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職場

 > 近十年創業成功案例

近十年創業成功案例

職場 更新时间:2024-06-28 13:57:52

大學生們,當你還在為畢業找工作煩惱的時候,你的同學還沒有畢業,就已經是四家公司的老闆了。

主要的是:他是白手起家。

更重要的是:他的成功你可以100%複制!

無論你是大學在校生還是畢業生,甚至你隻有初中文憑,你也可以複制他的成功。

近十年創業成功案例(8A:90後白手起家的創業故事)1

主人公:鄭章書,男,上海師範大學旅遊學院地理專業的大四學生。

對于創業這檔子事,如果有人說要靠天賦,我似乎也不反對;有人說要靠環境,從小耳濡目染,我也贊同。當然,我也看到大量與上述兩種情況完全不同的創業者走向成功。

今天的故事,屬于第二種情況。

鄭章書父母從商,但他說:“我不是富二代,我的夢想是做個白手起家的富一代。”

當很多大學生甚至畢業後還在當啃老族的時候,他卻用自己的行動來實踐他的諾言。

鄭章書創業的第一桶金來自校園市場。

那時候,他還是大一新生,才19歲。

鄭章書從小就有喝牛奶的習慣,到大學後,卻發現每天購買牛奶很不方便。

上師大的奉賢校區很大,從宿舍到學校的商業區有一段距離,牛奶比外面超市貴。

鄭章書說:“我當時便想,要是在宿舍也能像住在家時一樣,每日都有新鮮牛奶送到家就好了。既然學校裡沒有這種服務,我是否能幹呢?”

近十年創業成功案例(8A:90後白手起家的創業故事)2

我在我的創業系統講解課程(頭條B系列文章)裡曾提到一個觀點:

創業,可以從解決自己遇到的問題開始。

自己喜歡每天喝牛奶,卻遇到購買不方便的問題,其他同學是不是也喜歡喝牛奶?如果是,那他們也有自己同樣的痛點。

不能臆想,去做市場調查。

調研很簡單,他在一頁A4紙上列了10道問題,總共打印50份,在人流比較集中的食堂和教學區中做問卷調查。主要就是問:

1、是否有喝牛奶的習慣?

2、如果沒有喝牛奶的習慣,是否也認為喝牛奶有益?

3、是否偶爾喝牛奶?

4、如果平時喝利樂包牛奶,是否願意嘗試新鮮牛奶?

5、平均每天喝多少杯牛奶?0,0.3,0.5,1,2,3

6、如果有一份比校内價格低但與外面超市價格相當的新鮮牛奶每日送到寝室裡是否願意接受?

7、希望什麼時候段送到寝室?

8、願意做送牛奶到寝室的勤工儉學工作嗎?

9、如果願意,能接受的工作報酬是多少?

10、有創業的想法嗎?

調查結果,令人滿意,大部分的回答讓鄭章書對接下來的創業充滿信心。

調研後,他立即開始行動。

第一步,決定先和牛奶公司取得聯系。

近十年創業成功案例(8A:90後白手起家的創業故事)3

其實,這個商機放在了所有人的面前。

有六種人。

第一種:沒有創業想法。

第二種:有創業想法,但對這個商機完全視而不見,沒有商業敏感性。

第三種:看見了,但覺得不值得去做,想做更大的生意。

第四種,看見了,也想創業,但對這個項目不感興趣。

第五種看見了,也想去做,但就隻是想,沒有采取行為。

第六種:看見了,立即行為。

鄭章書屬于第六種。

這與他小時候家庭父母經商的環境有關。

我女兒說:從小,同學家的衛生間裡,放的是《故事會》,我們家的衛生間裡放的是《商界》,因為爸爸媽媽都經商。所以,從小就對做生意特别感興趣。

所以,耳濡目染、潛移默化對孩子的未來有多麼重要影響。

不過,一直以來,鄭章書的父母都希望他大學畢業能找份安穩的工作。這能理解,創業畢竟是很折磨人的。

所以,一開始創業,鄭章書沒有敢給父母說,也沒有向他們要過創業資金。

鄭章書說:“我從高中時就有創業的念頭,因為學業壓力大,沒有時間實施。從考入大學第一天開始,我就在觀察校園和周圍的一些動态,終于讓我發現了商機。”

