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父母的一封信好句子? 我的父親上了初一辍學了,因為家庭貧困,而我的母親身世也很坎坷,九歲左右親爸爸去世了,那個年代還是吃不飽飯的年代,外婆帶着十來歲的小孩子改嫁,嫁到了和我老家在一個鄉,母親的繼父也就是我的外公,他和我爺爺是同一個姓,他所在的村離我老家走路要40分鐘,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寫給父母的一封信好句子?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我的父親上了初一辍學了,因為家庭貧困,而我的母親身世也很坎坷,九歲左右親爸爸去世了,那個年代還是吃不飽飯的年代,外婆帶着十來歲的小孩子改嫁,嫁到了和我老家在一個鄉,母親的繼父也就是我的外公,他和我爺爺是同一個姓,他所在的村離我老家走路要40分鐘。
我的外公在19年清明節那段時間去世了,他在娶外婆之前,本來有老婆,還有兩個兒子,可以他們都一個個遭受疾病和意外去世了,所以為了傳宗接代,娶了外婆重新成了家。外婆和外公有三個孩子,兩女一男,送走了一個。
外婆剛嫁到外公家是過得很不好的,外公家條件也不是很好,而且外公那個時候脾氣特别不好,會打人,我媽媽小時候也遭受了他的虐待,不幹活做錯事或者無緣無故都會遭受外公的打罵。因為外婆前兩胎生了兩個女兒,肯定是沒少受外公的苛責的,終于最後一胎生了兒子,外公對他特别好。
我老家重男輕女的風氣特别嚴重。
我的母親長大一些更少挨打了,應該是外公有了兒子,脾氣好些了。
我小時候常常去外公家裡玩,外婆會偷偷給零花錢,一兩塊的給,然後做好吃的給我們姐妹吃。那個時候的外公背很駝,本來他就比較高,有一米七五,駝背了也有一米七,走路拖沓,估計是人老了,我該覺得他挺和藹的,就是話有點說不太清楚。
母親結婚的時候,外公要求父親家裡出彩禮,那個時候的彩禮可能是一頭牛和幾擔米,外公應該是說了什麼話得罪了父親,我父親從那個時候再也沒有踏進外公家裡半步,過年母親回娘家,父親開車送她到門口就走了。總之我沒見過他和我外婆家裡人交流過。
再說我的爺爺奶奶,也是暴脾氣,我父親還有我叔叔小的時候也是經常挨打挨罵,農村的棍棒教育很普遍。
父母結婚的時候大概22歲左右。因為農村重男輕女,母親一連生了六個女兒,終于在2010年,生了兒子,完成使命一般。
我有一個姐姐,我排老二,老三生下來不久被送走了,我小時候見過她。老五也送走了,在縣城生的,沒帶回鄉下老家,我沒有見過。
我們四姐妹都是從小給爺爺奶奶帶大的,除了那個兒子。
1998年到2010年,12年,我爺爺奶奶在老家帶了六個小孩,都是女孩,還有兩個我叔叔的女兒。
2009年老家終于蓋好了新房,是紅磚房,那是我上六年級的時候,從窄小昏暗的瓦房,搬到了三層的紅磚房。
面積大,簡單裝修,水泥地,裡面刷了石灰白牆,外面沒有,露出一塊塊的紅磚,家裡都是老屋搬來的舊家具。
2013年我初中畢業。
家中小孩年齡我第二大,但我長得比較嬌小,小時候爺爺奶奶就帶姐姐去幹農活,把我留在家裡帶妹妹。我大妹妹小時候給到外婆家裡帶了幾年,四歲的時候接回來的。那個時候有計劃生育的來查,每次他們來了,奶奶就讓我們幾個小孩躲到閣樓上,不能出來。
我的叔叔也有三個女兒,最後終于有了一個兒子,他們對于要一個兒子真的是無比的執着,因為沒有兒子會被村裡人恥笑,很荒唐是不是。
