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趙孟頫野竹圖帖釋文

趙孟頫野竹圖帖釋文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27 13:42:35

澎湃新聞記者 李梅

從古至今,歌詠江南的詩詞文學作品不勝枚舉,白居易的《江南好》,蘇東坡的《望江南》,構築了中國人想象中的“江南”。

蘇州博物館2021-2022跨年大展“元代的江南”今天在蘇博本館(東北街204号)正式開幕,這一重量級特展将策展内容定位于展示這一特定時段的地域文化。試圖與觀衆分享多元文化交融下的元代江南大觀,赴一場尋蹤江南的雅集。

澎湃新聞在現場看到,此次特展彙集蘇州博物館、故宮博物院、中國國家圖書館、南京博物院、上海博物館、天津博物館、遼甯省博物館、浙江省博物館、安徽博物院等22家境内外博物館的108件元代藏品及23件明清藏品,并以6件數字藏品再現孤品珍藏。從見證文人雅集的故宮收藏元代賞石“造雲石”,到趙孟頫、黃公望、倪瓒、吳鎮、王蒙等書畫名迹,一片逸韻,清新脫俗,到張成、楊茂之漆作,朱碧山之銀槎杯,技法精妙,文人意趣濃厚。

趙孟頫野竹圖帖釋文(現場尋蹤元代江南)1

“元代的江南”展覽入口處現場

來到此處蘇州博物館本館的“元代的江南”展廳(地下一層),在人工設景的背景與蘆花間,仿佛地處煙水茫茫的湖邊,撲面而來的是一片清新脫俗的氣息。

宋人的“天上天堂,地上蘇杭”流傳千載;明代流行的園林、昆曲、吳門書畫,定義了後人對“江南”的大部分想象。而處在宋、明之間的元代,無論書畫、文物,則對中國文人藝術的審美術影響深遠。

然而,當後世回望江南文化生成發展的曆史軌迹,元代卻是一個無法回避的“高光”時代。置行省、通南北、興海運等等新動向,給江南社會帶來了新鮮的刺激,四方商貿繁榮催生出更發達的手工業水平,殷實的經濟基礎為文人活動提供了沃土,一時間名家輩出,星光璀璨。

趙孟頫野竹圖帖釋文(現場尋蹤元代江南)2

展廳外現場

趙孟頫野竹圖帖釋文(現場尋蹤元代江南)3

展廳内陳設現場

此次展覽分為“江南印象”及“江南風情”兩個部分,分别位于蘇博本館的書畫廳和特展廳。在全景展示元代江南風貌的同時,也嘗試揭示有元一代對江南文人文化的形塑和影響,從而與觀衆共同回望和探讨江南文化的曆史内涵。展覽策劃以江南印象、風物、信仰、雅集為脈絡,擇書畫、器物珍品,重構氤氲隽永的江南圖景,再現多元并包的元代風情。其中,既有故宮博物院、遼甯博物館、南京博物院等館也包括上海博物館、天津博物館、蘇州博物館等收藏的重要元代江南文物。

見證元代文人雅集的傳奇賞石:元代“造雲”銅變石

地處地下一層展覽入口處的焦點是故宮具有傳奇性的賞石——故宮收藏的唯一一塊有确切題刻的元代賞石,也是元代文人賞石朋友圈的“活化石”——“造雲”銅變石。

趙孟頫野竹圖帖釋文(現場尋蹤元代江南)4

故宮收藏的元代賞石“造雲”銅變石

這一賞石極具傳奇性,據相關文獻記載:此石原在江蘇昆山界溪畔顧瑛的玉山草堂中,元末明初的戰亂草堂被毀,後此石不知何故輾轉來到了故宮。此石之所以珍貴不僅僅是因其造型“嵌空飛翥”,更主要的一是石上有元、明朝多位大家題刻(共有八處題刻,四位元人、三位明人,包括顧瑛、楊維桢、張雨、董其昌等);二是此石叩之其“發聲清越、铿然中律”,故宮名曰“銅變石”。

