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山東手造推薦官,我推薦威海市榮成豆面燈非遺傳承人馬淑紅的制作技藝
走進威海市榮成石島馬淑紅的豆面燈和糖畫工作間,你會被那些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的豆面燈所吸引。十二生肖燈,或立或卧,或端坐或盤繞,或奔跑或騰躍,個個生龍活虎。十二月燈,個個小姿獨立,油碗圓圓,褶子分明。各種喜慶祈願看燈形象生動,鮮衣彩帶、似仙欲飛,别有神韻。還有蟲魚禽畜燈,造型逼真,花樣百出,有的金色形态抱着彩色燈碗,有的吐着紅舌頭,有的小眼睛似滴溜溜亂轉,無不活靈活現。這些小巧精緻,豐富多彩的作品,體現出榮成民間藝人的高超手藝,反映了榮成豆面燈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深刻曆史文化内涵。
正月十五豆面燈的來曆
據《榮成民俗》記載:正月十五,是新一年第一個月圓之夜,叫元宵節,也叫燈節。道教稱正月十五為上元,是天官的生日,也叫上元節。史籍記載,正月十五原意是主拜職掌旱澇風雹的月神,祈求新的一年風調雨順,占蔔一年農業的豐歉,預測全年氣候的趨勢。古雲:“上元日晴,主春旱”。威海地區有句諺語:“八月十五下大雨,正月十五雪打燈”,這是預示好年景的自然現象,也是人們從長期的生産生活中觀察總結的氣候規律。因此,正月十五的原始意義,是祭拜主管陰陽變化和農業豐歉的太陰神,世代相傳成為傳統節日。後來,佛教傳入中國,佛教把火光比作佛的威神,所謂“無量火”照“無極”,燈便成了佛前的主要供具。佛教中的燃燈佛,是授記釋迦牟尼的老師,曾預言釋迦牟尼能夠成佛。因此,佛教中視燈為光明,而釋迦牟尼神變時,恰恰是東土正月十五。為紀念佛祖神變,此日舉行燃燈法會,燃燈風随之而來。東漢明帝永平年間(公元58——175年),明帝提倡佛教,按佛教正月十五日點燈敬佛的做法,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裡點燈敬佛,命士族庶民挂燈。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由宮廷傳播到民間,形成全國盛大的節日。
豆面燈在我國曆史悠久,據《僧史》記載,豆面燈由漢明帝時期自西域引進,延續到唐代逐步發展為賞燈,至宋代元宵賞燈成為一項制度。明太祖建都南京後,為了招徕天下富商,放燈十天,以示隆重。清太宗崇德(1626年-1643年)規定:元宵三夜,開市賞燈。清聖祖康熙年間(1661年-1722年)《萊陽志》載:“又做面盞十二,照月序蒸之,以蔔水旱。”到了近代,全國各地的捏燈、制燈、賞燈活動層出不窮,多姿多彩,成為一個古老而鮮明的文化符号。
地處膠東半島的威海市,自古形成了正月十五捏制豆面燈、進行散燈的民間習俗。以祈求光明吉祥、家族平安、風調雨順、五谷豐登、人丁興旺、占蔔預測、避邪除病等,寄托萬事如意願望,尋求歡樂喜慶的精神寄托。
生肖豆面燈
豆面燈制作技藝
主輔原料:細黃豆面,小麥面、花生油、清水、色素、眉豆、黑豆、花椒粒(現多用玻璃眼)、長大米粒、草稈兒、絮棉。
