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最具代表性的食物?遠離塵嚣的龍遊縣石佛鄉飯甄山下,沃野十裡,荷葉搖曳,遠山如黛不過,60歲的馬阿祥并沒有心情欣賞周遭的美景,他有些懊惱地蹲在田裡,看着四五株死去的辣椒樹,不住地唉聲歎氣,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各國最具代表性的食物?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遠離塵嚣的龍遊縣石佛鄉飯甄山下,沃野十裡,荷葉搖曳,遠山如黛。不過,60歲的馬阿祥并沒有心情欣賞周遭的美景,他有些懊惱地蹲在田裡,看着四五株死去的辣椒樹,不住地唉聲歎氣。
“今年雨水太多,大家種的小辣椒收成都不好。”潘根成想安慰馬阿祥,其實他心裡也很不是滋味。20多年來,潘根成一直是石佛鄉、橫山鎮一帶遠近聞名的小辣椒收購商,見證了龍遊小辣椒産業的興衰榮辱。
每年的7月底至10月下旬,是龍遊小辣椒上市采摘的季節。每天中午前,潘根成都要運輸一批新鮮的小辣椒到加工廠。過去最多時,所有加工廠的收購量一年可達100噸,而現在僅有10多噸。
數字銳減的背後是産業的萎縮衰退——當地的小辣椒生産企業,如今隻剩下龍遊銅鳥食品有限公司一家。
“唯一”會不會成為“最後”?52歲的龍遊小辣椒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銅鳥食品”總經理程朝榮不願也不敢多想。
從晚清的皇家貢品到美國總統的欽點小菜
中國人愛吃辣椒,形形色色的辣椒品種也很多,但以地名命名的确實不多,龍遊小辣椒就是這樣的特例。
民間相傳,龍遊人種植、腌制小辣椒的曆史已有四五百年,但真正成為商品是在清代鹹豐元年(1851)。
這年,安徽商人王家銳在龍遊創辦了“王正豐醬園”,用家傳秘方醬制龍遊小辣椒,很快成為家喻戶曉、聲名遠播的龍遊名特産。
鹹豐三年,龍遊小辣椒被舉薦為皇室貢品。也就是說,慈禧老佛爺很有可能嘗過它的美味。
當然,最讓龍遊人津津樂道的是,美國總統理查德·米爾豪斯·尼克松被龍遊小辣椒驚豔的傳奇往事。
1972年2月,時任美國總統的尼克松對中國進行了曆史性的破冰訪問之旅,簽署了震驚世界的《中美聯合公報》。
當尼克松一行即将到訪杭州前,美方先遣人員曾主動點名要求在招待宴會上提供龍遊小辣椒。接到任務後,衢縣龍遊鎮小辣椒廠立即制作了12瓶一斤裝的小辣椒送往杭州飯店(即現在的杭州香格裡拉飯店)。晚宴上,龍遊小辣椒與叫花雞、西湖醋魚、龍井蝦仁等傳統杭幫名菜一同亮相。據說,尼克松對龍遊小辣椒的獨特風味贊不絕口,後來還讓随行人員捎帶了一些回國。
尼克松訪問杭州時,對龍遊小辣椒的獨特風味贊不絕口。資料圖片
從昔日的皇室貢品到美國總統慕名欽點的中國小菜,龍遊小辣椒的出身可謂不凡。上世紀80年代後,市場經濟的日漸昌盛,不少嗅覺敏銳的人們發現了龍遊小辣椒充滿“錢景”的商機。
最鼎盛的時候,龍遊小辣椒加工企業有30多家。“辣椒不辣,龍遊一絕”“龍遊小辣椒,辣乎不辣也?”……市場上,龍遊小辣椒的廣告鋪天蓋地。
龍遊小辣椒江湖背後的愛與恨
龍遊小辣椒的江湖中,自然也少不了爾虞我詐的愛恨情仇。龍遊小辣椒嘗試刮起“一家獨大、專賣專營”的旋風,演繹過“辣與不辣”的明争暗鬥,也曾曆經原料采購、産品銷售的價格亂戰……