近十年創業成功案例(8A:90後白手起家的創業故事)4

發現商機淘汰了大約70%的同學。

願意去做又淘汰了20%的同學。

遇到困難能堅持做下去,又淘汰了7%的同學。

創業,從來不是一帆風順的事。

從第一步和牛奶公司取得聯系,就讓鄭章書遇到了麻煩。僅僅是找到對口的負責人,就花了一個月的時間。

大學生,天之驕子,從小習慣以自己為中心,一個電話打到光明公司,張口就要找領導,卻沒有想到自己僅僅是個學生。

“在我看來很重要的業務,卻并不值得讓企業高層來理會。” 鄭章書事後說。

多次碰壁,一度讓鄭章書失落,但他沒有放棄。這一點,是很多創業者走向成功的第一要素。

他從上到下逐層去找,直到找到在奉賢大學園區周邊牛奶業務的負責人。

約見這位負責人商談,告訴他自己的想法,給他看了事先準備好的相關數據資料。

多次的打擊已經讓他對這次商談并不抱太大希望。

近十年創業成功案例(8A:90後白手起家的創業故事)5

“即使有1%的希望,也要付出100%的努力!”

這是很多創業者的信條!

“他出乎我意料的通情達理,還稱贊說這是個不錯的想法,給了我極大的鼓舞。”鄭章書說。

鄭章書很快與牛奶公司達成合作意向,開始了他在校園裡訂奶及配送的業務,邁出了他創業的第一步。

第二步:鄭章書開始在校園裡“招兵買馬”。

他首先動員寝室裡的兩個室友和他一起幹,由于送牛奶上門的服務在女生中更受歡迎,他又招募了6名女生建立了他的第一支物流團隊。

其實,在很多出身社會的創業者看來,招人難是一個越來越嚴重的問題,但是,在校園裡,很多學生把這看成是一個很有益的社會實踐活動,對将來找工作是加分的。

鄭章書說:“他們願意來和我一起送牛奶,并不是為了賺錢,很多是為了磨練意志力,提升與人打交道的能力,甚至還有學生是為了減肥等。”

有意思吧!

創業初期,由于對業務不熟悉,鄭章書和他的物流團隊每天清晨5點左右就要起床配牛奶、送牛奶,這個過程很辛苦,能夠堅持下來少不了辛酸,但對鄭章書和他的團隊來說卻是樂在其中,能夠得到同學們的認可,特别有成就感。

鄭章書頗為自豪地說:“無論學生有任何問題,我們都是以最快速度幫他解決好。比如有學生反映牛奶品種送錯了,我們會馬上趕去為他們調換回來,還會送上小禮品道歉。因此,學生對我們的服務滿意度很高。 ”

正是因為鄭章書團隊認真負責的态度,使訂牛奶服務在學生中口碑很好,業務量迅速成長。一年左右,上師大奉賢校區單校日均配送量達到800份。

20歲,大二的時候,随鄭章書送牛奶的業務發展到華東理工大學、應用技術學院等周邊學校。

23歲,大三,鄭章書的業務已經遍布奉賢區的所有高校和松江大學園區的部分區域。

至此,他的創業已經算是成功了!

近十年創業成功案例(8A:90後白手起家的創業故事)6

我們說,白手起家,就是一個從無到有,并以滾雪球的方式不斷發展壯大的過程。

創業,從來不是從一開始就能把以後的事都考慮好,而是做着做着,自然而然就到了下一步。

随着業務訂單量不斷攀升,物流人員的隊伍不斷在擴大,整體的盈利程度比較可觀,鄭章書正式成立了公司化運營團隊。

雪球在繼續滾動。

當時,有很多同學反映食堂裡的早餐品種單一,且不好吃。有時起床晚了,趕着去上課,來不及去食堂吃早餐。

于是,他嘗試将業務延伸,增加為學生送營養早餐的服務。

但哪裡去找供應商呢?

