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栽培技術措施

栽培技術措施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10 14:30:11

日光溫室草莓半基質栽培管理技術(二)栽培管理技術要點

導讀

本文主要介紹了日光溫室草莓半基質栽培的生産管理技術,從種苗定植前這一階段的品種選擇、種苗選擇、定植要點,到定植後草莓生長期的日常溫度管理、濕度管理、水肥管理、光照管理、植株整理、輔助授粉、疏花疏果、病蟲害防治,果期如何進行果實采收,都做了詳盡的分解式介紹。最後對草莓拉秧後和半基質模式下的消毒工作流程以及技術要點進行了詳細的介紹。

品種選擇

半基質栽培上層為基質,相對土壤栽培而言,澆水較頻繁,這就要求草莓除了具有優良品質外,同時還要求草莓抗病性較強,尤其抗草莓紅中柱根腐病和白粉病較強,再有就是草莓植株長勢較旺相對矮的品種。目前使用的草莓品種多是‘紅顔’‘章姬’‘點雪’‘聖誕紅’等。

種苗選擇

草莓的種苗按照根系分為兩大類,一種是根系裸露的也就是常說的裸根苗,一類是根系在基質中的基質苗,它包括基質槽苗、營養缽苗、穴盤苗、紙缽苗。在半基質栽培中可以根據種植經驗和種植時間來選擇不同的種苗,比如種植經驗豐富的農戶、種植時間較早的農戶可以選擇裸根苗種植,這樣草莓苗後期根系發達不容易早衰,草莓的産量相對也高。對于種植經驗不足的新手可以選擇基質苗,基質苗容易成活,緩苗時間較短,好管理。

草莓的種苗按照海拔不同分為兩大類,分别為高山冷涼苗和低海拔苗。一般育苗基地在海拔800m之上培育出來的草莓苗為高海拔育苗,海拔低于800m基地所培育的草莓苗為低海拔苗。在栽培上一般高海拔通風性好、光照充足,草莓面植株比較矮,葉片厚實,根系發達,植株沒有病害。草莓的結果性狀和早熟性較好。

定植

定植時間

草莓在中國是典型的節日經濟作物,草莓集中上市時間趕在節日期間,草莓的價格高,經濟效益也就高。根據北方日光溫室促成栽培的草莓種植規律,草莓的最佳定植期在處暑(8月23日前後)到白露(9月8日左右)之間最好,如果種苗較弱,要适當早栽,生長健壯的種苗适當晚栽,假植苗應該晚栽,一般在9月15~20日前後,營養缽苗生長旺盛,一般在10月10日前後種植。在生産中,一般在15:00以後或陰天定植最好。定植時不使用遮陽網,加強空氣流通,降低棚内濕度,減少病害發生,另外利用夜間低溫,還利于緩苗。

定植前準備工作

●棚室消毒開

展溫室消毒,可防治病蟲害,利于草莓種苗緩苗。殺蟲劑可用11%的“來福祿”5000倍液、18g/L“阿維菌素”乳油,殺菌劑可選用20%“粉鏽甯”可濕性粉劑1000~2000倍液、或15%“三唑酮”1000倍液。藥劑噴施要對整個溫室進行,包括草莓畦面、溫室過道、後牆、兩側山牆、溫室前腳1m處都要均勻噴施。

●種苗預處理

種苗分級 種苗大小分級是草莓定植的關鍵環節,大小苗分開種植便于後期的管理。北方日光溫室促成栽培草莓的壯苗标準是:草莓的短縮莖粗度在0.8~1.2cm、4~5張功能葉片、葉片顔色深綠色、無機械損傷和病蟲害危害,葉柄長度根據品種差異有所不同,葉柄一般在8~15cm,如果葉柄過長,苗子徒長,不利于成活和快速緩苗;成熟次生根(根系發黃為成熟的标準)10~16條以上,須根發達,整個植株無病蟲害,草莓植株鮮重30g左右,好的種苗還要有健壯、明顯的生長點(苗心)。在草莓苗分級過程中,要遵循大小相對分級,一般草莓的新莖粗度在0.8cm以上的為一級,0.6~0.8cm為二級,0.4~0.6cm的為三級,低于0.4cm的草莓植株不适宜在溫室促成栽培。在生産實踐中草莓新莖在0.6~0.8cm時成活率最好,緩苗後草莓苗生長也很快。

給草莓種苗分級的過程中,需要将草莓苗上攜帶的匍匐莖、病葉、老葉一起去掉,在去匍匐莖時應注意,如果匍匐莖的粗度較粗時最好用剪子在距離種苗2~3cm處截斷,不要直接在根部扯斷,否則造成較大的傷口容易使緻病微生物侵染,讓植株感染病害。在去老葉和病葉時,如果葉柄基部葉鞘沒有形成離層,不要強行掰去葉柄,否則在草莓基部的傷口流出大量的傷流液,降低草莓植株的抗病力,應該保留一段葉柄,把殘葉去掉即可。如果草莓植株葉片較大且很多,應該在定植時将葉片的1/3~1/2用剪子剪掉,以減少葉片水分散失。

