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讀古典詩歌,你會發現世間最美的風景,都在古人的詩裡。從“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塞北,到“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的江南。從“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的早春,到“落霞與孤鹜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深秋。它們宛如一幅幅絢麗多姿的畫卷,總能美到讓人心醉。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飲湖上初晴後雨》,便是一首美到讓人心醉的寫景名篇。它是北宋著名詩人蘇轼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蘇轼一生寫下過大量有關西湖景物的詩,《飲湖上初晴後雨》便是其中最有名的一首。清代學者王文诰曾在《蘇文忠公詩編注集成》中評價此詩說: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對于我們而言,蘇轼這首詩并不陌生。反而它還被選入小學課本,是一首小學生都會背,家喻戶曉的千古名作。俗話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說到杭州美景,就不得不提西湖。而說到西湖之美,蘇轼的這首《飲湖上初晴後雨》,無疑是對其美的最好的诠釋。
《飲湖上初晴後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詩的前兩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意思是說,在燦爛的陽光照耀下,西湖的水面碧波蕩漾,光彩熠熠,十分美麗。在江南的煙雨籠罩下,西湖周圍的群山,時隐時現,朦朦胧胧,十分奇妙。從這兩句詩的意思來看,蘇轼不僅寫了西湖的水光山色,也寫了西湖的晴姿雨态。
“晴方好”、“雨亦奇”,即無論是水是山,或晴或雨,西湖在蘇轼眼中都是美好奇妙的。而蘇轼能夠對西湖作出如此的盛贊,且是不同天氣下的湖光山色,說明蘇轼在杭州任職期間,曾不止一次的遊覽過西湖。在寫法上,這兩句詩情景交融,句間情景相對,将西湖之美表現得一覽無餘。蘇轼對西湖和自然美景的喜愛可想而知。
詩的後兩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蘇轼并沒有接着前兩句再去描繪西湖的具體景色,而是将筆墨放在了神韻上。即用“西湖比西子”這個既空靈又貼切的妙喻,來傳達西湖景色的神韻。它的意思是說,可以把西湖比作那美人西施,無論是淡妝,還是濃妝,都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麗質和迷人神韻。
我們都知道,用文字來傳達景色的美,營造出視覺效果是非常難的。所以現在我們通常都是以照片、視頻來傳達景色的美。但對于蘇轼那個時代,他從西湖的美景聯想到作為美的化身的西施,從西湖的“晴方好”“雨亦奇”,想到西施的“淡妝濃抹總相宜”,無疑是具有現在照片、視頻的效果的。所以曆來人們都覺得蘇轼這兩句詩是神來之筆。
綜觀蘇轼這首詩,它不是描寫西湖的一處之景,也不是描寫西湖的一時之景,而是對西湖美景進行了全面描寫和概括點評。尤其是後兩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被認為是對西湖最恰當的評語。總的來說,這首詩堪稱是蘇轼最美的一首詩,小學生都會背,短短4句美到讓人心醉。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