趙孟頫野竹圖帖釋文(現場尋蹤元代江南)5

元代賞石“造雲”銅變石局部

1935年《故宮周刊》第四百三十三期和第四百三十四期介紹:“造雲石”原置撫辰殿後惠風亭之西北隅。高一尺九寸,左端高七寸四分,寬二尺一寸一分,側面高一尺六寸五分,上寬一尺七寸,中寬一尺五寸四分,下寬一尺二寸八分。石質系靈璧,色深褐,間以黃暈石紋,叩之其聲清越若銅。為元代顧瑛玉山草堂舊藏,題刻至夥。“造雲”二字在石之額間,款屬廉夫,為元楊維祯筆。“玉山草堂精玩”篆文六字,排列側面上部。鄭元祐記事位于“玉山草堂精玩”六字之次。文曰:庚寅(1350)秋七月,玉山主人置酒芝雲堂,琅玕萬個,靈石錯出。中列一卷,如天風遏雲抱崖绮布之勢。适楊廉夫弄笛其傍,餘偶以佩牙擊賞,發聲清越,铿肰中律,時凉颸送爽自林樹間來,相顧樂甚。廉夫遂題“造雲”二字于石之額端,蓋取郦善長(郦道元)造雲壁立句也。仲瑛欲移近幾席復自著銘。坐客若袁子英、李廷璧、方外友、張伯雨、琦元璞皆有句。遂昌鄭元祐記其事。顧瑛銘文在記事左端,大篆八字,”,款瑛銘,钤印二,曰‘阿’‘瑛’。“句曲外史(張雨的号)醉後撫觀”八字在石之背面下方,為張雨書(張雨即張伯雨)。

趙孟頫野竹圖帖釋文(現場尋蹤元代江南)6

造雲石上題刻的“玉山草堂清玩”

趙孟頫野竹圖帖釋文(現場尋蹤元代江南)7

“造雲”石上顧瑛題刻

“造雲石”上另有三處明人題刻。石頭前方有“崐崙山人張詩與晏伯謙同觀”的題刻,奇石後面元人題刻的下方分别是顧璘(右側)和董其昌的兩處題刻(左側)。

從趙孟頫倪瓒到“四王”,呈現元代書畫名迹與影響

元代繪畫中,文人畫占據畫壇主流。因元代未設畫院,除少數專業畫家直接服務于宮廷外,大都是身居高位的士大夫畫家和在野的文人畫家。他們的創作比較自由,多表現自身的生活環境、情趣和理想。山水、枯木、竹石、梅蘭等題材大量出現,直接反映社會生活的人物畫減少。作品強調文學性和筆墨韻味,重視以書法用筆入畫和詩、書、畫的三結合。

趙孟頫野竹圖帖釋文(現場尋蹤元代江南)8

元代趙孟頫《 飲馬圖卷》展出現場

此次展覽第一部分“江南印象”,聚焦元代江南書畫及其影響。這一時期,位于長江中下遊地區的環太湖一帶,因其獨特的自然風光和南宋以來的人文禀賦,成為當時首屈一指的文化活躍地區。書法上,吳興(今浙江湖州)人趙孟頫提倡複古,以清新超逸、圓轉遒麗,開啟一代書風;繪畫上,黃公望、吳鎮、倪瓒、王蒙四家,更是将“憑作者之個性,與不同之胸懷”的文人畫發展到空前的高度。

趙孟頫野竹圖帖釋文(現場尋蹤元代江南)9

趙孟頫經典墨書《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冊

在這一單元,有遼甯博物館藏趙孟頫經典墨書《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冊,有南京博物院藏黃公望墨筆《富春大嶺圖》軸,有故宮博物院藏王繹、倪瓒合繪《楊竹西小像》卷,蘇州博物館鎮館之寶趙天裕、柯九思等繪《七君子圖》卷作為重要展品呈現,定格元代江南書畫的幽秀。

《楊竹西小像》是元代王繹、倪瓒共同創作的一幅紙本墨筆畫,現收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此畫是一幅肖像畫,描繪的是楊竹西晚年隐居時的形象。畫作以人物為主體,以古松、石堆為背景,多采用白描的手法創作,線條簡練挺拔,造型端莊,意境脫俗。

