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孫靈君
學習中,我們常說的“夯實基礎”,一般是指夯實文化課的知識基礎,而閱讀理解能力是學習基礎的基礎,是學生自學能力必須側重培養的一個重要方面。從長遠來看,培養這方面的能力,夯實這樣的基礎,是學生獨立地獲得知識、進行創造性工作所不能缺少的。
閱讀理解能力是“學會學習”的不二法門。不具有閱讀理解能力不可能搞好學習,特别是數理化的學習。許多學生數理化成績不好,往往與理科閱讀理解能力差直接相關。
本節講解閱讀能力的培養,重點講精讀能力的培養。精讀是相對于泛讀(跳讀、快讀、略讀)而說的。精讀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學習環節。不會精讀,就談不上理解、内化,更談不上會學、學會!
要理解精讀,首先要理解如何泛讀——跳讀、快讀、略讀書籍:
跳讀:跳躍式地把書中無關緊要的内容放在一邊,抓住書的筋骨脈絡閱讀,重點掌握各個段落的觀點。有時讀書遇到疑問處,反複思考不得其解時,也可以跳過去,向後繼續讀,就可前後貫通了。
速讀:一目十行,對文章迅速浏覽一遍,隻了解文章大意即可。這種方法可以加快閱讀速度,擴大閱讀量,适用于閱讀同類的書籍或參考書等。
略讀:閱讀時可以随便翻翻,粗略讀,略觀大意;也可以隻抓住評論的關鍵性語句,弄清主要觀點,了解主要事實或典型事例。而這一部分内容常常在文章的開頭或結尾,所以重點看标題、導語或結尾,就可大緻了解,達到閱讀的目的。
相對于跳讀、快讀、略讀,精讀則要求細讀多思,反複琢磨,反複研究,邊分析邊評價,務求明白透徹,了解于心,以便吸取精華。對各學科的課文,特别是語文名篇佳作更應該采取這種方法。隻有精心研究,細細咀嚼,課文的“微言精義”,才能“愈挖愈出,愈研愈精”。可以說,精讀是最重要的一種讀書方法,所以,不動筆墨,不讀書。精讀,必須強化圈點、批注!(引自網絡)
這裡推薦一個很實用的“十字”精讀學習法,希望有助培養精讀或者說預習的好習慣:
1、看——看書,閱讀文本,整體把握。
2、劃——劃出重點、難點、疑問點、經典句段(圈劃符号要根據自己的習慣,相對固定),第二天帶着問題集中精力聽講,大大提高學習效率。
3、查——通過看書、網絡搜索,廣泛查找資料。
4、記——記錄下自己對所學書籍(資料)的見解、靈感和查閱到的信息、新發現的問題。
5、思——邊讀邊思考,通過自己的思考解決疑難。
6、悟——通過對課本的挖掘、拓展,初步形成自己對作品、基本概念、例題、案例的認識、觀點、思路和解決方法。
7、畫——思維導圖(畫腦圖),把知識要點用畫腦圖的方法進行梳理,體系化,深化理解和記憶。
8、練——預習的最高層次是練習。預習要體現在練習上,就是要做課後能夠體現雙基要求的練習題2到3道。做題時若會做了,就說明自學能力在提高;若不會做,沒有關系,很正常,因為老師還沒有講。
9、用——最大限度地通過說、唱、寫、畫、遊戲、表演情景劇、聯系生活實際等任何形式表現出來。
10、結——預習、學習以後,還要合上書本,小結一下,從而使自己對新教材的“初步加工”有深刻印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