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日下午,
#身份證第18位的Ⅹ讀作shí#
沖上熱搜第一
1月6日,2021十大語文差錯發布。
據《咬文嚼字》主編黃安靖介紹,2021年,身份證上的公民身份号碼最後一位“Ⅹ”的誤認、誤讀,引起了社會的廣泛議論,“Ⅹ”表示的是羅馬數字“10”,讀作shí最為妥當。
網友熱議
@四分六十秒 :一直被科普,從未被改變
@子非魚嘿 :iPhoneX不就是iPhone10
@曉茗是我的寶 :一直讀艾克斯
@垂直線Ineffable0813:一直念叉
@命命命命命中注定:我說X他知道是X,我說shi,人家以為我是傻子
@白瑩兒Raining:關鍵我告訴别人shí,别人能不能聽懂
@愛我中華李小培:這麼多年了,我再報身份證終于有字讀了
18位身份證号碼的含義
1-2位省、自治區、直轄市代碼;3-4位地級市、盟、自治州代碼;5-6位縣、縣級市、區代碼;7-14位出生年月日,比如19670401代表1967年4月1日;15-17位為順序号,其中17位(倒數第二位)男為單數,女為雙數;
18位作為尾号的校驗碼,是由号碼編制單位按統一的公式計算出來的,如果尾号是10,那麼就得用X來代替,而19位的号碼違反了國家标準,并且中國的計算機應用系統也不承認19位的身份證号碼。X是羅馬數字的10,用X來代替10,可以保證公民的身份證符合國家标準。
同時,《咬文嚼字》編輯部公布了2021年度“十大語文差錯”,包括以下内容。
一、“六安”的“六”誤讀為liù
二、“蔓延”誤為 “曼延”
三、 “接種疫苗”的“種”誤讀為zhǒng
2021年,接種疫苗是頭等大事。遺憾的是,不少人将“接種”疫苗誤讀為“接zhǒng”疫苗。“種”是多音字:讀zhǒng,表示事物,主要是名詞,指種子等,也作量詞,指種類;讀zhòng,表示動作,是動詞,如種地、種植;讀Chóng,用于姓氏。接種疫苗就是把疫苗注射到人或動物體内,用以預防疾病。這個“接種”顯然是動作,應讀“接zhòng”。
四、“途經”誤為“途徑”
五、 “必需品”誤為“必須品”
疫情防控必須确保人民群衆生活必需品的充足供應。如2021年12月23日,西安封城,封閉式管理期間,為保證群衆糧食等生活必需品供應,志願者送貨上門。一些媒體在報道中,将“生活必需品”誤作“生活必須品”。“必須”和“必需”都強調“一定要”。然而,它們的搭配對象不同。“必須”是副詞,隻能跟動詞搭配,不能與名詞連用,不能構成所字結構。“必需”是動詞,可以與名詞連用,可以構成所字結構。“品”即物品,名詞性成分,隻能跟“必需”搭配使用。
六、“赓續”誤為“庚續”
七、“失之偏頗”誤為“有失偏頗”
電視劇《覺醒年代》裡,陳獨秀曾說過“二十年不談政治”,第27集中李大钊說道:“當初說這句話有失偏頗了。”其中,“有失偏頗”有誤,應改為“失之偏頗”。“有失”即失去,強調的是“失去”的對象,與褒義詞連用,如“有失公正”,就是指失去了公正。而“失之”的“失”指失誤、失當,“失之”分析的是失誤的原因,與貶義詞連用,如“失之狹隘”。“偏頗”指偏向一方、不公平、不公正,因“偏頗”而造成失誤,當稱“失之偏頗”。
八、“血脈偾張”誤為“血脈噴張”
2021年8月1日,蘇炳添以9秒83的成績晉級東京奧運會百米決賽。不少媒體在報道中稱,這一驚世駭俗的成績令人“血脈噴張”。其中“噴張”有誤,正确的寫法應是“偾張”。“偾”讀fèn,指亢奮,“偾張”指擴張突起,“血脈偾張”意為血液流動加快,血管膨脹,青筋鼓起,多用來形容激動、亢奮、激情。“噴張”指張裂噴射,“血脈噴張”即鮮血噴射,用來形容情緒激動顯然不合情理。
九、“情結”誤為“情節”
十、“行拘”誤為“刑拘”
你都讀對/用對了嗎?
盡在沈陽晚報視頻号,歡迎關注
來源:中國新聞網、咬文嚼字
編輯:高杉 責編:闫繼偉 高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