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知道關于荷葉的詩?荷葉古詩六首賞讀,艾性夫的《荷葉》詩,比周敦頤的《愛蓮說》大氣,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你還知道關于荷葉的詩?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荷葉古詩六首賞讀,艾性夫的《荷葉》詩,比周敦頤的《愛蓮說》大氣
盛夏正是荷花荷葉盛開之時。看不足的花開花落,賞不盡的荷塘美景。自古以來寫荷花不計其數,但是有一點奇妙,就是人們賞荷花的時候不會錯過荷葉。因為荷葉和其它的植物的葉子有很大的不同,它們大,且是圓形的。它們不止是荷花的襯托和背景,它圓潤的樣子,有着讓人期待的生命力和審美。荷花是難得花葉同賞的植物。
晚春初夏時節,最先是荷葉出水,嫰荷葉姿态萬千,有的是貼在水面展開一點小圓,有的是卷着嫰紫嫰青的小葉芽出水。
“勿言草卉賤,幸宅天池中。微根才出浪,短幹未搖風。甯知寸心裡,蓄紫複含紅!”南北朝沈約《詠新荷應诏詩》
這是皇宮裡的池塘,荷葉剛剛茁生,露出水面一點點,已經讓人期待。不要說草木輕賤,但是荷花荷葉是如此不同,雖然才露出水面一點,還沒有風,但是已經可以看見它旺盛的生命力和向上的欣喜,那小小的卷着的紫色花葉,仿佛有天然的信仰,那小小的葉子和花苞,已經醞釀着盛大紅紫的開放,帶着内心的動力。
有人說,這可能是寫小荷花出水吧。但是小荷葉往往先出水,卷着葉芯,也通常是稚嫩的紫紅色。
“田田八九葉,散點綠池初。
嫩碧才平水,圓陰已蔽魚。浮萍遮不合,弱荇繞猶疏。
增在春波底,芳心卷未舒。”唐李群玉《新荷》
這是寫立體的新荷葉,一片池塘,隻有八九片荷葉出水,已經舒展成圓形的田字,這裡的田田,不是一望無際的樣子,是指每柄荷葉都是如田字一樣圓潤。它們散落在池塘中,有一種清疏之美。這嫩嫩的荷葉出水不久,已經舒展成圓形的葉子,而且它用這葉子給水下的遊魚作遮蔽。
但是正是水面寬廣,荷葉未必能罩住整個水面。
但是還有新生的力量在水下,那是無數新的荷葉,以卷曲的姿态,在水下生長,努力想探出水面,離滿塘荷葉蓋遊魚的願景實在是不遠。
這裡不僅寫了荷葉那種向上的生命力,還帶着強烈的利他的願景。它們出水的目的就是為遊魚遮陰,給池塘一個更好的生态環境,像一個母親,像一個有責任心的人。
“移舟水濺差差綠,倚檻風擺柄柄香
多謝浣紗人未折,雨中留得蓋鴛鴦。”唐代鄭谷《蓮葉》
水域和沼澤自有自己的生态系統。荷花這種植物除了可以提供花,果實根莖,荷葉也成為生态重要的一環,可以減少陽光對水域的直射和蒸發,利于水下魚蝦在夏天的成長,茂密的濕地荷花荷葉更是夏天鳥類的天堂。
荷葉荷花茂盛的地方,是白鹭,鸬鹚,沙鷗,鴛鴦野鴨野野雁等鳥類理想的栖息地。
古人也很有生态意識,如果不是必須,不會過量采集荷葉,雖然荷葉是常用的包裝材料,荷葉的嫩莖是夏天鮮美的食材。
詩人鄭谷正是愛着這一片碧綠的荷塘,小船行在荷葉當中時,感受到了那種立體的美,他誇張地說,謝謝這裡采蓮和浣紗的農家姑娘,沒有将這美麗的荷葉拔幹淨,給雨中的鴛鴦留下最美麗天然的遮風避雨的港灣。
當然這也帶着别樣旖旎的愛的深情,願天下有情人都有荷葉庇護,家園安穩。
這是鄭谷“荷下乘涼”的美夢,歌頌了荷葉,也贊美了愛情。
“田田抗朝陽,節節卧春水。平鋪亂萍葉,屢動報魚子。”宋朝蘇轼的《荷葉》
這首宋朝蘇東坡的荷葉實際是對唐朝李群玉荷葉的提煉,寫出荷葉那種發自本心的慈悲大氣之美。
那一片一片的荷葉抗着早上的太陽,那一節節的藕根卧在水中。荷葉生長的目的是什麼呢?
