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标:
1.經曆展開與折疊、模型制作等過程,發展空間觀念,積累數學活動經驗。
2.在操作活動中,進一步豐富對棱柱、圓錐、圓柱的認識。
3.了解棱柱、圓柱、圓錐的側面展開圖,能根據展開圖判斷和制作簡單的立體模型。
教學過程:
一、複習提問:
1.我們學過的常見幾何體有哪些?
2.圖形是由什麼構成的?
3.正方體有幾個面?這些面有什麼關系?
将正方體盒子展開後形狀是怎樣的呢?
自己先看圖,然後給出答案,老師的答案在下面。
二、做一做
将一個正方體的表面沿某些棱剪開,展成一個平面圖形。(是指正方體六個面展開後所成的六個正方形彼此相連)
(1)你能得到哪些形狀的平面圖形?與同伴交流。
(2)你能得到圖1——6中的平面圖形嗎?
這個問題的解答,最好是自己在家用硬紙片做一個正方體,或者找一個正方體型的盒子,準備膠帶,到時候可以剪開,也可以粘上。同學們互相交流就更有興趣了,思考問題也會更全面。這樣,這節的科的問題就很好解決了。
(我在教學時,就這樣要求學生,熟悉正方體的展開圖,這樣這類題都能夠解決。)
答:(1)答案不唯一。
(2)能夠得到1——6的圖形。
想一想 議一議
三、想一想:圖1——7中的圖經過折疊能否圍成一個正方體?
答:左圖可以圍成正方體,右圖不能。(學生自己動手做一下。)
四、議一議:看上面的圖。
答:與1相鄰的數是2、5、4、6.相對的數是3.
課堂小結:這節課主要是正方體的展開與折疊,解決這些問題的主要方法:親手實踐。
習題1.3
問題解決
聯系拓廣
下節課提問習題情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