種苗消毒 配好25%“阿米西達”3000倍的消毒溶液後,将整理好的草莓種苗整齊放入容器中,先放草莓的根部後整株沒入,用手掐住草莓根莖部上下提沾,禁止将草莓苗長時間浸沒于水中,浸泡時間一般在3~5min,最後将整個草莓植株完全按進藥液中浸一下迅速提起,在陰涼處晾幹草莓植株上的藥液就可以定植了。

定植密度

在定植時根據草莓品種特性确定草莓株距,一般歐美品種株距在20~25cm,日系品種在18~20cm。在實踐生産中日光溫室促成栽培以合理稀植為好,一般每667m2種植草莓苗8000~10000株。為了充分利用空間,可采取前期密植,加強葉片管理,中後期适當逐漸疏除部分植株的管理辦法,以葉枝不擁擠為準,來提高總産量和總效益。

定植步驟

定植時一般采用雙行“丁”字形交錯方式進行。定植時選取一根木棍,根據草莓品種适宜株距,截成統一标準距離,在畦面上劃出記号作為定植的距離,保證定植方向整齊均勻。将經過整理和藥劑處理的草莓苗在距草莓畦面邊緣10cm用花鏟深挖定植坑,将草莓苗根系順直,垂直于畦面填基質,并将草莓苗周圍的基質按實。

草莓定植後要及時澆水,最好是在定植時邊栽邊澆,防止種苗嚴重失水,定植後再用滴灌澆水,此次澆水一定要充足。澆水的标準是看到畦面有積水時,就證明澆足了,停止澆水。在定植完要覆蓋遮陽網,盡量不要讓太陽直射草莓苗,防止草莓苗失水萎蔫。

定植技術要點

●栽植方向

在種植草莓時,建議将草莓苗的弓背朝外,将草莓種苗傾斜種植在畦面上,提高草莓苗成活率,并且利于蜜蜂授粉和果實采收。

●栽植深度

栽植深度是草莓成活的關鍵。合理的栽植深度應使苗心的莖部與地面平齊,使苗心不被基質淹沒,做到“深不埋心,淺不露根”。如果畦面不平或土壤過暄,澆水後易造成草莓苗被沖或淤心現象,降低成活率。因此,栽植前必須整平畦面,沉實基質,另外要及時處理淤心苗,防止種苗死亡。

●基質苗應适當去除基質

基質苗容易早衰,出現“團棵”現象,即根系團在一起,不向外延伸生長,所以在定植時應适當去除一部分基質。具體标準為拿手捏一下,根系松散,以自然下垂為宜,過長的根系适當修剪,保留15~20cm。

溫度管理

正常裸根苗緩苗時間為7~10天,半基質栽培模式相比傳統土栽模式其緩苗期縮短2~3天。緩苗後及時進行補苗。适期扣棚保溫是草莓促成栽培中溫度管理的關鍵環節。在頂芽開始分化後30天左右、新莖開始膨大進行覆膜保溫較為适宜。北方地區扣棚可在10月中下旬,夜間氣溫降到4~6℃進行扣棚保溫。草莓不同生産發育階段所适宜的溫度不同,采取的管理措施也不同。草莓不同生育期适宜的溫度指标見表1。

栽培技術措施(你需要知道這些栽培管理技術要點)1

濕度管理

鋪設地膜覆蓋保墒。地膜覆蓋時間以扣膜保溫後7~10天為宜,應選在花序抽生之前進行,以免扣膜操作時弄折花序,影響開花和結果。在草莓生産中應用範圍最廣的是高壓低密度的聚乙烯黑色地膜,根據栽培槽寬選擇地膜寬度,一般選擇寬60cm,厚度0.01mm的地膜。覆膜後應立即破膜提苗,地膜展平後,立即進行澆水。

水肥管理

水分管理

采用半基質栽培,上半部分為基質,容易缺水,但是由于下半部分是土壤,保水性好,澆水頻率一般為3~5天澆水1次,每667m2澆水量為0.5~0.8t。

養分管理

在生産中追施肥料應合理施用氮磷鉀等大量元素肥料、增加中微量元素肥的施用,平衡科學施肥。每隔10天随水追施肥料1次,每667m2施用量為1.0~1.5kg。一般落花後18天進入果實膨大期,自此需每2周葉面追施1次2‰磷酸二氫鉀溶液,以确保草莓産量及品質。果實八分熟後停止施用磷肥,否則果實發黑發紫,影響其品質。另外應及時懸挂CO2氣肥袋。懸挂的高度一般為距離草莓植株上方0.5m的位置,懸挂的數量每667m2大約20袋左右即可。

光照管理

生産上應用最廣泛的是安裝補光燈進行補光,進行增光處理。每盞100W燈約照7.5m2的面積,将燈架在1.8m高處,每天17:00~22:00加照5~6h。另外,還可在草莓棚室内的北側弱光後牆處挂一道寬1.5m的反光幕,能明顯增強棚室北側的光照,增強植物的光合作用。在早上升起保溫被後用抹布将棚膜内的水氣和水滴及早擦去,在外面用抹布将棚膜上的灰塵抹去,增加棚膜的透明度,提高透光率。

