相當于他們處在一個灰色的地帶裡,政府想碰也根本碰不到。

清朝縣令下邊還有多少官職(清代一個縣有多少正式編制)14

鄉紳

而鄉紳們之所以會慢慢地發展壯大,其實跟清朝政府的腐敗脫不了幹系,當時不僅官官相護,還個個都想着撈錢,而處于縣級的官員想撈錢,便必須和鄉紳合作。

因此鄉紳的勢力越來越多大,還會借着自己的權利在縣級衙門班子中安排自己的親戚。

因此很多的“未入流”以及其他的職位,多少會跟鄉紳挂點關系,這不得不讓人感慨清朝的腐朽,同時也讓人看到了清朝必将走向滅亡的未來。


參考文獻

《清史稿》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