我的父母在縣城白手起家,從一個修車工到開一家修車店。14年在縣城買了房子,最後也掙到了錢。
而我叔叔嬸嬸的工作,是從去廣東的工廠裡踩縫紉機開始,嬸嬸初中畢業,在當時是少有的高學曆。而我叔叔隻有初一。
現在,嬸嬸依然在廣東的制衣廠,上班,拿着五千多的工資,加班到十點多。那個廠她待了八年。
而我叔叔,在他兒子出生那年返鄉,在縣城和父親一起經營那家汽修店。去年也在縣城買了房,女兒也都陸續接到城裡上學。
我爺爺奶奶,生了四個孩子,大姑姑家5個,我家裡5個,小姑姑家3個,叔叔家4個。總共加起來17個孩子。這17個孩子中,7個男孩子。大表姐的96年生,現在有了三個小孩,早早的嫁到老家隔壁村,她的丈夫,和我一個姓。我姐姐也結婚了,遠嫁到外省,今年生了一個兒子。我是年齡第三大,大姑姑家的表妹小我兩個月,同年生。從96年,但2014年,18年,這個家庭誕生了17個小孩。
孩子多到懷疑人生了。
有些獨生子女總覺得很孤單,我家裡确實非常的熱鬧,是每天都有小孩子在哭鬧,因為都是女孩子,容易産生矛盾。
我從小就要照顧小孩,沖奶洗尿布,洗衣服,掃地,哄小孩睡覺,給小孩洗澡,比我小的小孩,她們才四五個月大,她們媽媽就走了,留給爺爺奶奶帶,過節過年的時候回來看看。
媽媽過年的時候會給我們買新衣服,還能收到十塊錢紅包。
而我的父親,我到六歲才知道,那個人就是我的父親,他很兇,過年回來了就跟村裡人去打牌,沒有理過我。
我小時候不聽話,沒少挨打,爺爺奶奶生氣了管不住我,就跟我父母說,我父母很是嫌棄,就說不聽話就該打,罰跪,别讓她吃飯,看她還聽不聽話。
就是非常的簡單粗暴。
可我特别倔強,哪裡會那麼容易屈服在大人的棍棒之下,反而有幾分故意,因為他們總是偏袒小的,明明是我的東西卻要我讓給她們,不讓就挨打,我必須照顧她們,我必須做家務,我沒有自主權。所以我讨厭,我反抗,我不斷挑戰大人的權威。
我的父母也讨厭我,因為我也挑戰了他們的權威,因為他們重男輕女,對我不好,我不願意和他們親近,我不肯叫爸,這一聲爸爸,我是二十多年都沒有叫過。
14年,我考上了縣裡的重點高中,讀了一年。退學了,離家出走,那一年9月開學,爺爺給了我一千多塊錢,叫我去報名,而我知道,我父母并不想供我讀書,因為那一年,他們剛買了房,沒錢。開學那天,我來到學校,在宿舍裡,打電話給我媽,跟她吵了一架,把我那些年積累的怨氣都發洩出來,我哭着罵她,罵我的媽媽。這樣的霸權主義的家庭,充滿暴力。我受夠了,好幾次我很想結束,想徹底的逃離。高中那一年,我天天吃最便宜的菜,因為他們不給我錢,每次我向我媽媽要生活費,她就給我臉色,滿不情願,放假了我也隻回老家,而不願去他們住的地方,他們還說我浪費車費。
沒有關愛,批評否定,侮辱,謾罵,挨打,暴力,貶低,不給生活費,羞辱,這就是2011年到2014年,我所面對的。它們都來自父母,來自家庭。
暴力是會傳播的。一代又一代。
所以我離家出走,2014年,我隻有15歲。你看過一部電影《沙漠之花》嗎?我鼓起勇氣遠走他鄉,必然要曆經坎坷,會遇到壞人,會遇到救我的人,如果我不走,也許我會瘋掉,而我走了,幸運的是,我沒有遇到人販子,我努力的工作,努力的學習,讀很多書,但我很迷茫,因為出走的同時,我也無家可歸了。
遠走他鄉500公裡
這一輩子,會行萬裡路,會讀萬卷書。
14年到現在,我掙錢養活了我自己,為了獨立和自由,付出了代價,今世與父母的緣分已經盡了,但願人間别再有這樣的父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