一次,在馬路邊買早餐,鄭章書看到一盒利樂包裝的豆漿,覺得很衛生,口味也不錯,便仔細看了它的生産企業是清美綠色食品有限公司。回去後便着重了解這家企業,得知這是一家有名的豆制品企業,現在正在嘗試開展面包、包子、西點等早餐服務。

他立刻在公司裡成立專門的項目小組,與清美公司接洽,最終順利拿下區域代理權,為同學每日配送新鮮美味的早餐。

近十年創業成功案例(8A:90後白手起家的創業故事)7

創業最艱難的是立即行動,邁出第一步。

然後最難熬的是第一年:收入不多,沒有經驗,沒有資源……

一旦活過了第一個春夏秋冬,就是另一個陽光明媚的春天。

鄭章書開始考慮擁有自己的食品品牌。

他正在和泰奇食品公司合作,努力開發讓學生們“一吃忘不了”的産品。

目前,和泰奇合作在奉賢校區創業基地設立的銷售渠道,在校内已經擁有了極好的口碑,商品幾乎每日都能在很短的時間内一售而空。連上海市學生事務中心也來下訂單,使他們順利晉身為會務點心的提供方。

近十年創業成功案例(8A:90後白手起家的創業故事)8

2022年,大學生畢業人數達1076萬人,這些人的就業給國家帶來了很大的壓力,所以,國家和學校鼓勵大學生創業并由創業者帶動大學生就業。為此,還出台很多優惠政策,例如:貼息貸款、免稅扶持、住房獎勵、免費辦公場地、學校及社會的創業引導等等。

鄭章書的創業就帶動了上師大7名應屆畢業生的就業。另外,全市還有80多名大學生在鄭章書的公司做兼職。他們基本都是家庭困難生。

鄭章書的創業也得到了學校的大力支持和幫助。

大二時,他被輔導老師推薦給了校團委負責大學生創業指導的史佳華老師。也是與他的接觸,讓鄭章書意識到創業不僅僅是憑借興趣就能成功的,更重要的是要把創業項目做成體系化。

在史老師的建議下,鄭章書大二去參加了學校的創業大賽,當時用的就是這個送牛奶的項目。

等到第二次創業大賽,在史老師的帶領下,從參與者轉變成了一名活動組織者。這一角色的轉變,讓他各方面能力提升很快。

他還找到學校學生處衛茹靜老師,希望能将自己的送牛奶項目和學校的勤工儉學相結合。

這個方案很快得到了校方的支持,同樣的方案又很快被複制到了其他的高校裡。

近十年創業成功案例(8A:90後白手起家的創業故事)9

目前,鄭章書除了擁有一家名叫卡呆呆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之外,還有旭思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展龍香港企業有限公司、FastGod創業實踐平台。

關于搭建這個平台的初心,鄭章書說:

“我自己是大學生創業過來人,感受到大學生創業特别不容易,我搭建的這個大學生創業實踐平台就是希望為在校大學生創建一個創業就業的平台。”

創業平台運營部直接面向大學生征集好的項目方案、創業企劃,再通過專業的風險評估、市場調查等方式,最終确認方案企劃的可行性報告。

凡通過創業平台測評标準的項目,即可把此項目納入創業平台下所屬項目之一。項目申報人可作為此項目的總負責人,創業平台會為此項目投入部分資金,做成本及回報率預算,并配備有經驗的指導人員及實施人員,以團隊的力量使此項目在資金、人員、宣傳、推廣等各個方面得到全面扶持,盡量減少由于大學生創業沒有經驗、執行力低、管理能力差等負面因素的影響,從而大大增加項目的成功率。

那麼給大學生的創業資金從哪裡來?

通過旭思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來進行資金募集。

現在卡呆呆餐飲公司收入的很大部分都投入到這一平台中去了。

與天使投資這類主要關注科技創業的扶持資金不同,FastGod創業實踐平台關注的主要是大學生小而美的實業方面的創業,給他們提供5千、1萬元的小額前期創業扶持資金。

而展龍香港企業有限公司定位為一家文化傳播公司,為創業平台公司做品牌推廣業務。

近十年創業成功案例(8A:90後白手起家的創業故事)10

梳理一下,大家更能明白這個大四學生的商業布局:

餐飲管理公司為他的整個商業版圖(包括創業實踐平台)造血輸血。

投資管理公司為創業實踐平台融資。

文化傳播公司,為創業實踐平台公司做品牌推廣。

至此,一個小型的商業生态圈微現雛形。

這,就是一個大學生創業者的商業格局。

我不是簡單地講一個故事,而是通過鄭章書的創業步驟和細節展示及剖析,希望這個真實的白手起家的成功案例能被更多的創業者複制,特别是大學生創業者。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職場资讯推荐

热门職場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