輔助授粉

一般在草莓開花前7~8天将蜂箱放入溫室内,蜂箱位置位于溫室的中西部,蜜蜂出入口朝東。每667m2用5000~6000隻蜜蜂即可。蜜蜂訪花時間為8:00~9:00、15:00~16:00,活動溫度為15~30℃,利用蜜蜂習性,充分授粉。

植株管理

去老葉、剪匍匐莖、去弱芽是在草莓的生長季節需經常多次進行的重要管理工作。緩苗期間不宜進行植株整理。每次摘葉控制在1~2片,不能摘葉過度,保持5~7片展開的葉片。摘葉的重點是草莓畦中間的葉片,這些葉片不容易着光且平鋪在地膜上,加上棚膜滴水,這些葉片很容易感染灰黴病;及時摘去匍匐莖可減少植株的養分消耗,能顯著提高産量和果實品質;一般除主芽外,在植株外側再保留1~2個粗壯的芽,其餘小側芽全部摘除。

疏花疏果

生産上要做好疏花疏果工作。疏花應盡早進行,從疏花蕾開始。首先是疏去同一花序中的次花、小花。第一個花序疏花時保留7~10朵,每株留1~2個側花序。疏果後每個花序留果6~8個,一株草莓留果12~16個為宜。一般疏果率為15%~20%,疏除發育不正常的幼果、病果、蟲果、畸形果以及過早變白的小果。

病蟲害防治

對草莓要每天觀察,發現病蟲害要及時進行藥劑防治,不要等大面積發生後再防治。在日光溫室栽培中,白粉病、灰黴病、紅蜘蛛、蚜蟲等危害最為嚴重,要重點進行防治。可通過農業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學防治進行綜合治理。在生産實際中,通過及時進行植株整理、懸挂藍闆黃闆、安裝防蟲網、噴施藥劑和煙劑熏蒸等進行病蟲害防治。注意在花期和成熟期禁止噴施藥劑,可采用煙劑熏蒸降低病蟲害危害。

适時采收

為了保證果實的品質,在施肥澆水後3天進行采摘,采收前适當控水,可增加果實的風味,采前澆水時可随水追施0.2%濃度的硝酸鈣,增加果實的硬度。鮮食草莓在果實八九分熟進行采收。采果盛期每天采收1次,草莓采摘應從早晨露水已幹至11:00之前或傍晚溫度較低時進行,采收所用的容器要淺,底要平。采收時應用大拇指和食指輕輕握住草莓果的中下部,然後向相反的方向用力,使草莓在果柄和萼片離層部分分離。在采收時,對壞果、病果、畸形果也一并摘除。摘果後用硫磺罐熏蒸溫室4h,防止病蟲害的發生。

半基質消毒

去根:用剪子貼着草莓心莖,将地上部剪掉,不要剪的過低,避免過幾天拔草莓主根時不好拔,也不要剪的過高,避免草莓還繼續生長;覆膜:保持棚溫40℃以上封棚10天左右,之後拔除基質中的大根即可。小須根均會腐爛,如此能有效減少勞力,節省成本。基質消毒:将栽培槽中的基質翻倒到壟間,用廣譜性殺菌劑攪拌後,用大水沖洗。一方面消毒基質,減少病蟲害發生;另一方面清洗基質中過多的養分,避免造成單鹽毒害。土壤消毒:将栽培槽中土壤翻倒,陽光暴曬3天。由于草莓根系生長在基質中,因此半基質栽培模式中對土壤消毒不嚴格。基質回填:注意基質的用量,由于發酵、消毒等原因基質會消耗一部分,因此基質回填時要根據基質的現有量加以補充;注意基質顆粒大小,基質在使用過程中易造成顆粒磨損,導緻基質過細,因此基質回填過程中要根據基質磨損情況适當加入草炭或珍珠岩,以增加基質的透氣性。

綜上所述,在日光溫室草莓半基質栽培管理中,定植前、定植、定植後、果實采收、拉秧後消毒的各個階段技術要點都要逐一掌握。在定植前最重要的是做好種苗預處理工作,包括種苗分級、種苗修剪、種苗消毒;定植時合理稀植,采用雙行“丁”字形交錯方式進行,弓背朝外,做到“深不埋心,淺不露根”;定植後及時做好扣棚保溫、鋪設地膜保墒、安裝補光燈、放置蜂箱等工作。生長期澆水頻率一般為3~5天澆水1次,每667m2澆水量為0.5~0.8t;每隔10天随水追施肥料1次,每667m2施用量為1.0~1.5kg。做好日常植株整理、疏花疏果和病蟲害防治工作;果實八九分熟進行采收,在施肥澆水後3天進行,采前澆水時可随水追施0.2%濃度的硝酸鈣,增加果實的硬度;拉秧後消毒流程包括去根、覆膜、基質消毒、土壤消毒以及基質回填五大步驟,其中基質回填時應注意要根據基質的現有量加以補充,并且根據基質磨損情況适當加入草炭或珍珠岩,以增加基質的透氣性。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