趙孟頫野竹圖帖釋文(現場尋蹤元代江南)10

《楊竹西小像》(局部) 是元代王繹、倪瓒共同創作的一幅紙本墨筆畫

《富春大嶺圖》是元代黃公望以高遠法展現富春山的一座山嶺,從水邊山腳至山頂的全景:水邊怪石嶙峋,林木茂密,茅屋隐約,山勢圓渾,有山路曲折盤桓而上,兩山間一橋橫架,有懸泉飛流而下。情景淡泊幽谧,與《富春山居圖》同工。但筆墨上似乎更灑脫,勾皴更簡括,沒有了《山居圖》那長達20厘米的優美的長披麻皴,而隻是在石根處用淡墨略作皴擦、渲染,也沒有了《山居圖》山石勾線旁表示樹叢密葉的濃墨橫點和豎點,代之以淡墨的橫點和濃墨的圓點。總之,筆墨更加簡約,情景更為平淡。應該說,這與《富春山居圖》同為黃公望晚年的傑作,而且同樣遭受了坎坷的命運。近代為著名收藏家龐萊臣所得。1963年,其孫龐增和将其祖上珍藏的137件文物捐獻給南京博物館,《富春大嶺圖》遂成南京博物館鎮館之寶。

趙孟頫野竹圖帖釋文(現場尋蹤元代江南)11

南京博物院藏黃公望《富春大嶺圖》軸

元代趙孟頫《 飲馬圖卷》藏遼甯省博物館。紙本,水墨。畫心縱25,橫59.8厘米。白描一奚官,身着長袍,頭戴烏帽,足踏革靴,雙手端一木盆,内盛清泉,屈身吃力前行。迎面為一立柱,上拴一馬,正昂首拽缰欲飲。

趙孟頫野竹圖帖釋文(現場尋蹤元代江南)12

元代趙孟頫《 飲馬圖卷》局部

趙孟頫野竹圖帖釋文(現場尋蹤元代江南)13

王蒙 竹石圖軸 元 紙本 水墨 蘇州博物館藏

同時,展覽也彙集楊維桢的行書作品《夢遊海棠城記卷》、沈右詩趣盎然的楷書《中酒雜詩并簡帖》頁、盛懋工巧與詩意兼具的《滄江橫笛圖》軸,以及陸居仁、趙原初、陳選等同時期名家作品,展現這一時期江南人傑地靈、人文荟萃的創作群像,供遊客對賞評鑒。

趙孟頫野竹圖帖釋文(現場尋蹤元代江南)14

楊維桢的行書作品

趙孟頫野竹圖帖釋文(現場尋蹤元代江南)15

元代吳鎮草書

同時,為了呈現元代對南宗畫史和後世文人畫流派的影響,展覽特别設置了“仿元書畫”單元,展出董其昌、藍瑛、“四王”、禹之鼎等明清畫家的16件仿元作品,從中可看出後世諸家文人對元人筆下山水畫意的繼承。

趙孟頫野竹圖帖釋文(現場尋蹤元代江南)16

“仿元書畫”單元

彙多元文化社會風情,聚合展覽“破圈”吸引力

在蒙元政權南北統一、海運暢通的的大環境下,地域壁壘消融。如同色目詩人薩都剌所描寫的,“南人求名赴北都,北人徇利多南趨”,四方的經濟文化都交彙于江南。新氣象,催生出江南社會諸多積極特征;新鮮感,滲透并融入了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為了展現這一方多元文化彙聚的時代舞台,展覽的第二部分“江南風情”,從風物、信仰、雅集三個層面展開,力求以豐富地展品門類,還原元代江南社會生活大觀。

趙孟頫野竹圖帖釋文(現場尋蹤元代江南)17

展出現場

“風物”,聚焦元代江南工藝美術領域,以雲龍八寶紋緞裙、“聞宣造”金器、“朱碧山”銀槎杯、張成造剔紅嬰戲圖盤、青花纏枝牡丹紋梅瓶等展品為代表,通過江南元代墓葬出土文物和知名工匠作品,呈現多個手工藝門類的發展。在元代,織繡、金銀器、漆器、玉器、瓷器等各個品類都有所發展。