使用工具:面闆、小擀面杖、剪子、鑷子、竹簽。
制作方法:取豆面三分之二、小麥面三分之一,加适量清水和成偏硬的面團,再加少許花生油,反複揉搓,然後将面團放在盆中捂上蓋子,放在常溫下四小時左右,俗稱“省(xǐng)一省”面。
和豆面的同時,要格外和一點加紅、綠色素的豆面,紅面用來捏豆面燈的嘴巴、舌頭或油碗兒,綠面用來捏豆面燈底座。
面省好後,用力反複揉的柔韌筋道,切下一塊一塊來捏制虎、龍、猴子十二生肖、月燈等豆面燈。豆面燈捏好後,頭部左右插上玻璃眼或眉豆、黑豆、花椒粒當眼晴,用剪子剪出嘴巴、耳朵、須毛等,用竹簽紮出鼻孔。老虎則用鑷子鑷起長粒大米,一個一個鑲嵌兩排牙齒。動物的嘴,要安上紅色小舌頭、或上下唇塗紅。再用面捏個面碗兒,巧妙安放在生肖燈的背上或懷中。十二月燈,則在燈碗上,一月燈捏一個褶、二月燈捏兩個褶,依次類推。農忙的六月燈和九月燈,燈碗要盤條小龍,寓意風調雨順。最後,取來細草杆,纏上絮棉,插入碗中,倒上花生油,準備點燃。大一點的豆面燈,下面安放一個綠色樹葉式底座,增強穩重性和藝術感染力。
豆面燈制作好後,用厚布蒙着省放20分鐘左右,然後下鍋蒸30分鐘左右,直到熟透出鍋。
豆面燈的品種
十二屬相(生肖)燈。正月十四,千家萬戶按照家庭成員的子鼠、醜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十二屬相,每人做一盞屬相燈,也叫“屬兒燈”,大的近20公分,小的隻有3公分。
十二月燈。每月一個,潤年加一個。燈的造型為圓柱體,直徑約二寸,高三寸,底座略粗于上端,頂端捏成淺碗狀,周邊分别捏一至十二個褶子,一個褶子代表一個月份。月燈上還要捏一隻元寶,也叫“元寶燈”。遇到收獲的月份,月燈下面另外加捏囤底,囤底上面捏盛蟲(蟠龍),盤繞燈柱環繞而上,因此也稱為盛蟲燈。
動物燈。做成馬燈、雞燈、羊燈、豬燈、猴燈、刺猬燈、蛤蟆燈等,以求五谷豐登、牲畜滿圈、生活富有。
祈願燈。如新媳婦房裡的棗樹燈和桂花燈,以求“早生貴子”。給老人作的“壽星燈”,以求長壽健康。各種形式的看燈,如:八仙過海、龍鳳呈祥、二龍戲珠、五子登科、麻姑獻壽、天女散花、松鶴延年等。
童子散魚燈
榮成的散燈習俗
散燈,是正月十五膠東民間的一項祈願活動,人們通過散燈,祈求吉祥、平安、豐收、福壽、驅邪、避災等。據《榮成民俗》記載:正月十五二更時分開始散燈,即阖家團聚一起,先把燈撚纏上棉花,插進燈碗。燈撚上要抹點灰,這樣好點易燃。然後,将豆油或花生油倒進每個燈碗。
散燈散得是月燈。月燈點着後,按月份在家中散開,放在供桌、鍋台、炕前、内間等。其中:六月燈,因是收小麥季節,放進麥囤;九月收玉米,九月燈放進玉米囤。十二月燈,有用來預測新一年十二個月走勢的意思,祈求風調雨順,農業豐收。月燈那一個點亮時間長燈灰多,則預示那個月有好兆頭。
動物燈求得是五谷豐登、牲畜滿圈,要散。魚燈放在水瓢裡,置入水缸中飄浮,然後旋轉水瓢,瓢穩定後,魚頭朝那兒,則預示那個方向魚産豐收。馬燈、雞燈、豬燈,分别放在牲口棚、豬窩蓋、雞窩頂,盼望畜禽滿圈。蛤蟆燈放在鍋後台和門檻底下,意為驅吃蒼蠅、蚊子和蟲兒。猴燈放在大門口,守衛家中平安。刺猬燈放廂房門口,保護廂房的糧食。沿海的魚蝦蟹燈放在船頭,祈求出海平安、魚蝦滿倉。