2005年5月,龍遊縣政府對龍遊小辣椒行業進行專項整治,責令當地超市、商店和旅遊景區銷售的所有帶辣味的龍遊小辣椒産品下架撤櫃。龍遊縣質監局有關負責人認為,傳統工藝制作的龍遊小辣椒是鹹中帶甜,脆鮮不辣的,市場上出現的辣味小辣椒,實際上是将龍遊小辣椒變了味,影響了産業的健康發展……
這以後,龍遊小辣椒産業在行業洗牌中漸漸一蹶不振,許多企業或轉行或黯然隐退,時至今日,隻剩下龍遊銅鳥食品有限公司一家仍在苦苦堅守生産。
龍遊“北鄉”一帶是傳統的龍遊小辣椒主産區,過去是農戶上門求企業收購小辣椒,現今是企業上門求農戶種植小辣椒。
當地小辣椒收購商潘根成歎息,現在隻有一些老年人願意種小辣椒,“錢是賺不到的,靠的也是感情維系了。”
“要幹活去砂石場,要玩就去辣椒廠”
“當一個行業隻剩下一家企業時,這個行業或許就要沒了……”作為龍遊小辣椒制作技藝的代表性傳承人,52歲的程朝榮内心五味雜陳。
龍遊銅鳥食品有限公司的廠區内,飄蕩着發糕、蓮子酒、薄酥餅等食品的勾魂香味。百香濃烈的深處,深藏着一絲暗香,那便是龍遊小辣椒的清淡幽香。
龍遊銅鳥食品有限公司的老師傅在展示即将下池腌制的小辣椒。
“不管掙不掙錢,隻要自己的企業存在一天,我們就不會停産龍遊小辣椒。”與小辣椒結緣32年的程朝榮,早已許下這樣的誓言。
“要幹活去砂石場,要玩就去辣椒廠。”程朝榮年輕時候,龍遊城裡就流傳着這樣的民謠。在老百姓的印象中,能到國營龍遊小辣椒廠上班,可謂是令人羨慕的美差。
1985年,剛從浙江工學院(現浙江工業大學)微生物發酵專業畢業,已在龍遊國營酒廠工作的程朝榮,被縣計量所抽調去參與編寫龍遊小辣椒的生産制作标準。
程朝榮因此接觸了許多龍遊小辣椒廠的老師傅,對小辣椒的種植與生産制作的流程爛熟于心。
這段經曆留給程朝榮的回味,一度隻是每年能定期收到兩瓶小辣椒。彼時的龍遊小辣椒依然延續古法工藝,用醬油腌制,所用的産品包裝是龍遊本地産的毛竹筒。
黯然失色,何去何從?
吃着龍遊小辣椒的程朝榮沒有想到,在風雲際會的1994年,自己有幸出任浙江天倫食品公司的總經理,而這家企業的前身就是當年的龍遊國營小辣椒廠。
程朝榮的職業生涯從此與龍遊小辣椒相伴,辣椒的清汁鹽水,也一點點地融進了他的血脈。
回溯龍遊小辣椒的曆史,注定繞不開“天倫公司”。1993年,“天倫公司”引領行業新風,推出了用鹽水腌制的龍遊小辣椒,外包裝也摒棄了竹筒,采用真空灌裝的玻璃瓶。
經這種工藝制成的小辣椒,顔色由紅紫色變成了青綠色,雖然少了厚重的醬香,但保留了辣椒的清香原味。
這一革新,徹底改變了龍遊小辣椒的風味,醬香工藝也漸漸淘汰,青綠色的龍遊小辣椒逐步定格在人們的印象中。
而這清清白白的小辣椒,也寫照了程朝榮的純真初心。1996年,程朝榮創辦“銅鳥食品”,其所生産的所有食品,都承諾絕不添加防腐劑。
早些年,龍遊小辣椒産業正紅火的時候,許多有識之士都在讨論“龍遊小辣椒路在何方?”龍遊縣官方也應時成立了小辣椒産業領導小組等機構。
時過境遷,小辣椒産業似乎又回到了像野草般自生自滅的時代。“都說龍遊小辣椒是龍遊特産,可現在,我們連亮相浙江省農博會的機會都沒有。”程朝榮很擔心龍遊小辣椒會被人遺忘,事實上,它幾乎已經被遺忘了。
(原标題《30多家競争到隻剩1家,龍遊小辣椒,是你遺忘了它還是它放棄了你?》。原作者李嘯 傅震茂。編輯汪碧瑩 于山)
【原标題:30多家到隻剩1家 龍遊小辣椒背後的故事】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