趙孟頫野竹圖帖釋文(現場尋蹤元代江南)18

龍泉窯青瓷獸耳罐 浙江省博物館藏

趙孟頫野竹圖帖釋文(現場尋蹤元代江南)19

八棱鍍金團花銀盒 南京博物院藏

趙孟頫野竹圖帖釋文(現場尋蹤元代江南)20

現場展出文物

元代江南的工藝美術較多地保留了兩宋遺風,同時,官府的需求、北方工藝美術的風格技法、少數民族乃至其他國家的審美取向,也給創作和生産注入了新的元素。

趙孟頫野竹圖帖釋文(現場尋蹤元代江南)21

雲龍八寶紋緞裙 元 蘇州博物館藏

趙孟頫野竹圖帖釋文(現場尋蹤元代江南)22

刻劃牡丹如意 雲邊金盞托 元 南京博物院藏

趙孟頫野竹圖帖釋文(現場尋蹤元代江南)23

“朱碧山”銀槎杯 元 吳文化博物館藏

“信仰”,關注不同信仰在江南的傳播;觀衆可通過陰刻13世紀阿拉伯數字的“四階數獨”青玉幻方、龍泉窯描金佛龛等文物和數字展品《玄妙觀重修三門記》,一瞥元人豐富多彩的精神世界。

趙孟頫野竹圖帖釋文(現場尋蹤元代江南)24

展出現場

趙孟頫野竹圖帖釋文(現場尋蹤元代江南)25

玉佛 海鹽縣博物館藏

“雅集”部分中,以展示文人交往活動為中心。除故宮博物院藏“造雲”銅變石外,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明代善本《玉山名勝集》,以玉山景點為綱,彙編元末玉山雅集參與者在各處的題詠。昔人已随時光逝,但通過這些文物和文本,可以看出這一方土地上的文人風雅和文脈傳承,由宋入元、經元至明,不斷在傳頌和傳承中延續。在做實學術基礎的同時,為了營造親切、有趣的觀展“吸睛點”,本次展覽的形式設計中大量化用了“元代江南”視覺元素,以“身臨其境”引導“感同身受”。步入展區,獅子林真趣亭等園林場景複原,描畫了這一元代園亭中的生活圖景;深入展廳,竹石相疊的庭院小品、幾榻整潔的書房陳設,仿佛正是江南文人對弈品茗的場所;環境背景中的《玉山雅集圖》和《寫經換茶圖》又以圖像的形式分别還原兩段元人的風流韻事。

趙孟頫野竹圖帖釋文(現場尋蹤元代江南)26

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明代善本《玉山名勝集》

趙孟頫野竹圖帖釋文(現場尋蹤元代江南)27

展出現場

趙孟頫野竹圖帖釋文(現場尋蹤元代江南)28

展出現場

針對不同年齡、不同專業層次的觀衆群體,展覽還配套了涵蓋元史科普、元代工藝美術等等專題講座,與漢服愛好者群體共同策劃的元代江南服飾文化展示,元代印章篆刻體驗等等宣教活動。使得整個“元代的江南”的配套活動如同一次尋蹤江南文化的雅集,與展覽中元代文人的雅集盛事遙相輝映。

趙孟頫野竹圖帖釋文(現場尋蹤元代江南)29

展出現場

通過學術科研、展覽陳列、社會教育、宣傳推廣等力量的聚合,蘇州博物館希望借助此次特展,讓觀衆對較冷門生僻的“元代”形成直觀的認知;也借助這一方多元文化交融的“元代江南大舞台”,向公衆傳達出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文化魅力和不斷更新的生命力。

趙孟頫野竹圖帖釋文(現場尋蹤元代江南)30

沉浸式雅集“江南之夜”現場排練

蘇博12月25日晚還将舉辦沉浸式雅集“江南之夜”,包括“邂逅江南”服飾走秀、“尋蹤江南”專場導覽、“逸樂江南”傳統遊戲等。

據悉,此次展覽自2021年12月22日對外展出,預計持續到2022年3月22日。

責任編輯:顧維華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