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注釋:天門山:地名,位于安徽省和縣與蕪湖市長江兩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東梁山(古代又稱博望山)。兩山隔江對峙,形同天設的門戶,天門由此得名。中斷:江水從中間隔斷兩山。楚江:即長江。因為古代長江中遊地帶屬楚國,所以叫楚江。開:劈開,斷開。至此:意為東流的江水在這轉向北流。一作“直北”。
回:回漩,回轉。指這一段江水由于地勢險峻方向有所改變,并更加洶湧。兩岸青山:分别指東梁山和西梁山。出:突出,出現。日邊來:指孤舟從天水相接處的遠方駛來,遠遠望去,仿佛來自日邊。
譯文:長江猶如巨斧,劈開天門雄峰,碧綠江水滾滾東流到這裡,又回旋向北流去。兩岸青山互相對峙美景難分高下,一隻小船從太陽升起的地方悠悠駛來。
教學目标:
知識與能力目标: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2、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這首詩。
過程與方法目标:
多方式朗讀,合作探究,感悟理解詩句的意思和意境,提高鑒賞古詩的能力,激發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
情感态度與價值觀目标:
體會詩人對大自然的贊美,通過詩中描寫的情景,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提高鑒賞美的能力,激發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讀懂詩題
1.引導學生圍繞旅遊進行交流,說說自己見到過哪些特别的景色。
2.出示詩題《望天門山》導入:這一節課,讓我們跟着詩人李白去看看天門山的壯麗景色。闆書:望天門山。
3.引導學生讀懂詩題,組織學生交流“讀了詩題你知道了什麼”。
(1)重點理解“望”的意思。
(2)提問:“天門山是一座山的名字,你知道它在哪兒嗎?”讀注釋。
(3)出示天門山圖片,引導學生結合圖片想象:“這座山是什麼樣子的呢?”指名學生交流。
(4)指名學生說欣賞圖片的感受,體會天門山的雄偉。
4.學生齊讀詩題。
二、初讀古詩,把握大意
1.讀準字音。
(1)教師範讀,學生跟讀。
(2)學生自由讀詩,讀準字音。
(3)指名學生朗讀,教師随機正音。
2.讀好詩句的停頓。
(1)學生自讀,嘗試讀好停頓。
(2)教師範讀,學生模仿,讀通古詩。指名讀,齊讀。
古詩朗讀停頓如下: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3.理清景物,把握詩歌大意。
(1)學生默讀古詩,圈畫詩中描寫的景物,同桌交流。
①結合注釋,引導學生了解“天門、青山”都是指“天門山”;“楚江、碧水”都是指長江。
②指導學生觀察課文插圖,理解“孤帆”是“孤零零的船”的意思。
(2)讓學生說說詩歌寫了什麼。
4.分小組比賽讀詩。齊讀古詩。
三、想象前兩句詩描寫的畫面
1.想象畫面,理解詩句。
(1)出示詩句,指名讀。
(2)引導學生借助“斷”“開”等字,理解“天門中斷楚江開”的意思。
①重點理解“斷”“開”。幫助學生理解“斷”是“斷裂”的意思,“中斷”是“從中間斷裂”,“開”是“分開、斷開”的意思。
②出示“楚江”圖片,引導學生交流“你看到了一條怎樣的江”。進一步體會長江的水勢浩蕩。
③指導朗讀“天門中斷楚江開”。
④指導書寫“斷”“楚”兩個字。重點指導把“斷”的左邊部分和“楚”的下邊部分寫正确。
(3)聚焦“回”,指導理解“碧水東流至此回”的意思。
①激疑思考:這裡是說長江水碰到天門山後往回流了嗎?引導學生理解“回”是“回旋”的意思,“至此回”是在描寫江水撞擊天門山後洶湧回旋的景象。
②指導朗讀“碧水東流至此回”。
③指導書寫“至”字。
2.指導學生邊讀詩邊想象詩句描繪的畫面,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詩句描繪的景色。
(1)提問:你能用自己的話來說一說詩句描繪的景色嗎?
(2)學生練說,同桌互說。
(3)分男女、分小組、齊讀等多種形式朗讀這兩句詩。指導學生讀出天門山雄偉、長江浩蕩的氣勢。
3.小結學法:我們借助注釋理解了詩句的意思,在想象中體會到了天門山的雄偉和長江水的洶湧澎湃。接下來,讓我們繼續用“借助注釋,理解詩意,想象畫面”的方法來學習後兩句詩。
四、想象後兩句詩描寫的畫面
1.出示第三、第四句詩,學生自讀。
2.讓學生借助“出”“來”等字,理解詩句意思。
(1)教師适時提問:兩岸的青山怎麼“出”?
(2)引導學生結合生活經驗交流“當你坐車或騎車行駛在路上時,路前方的景物帶給你怎樣的感受”,把自己代入船上乘客的角色中,體會詩句中“出”“來”所描寫的情形。
(3)提問:看到“孤”字,你腦海裡浮現出怎樣的畫面?引導學生想象在天門山的映襯下,寬闊的江面上駛來一艘飄飄搖搖的帆船,感受蒼茫雄渾的意境。
3.指導朗讀第三、第四句詩,邊讀邊想象畫面,然後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
4.提問:看到這麼壯美的景色,詩人的心情是怎樣的?學生自由交流,體會詩人愉悅的心情。
5.指導書寫“孤”“帆”。
五、背誦積累,書寫指導
1.背誦積累。
(1)學生齊讀整首古詩,小組賽讀。
(2)出示背誦提示,學生補充背誦。
(3)出示“水勢浩浩蕩蕩經過天門山”“夕陽西下,孤帆順江而下”等相關圖片,讓學生為圖片配上合适的詩句。
2.指導學生默寫古詩。
(1)教師投影默寫紙,讓學生觀察每行的方格數,讨論古詩書寫的基本格式:分行居中寫,标點符号占一格。
(2)學生按照正确格式默寫古詩。
作業布置:背誦古詩。
感謝您看到最後,讓我的每一個文字都充滿了意義,喜歡這篇文章的話,您可以在文章右下角點一下“贊”,您也可以将文章“分享”給你的好友,歡迎“轉發”,有用記得“收藏”哦!謝謝您“關注”我,每天分享小學教學知識,感謝您的支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