荷葉就是要長出水面,擠占水中浮萍的空間,它們是為了報答水中相伴的魚兒,給它們最大的最穩定的遮蔽。
詩人艾青寫了一首《大堰河我的保姆》,他曾說過他的保姆像大葉荷,用她的愛給予沒有血緣關系的艾青以最善良無私的愛。艾青以大堰河諧音大葉荷來贊美樸素無私的貧苦婦女,感人至深。
“池面風來波潋潋,波間露下葉田田。誰於水上張青蓋,罩卻紅妝唱采蓮。”歐陽修《荷葉》
歐陽修是北宋初年的人,所以他的詩詞裡有着宋朝初年的明麗和華麗。
那池塘上風吹綠水波光潋滟,那荷葉田田。是誰在水面打開無數的綠傘,用它遮蔽太陽,讓美麗的釆蓮女,邊采集蓮子,邊唱着采蓮歌?
這裡的比喻雙關,那翠蓋紅妝,不就是荷葉和荷花嗎?人間的美女對着天然的荷花,豔麗華美。
就是因為歐陽修用翠蓋紅妝形容荷花,非常新穎,結果這個用法就泛濫了,很多人寫荷花寫美女都用上了,結果越用越油膩,越用越柔媚,以至于南宋的陸遊最讨厭的就是這四個字。
這也不是歐陽修的初心。歐陽修的翠蓋紅妝有着民歌的清豔,很多人隻剩下惡俗的豔了。
“愛蓮盡愛花,而我獨愛葉。水仙翦圓碧,萬柄相倚疊。風掀翠釜舉,露浥鲛珠晔。不必滿川紅,香氣自薰浃。龜魚蔭涼影,鹭鷗憩别業。潔可包龍城賈客之飯,清可制三闾修士之衣。大可載太乙真人之卧,高可蓋桐江神女之歸。醉仙卷作碧玉盞,歌妓攜來綠雲扇。有時聽雨隔窗眠,湖聲十裡錢塘晚。”宋艾性夫《荷葉》
這一首頗耐讀。幾乎涵蓋了荷花的人文曆史和典故,又寫得生動。
可以和周敦頤的《愛蓮說》對看,雖然沒有愛蓮說出彩,但是比周敦頤的《愛蓮說》大氣。
愛荷花的人都愛花,但是隻有我愛這葉子,一池的荷花是水仙剪成的圓葉子,千枝萬柄相靠相疊。這是化用杜牧的,多少綠荷相倚恨,又沒有杜牧的悲傷,反而壯觀。
當風吹過,荷葉像綠色的盤子和鍋頂在頭上,而露珠如珍珠滴溜溜在上頭,仿佛仙女的淚珠。
不用等到荷花紅的時候才有香氣,荷葉本身的清香就在風裡呀!荷葉給水中的龜魚遮陰避雨,給鹭鸶小鳥以家園。
幹淨的荷葉可以用作包飯的材料,荷葉包飯清涼清香,提供了南來北往商人的飲食。荷葉還可以制作屈原隐士的衣裳。荷葉衣是農村的就地取材的勞作衣裳,防曬防雨。當然經過屈原的贊美,這種衣裳更有一種精神上的高潔和仙氣。
荷葉直徑可以達半米。不知道宋朝是否有王蓮,那王蓮睡一個人是沒有問題的。荷葉如傘,古代傳說中的仙女必有傘頂在頭上,荷葉也應該有這個資格吧。
像李白白居易都拿荷葉當酒杯,俏皮的歌女随意拿荷葉當夏扇。
最是好聽的是躺在船上聽荷葉雨,那十裡荷塘,雨聲如潮,如同錢塘波浪!
這首荷葉詩幾乎涵蓋了宋朝之前文學史上關于荷葉的美,大氣美好。
周敦頤的《愛蓮說》,集中寫荷花的出塵孤傲。“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亵玩焉。”寫出君子自守,但是沒有這首艾性夫《荷葉》,有着利他的更多價值。
隻是這些詩,都沒有艾青大葉荷,那種樸素而感人的力量。勞動人民才是最美最有生命力的荷花荷葉,是用生命和愛實踐着利他和大愛。
初衣勝雪為你解讀詩詞中的愛和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