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的王陽明,因上疏言事,得罪了當時明代大宦官劉瑾,還差點因此掉了腦袋,後來被發配到貴州龍場驿充當驿丞相。在龍場的艱難歲月,讓王陽明有足夠的時間審視自己的内心,并大徹大悟,史稱"龍場悟道",并提出了"心即理"的思想,這是陽明心學的發端。
提出心學核心思想“緻良知”龍場悟道之後,王陽明将領悟到的"知行合一"本體智慧與自己的才能結合起來,如虎添翼,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境界,他的智慧令對手望而生畏,他的才能無事而不可為。
明武宗正德十六年,王陽明平定甯王叛亂,而當時正值祖母離世,又聽說父親患病,王陽明内心十分焦急,可無奈多次上奏無果,隻得繼續鎮守南昌。
在郁郁寡歡之際,王陽明又提出了"緻良知"三個字,作為自己學說的要害與主旨。他的所有學說及思想,如心外無理、知行合一等,都歸彙到"緻良知"裡,得到了總結、提升和融會貫通。正如王陽明自己所述:
良知明白,随你去靜處體悟也好,随你去事上磨練也好,良知本體原是無動無靜的,此便是學問頭腦。我這個話頭,自滁州到今,亦較過幾番,隻是緻良知三字無病。醫經折肱,方能察人病理。(王陽明《傳習錄》)
“心學四決”
在王陽明晚年時期,他就隻講這三個字,"緻良知"也成為了陽明心學的核心觀念,想要全面了解"緻良知"的思想,還要了解王陽明提出的"心學四決":
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根據"四句教法",良知是人人所固有、能夠分别善惡的本心,但人的秉賦不同、才愚有高下之分。當我們心頭産生一個意念時,良知會告訴我們它是善的還是惡的,人們或者因個人好惡,失去判斷力,以善為惡,自昧其知善之良知;或者持善不堅,明知道是惡,還是要繼續去做,自昧其知惡之良知。因此,需要做"緻良知"的功夫,這樣才能夠"不自欺"。當一個人自欺欺人時,我們就可以說他沒有良知。
"良知"是"知善知惡","緻良知"是"為善去惡"。說白了,就是王陽明認為,隻要遵從我們的内心良知,人人有做聖人的潛能,隻要他遵從他的良知的指示而行。
王陽明繼承了孟子的思想,認為良知人人都有,不需要外求,它是我們的本性。所以,緻良知就是要把人的良知,推廣到萬事萬物。一個人隻有首先認識到自己的良知,并且能夠把這種良知推廣擴展出去,才能達到天地一體的通曉天理的境界。
陰陽心學的究極目标——聖人
緻良知不僅是王陽明心學的核心,也是中國儒家道德修養論的核心。在緻良知的基礎上,王陽明還提出了一系列道德修養惡方法,比如克己省察,比如靜坐,比如萬事要在事情上磨練和自信立志等。隻有這樣,我們才能把心擦得更亮,不讓自己的良知被私人的欲望所污染所遮蔽,隻有這樣才能達到真正的良知。
所以緻良知就指向了陽明心學的究極目标——聖人。
王陽明教導學者要立必為聖人之志,如《傳習錄》:
何廷仁、黃正之、李侯璧、汝中、德洪侍坐,先生顧而言曰:"汝輩學問不得長進,隻是未立志。侯璧起而對曰:"珙亦願立志。"先生曰:"雖說不立,未是必為聖人之志耳。"對曰:"願立必為聖人之志。"先生曰:"你真有聖人之志,良知上更無不盡。良知上留得些子别念挂帶,便非必為聖人之志矣。"(《傳習錄》)
成聖的基礎是人的先天良知,良知是人人都有的,因此王陽明認為人人都可以成為聖人。
隻可惜王陽明這個道理,能懂的人太少,但是當你懂得了,你會有一種不一樣的灑脫和聰慧,這也是王陽明的魅力所在。
聽一千個人講王陽明,會有一千種不同的解讀方式,對此,我還是希望大家能親自讀一讀他的書,一定會有新的領悟。《王陽明全集》這套書是四冊的,全面講述了王陽明心學内容以及後人對心學的推演、注釋,讀起來也不會晦澀難懂。
厚厚的一大摞,幫你全面了解王陽明以及心學的智慧這套書既有原文,也有注釋的白話文,也有後人對其引發的思考,對心學的感悟,對人際交往、人生智慧與感悟都将帶給你從來未有的體驗:
白話文、文言文、注釋、引申文一個不落全都涵蓋。
這本書四冊68元,相當于17塊錢一本,這68元能做什麼呢?飯店兩盤肉菜都買不到,幾包香煙的價格,卻能讓你閱讀出不一樣的人生智慧。讓你了解學生時代沒有了解的儒家大家,文武雙全的王陽明。
點擊下面的商品卡即可購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