十二生肖燈不散。将每個人的屬相燈放在正屋供桌上點燃,一家人圍在一起拍手歡樂觀看。孩子們可在父母的幫助下,輪番給自己的生肖燈添油、剪燈花。誰的屬相燈旺,點的時間長、燈花大、餘燼多,誰在新的一年則時運亨通,無病無災。
元宵節後,人們将散燈後的豆面燈晾幹,農曆二月二龍擡頭時,切片炖蘿蔔條,加上點蝦皮或蛤蜊等海鮮,是一道農家特色美味菜肴。
馬淑紅在制作豆面燈
傳承藝人馬淑紅
榮成市豆面燈傳承人馬淑紅,1967年8月生,原籍人和鎮千軍石村,後嫁斥山街道北窯村。她母親是當年槎山腳下有名的農村面藝能手,面塑、豆面燈、糖畫樣樣精通,人稱“槎山面人”。馬淑紅與姐姐馬淑玲心靈手巧,自幼喜歡面藝,受母親的熏陶,從小就幫助母親制作面點、面塑、豆面燈等,制作水平逐步提高。後來,進入人和鎮美術班、威海市文化交流協會、威海市面塑藝術協會進修,不時外出從事豆面燈文化藝術交流等,制作技藝是臻完善。
近年來,馬淑紅攜帶豆面燈等作品,屢屢參加全國各地展演,默默傳播非物質文化遺産。面塑聚寶盆,獲赤山浪漫女人節一等獎,其他作品榮獲多項優秀獎。2013年,馬淑紅與馬淑玲創作的50件漁家面塑作品,被石島民俗館收藏。2017年,馬淑紅、馬淑玲合作的200多件膠東海文化系列面塑作品,被甯津街道谷牧舊居面藝館收藏。2017年馬淑紅參加了非遺豆面燈膠東展演,精心制作了300多件豆面燈作品,向全國展示了榮成民間特色文化。2021年12月13日,威海電視台威海三農服務品牌欄目《希望的田野》,專門制作了馬淑紅的豆面燈和面花技藝節目。2021年榮成市婦聯舉辦了巾帼民俗手創意産品網絡評選大賽,馬淑紅的豆面燈和糖畫票數名列前茅。
馬淑紅被威海時光城特聘為面塑培訓師,2015年自立門戶,在石島漁人碼頭設立面塑藝術培訓班,舉辦各類公益培訓活動。2021年以來,在榮成市大型超市佳華商場,開設了面塑體驗館和課堂,向孩子們和民衆傳播面塑制作技藝和文化。十多年來勤奮好學,不斷研究圖案配方,創作技藝日益提高。由于她的豆面燈、糖畫和面塑技藝出色,引起各級面塑專業委員會、協會的重視,先後被吸納為:中國民俗文化研究院泥面塑委員會面塑常務理事長、威海市文化交流協會會員、威海市面塑藝術分會副會長等職務。
傳播豆面燈制作技藝
豆面燈的文化價值
豆面燈是膠東特有的一種民間手工藝,同人們的生産生活密切相關。它的發展變化,顯示了人們同自然抗争的艱難曆程,反映了人們的喜怒哀樂,記錄了當地的風土人情,有着獨特的曆史文化價值。豆面燈千姿百态,雅緻美觀,寓意深刻,具有很高的觀賞藝術價值,為研究民間美術,提供了重要依據。捏燈、散燈、舉辦燈會等,傳承了民間悠久的曆史文化和光榮傳統,對活躍節日氛圍,增添快樂情趣,開展家庭美德教育等,都有積極意義。豆面燈年代久遠、風情萬端、生态原始,民俗獨特,有利于開發旅遊産業,将成為特有的旅遊資源。
豆面燈是山東手造的精美技藝,也是威海一帶最具特色的元宵節符号,其生命力和價值必将得到永續。
撰文:李傳來
攝影:王福東、趙海超
壹點号 桃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