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鄉村教師帶孩子去母校

鄉村教師帶孩子去母校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30 02:29:19

由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與文化和旅遊部聯合攝制的大型文旅探訪節目《山水間的家》在8月27日迎來首播,其中一幕令無數觀衆動容。

第一期節目尾聲,楊千嬅兩次擁抱湖南省石堰坪村黨支部書記李英。

在短暫的相處中,楊千嬅真切感受到這位村支書的勇敢與艱辛,“我認識李英姐好開心,兩個人一直聊很多,就很懂她的那個過程很辛苦……”

鄉村教師帶孩子去母校(從教師到村寨當家人)1

談笑間,李英紅了眼眶。現年54歲的她,正是享受天倫之樂的年紀,但李英卻圍着村裡大事小情“團團轉”,哪裡需要她,她便馬不停蹄地趕往哪裡。

鄉村教師帶孩子去母校(從教師到村寨當家人)2

用勇氣與堅毅

留下土家族人的傳承及堅守

“我們這裡90%是土家族人,世世代代在這裡生活。”

“這些房子都是國家維修過的,很漂亮。”

“那個叫龍須菜,就像龍的胡須,漂亮嗎?”

……

鄉村教師帶孩子去母校(從教師到村寨當家人)3

刷桐油、采野菜、主持糊倉節……身為村支書的李英,不僅對石堰坪村的一切了如指掌,裡裡外外的事務也都能輕松操持,與魯健一行人談起村裡的大小事,李英的臉上總是洋溢着自信的笑容,“漂亮”一詞屢屢脫口而出,這是她對村子的由衷贊美。

鄉村教師帶孩子去母校(從教師到村寨當家人)4

石堰坪村現有吊腳樓182棟,經曆百年曆史的超過100棟。

村民全子恒說:“如果稍微晚幾年,我們這房子就看不到了。”

若沒有那份守護老建築的勇氣,村裡大部分吊腳樓可能早已不複存在。

鄉村教師帶孩子去母校(從教師到村寨當家人)5

鄉村教師帶孩子去母校(從教師到村寨當家人)6

起初,村裡的年輕人不太理解保護這些“老古董”的意義。他們掙錢回家後,看見破舊不堪的老房子,大多想要推倒改建成寬敞明亮的“小洋樓”。村民全宙平的兒子全子科便是其中一位,在廣東打拼多年的他攢下一筆積蓄,計劃蓋一棟混凝土的樓房,以改善居住條件。

聽說又有村民要拆掉吊腳樓,李英面色凝重。村裡的老人也舍不得這一棟棟看起來不那麼“洋氣”的老房子,每當有吊腳樓化為廢墟,大家心裡都空落落的。

鄉村教師帶孩子去母校(從教師到村寨當家人)7

本着留一棟是留一棟的希望,李英和村幹部開始給全子科做思想工作,這一做,便是兩年時間,她已經記不清上門多少次,打了多少通電話。

在一次上門中,李英聽聞全子科的兒子将回村舉辦婚禮,便邀請村民一起幫忙籌備。全子恒仍記得婚禮期間,“整個村的人,稻谷都不收了,全部幫他兒子籌辦婚禮”。

真心付出赢得信任,誠摯的鄉情徹底打動了全子科,最終他請來吊腳樓營造師傅,花費百萬元,重新修繕了老宅。

鄉村教師帶孩子去母校(從教師到村寨當家人)8

吊腳樓,是土家族的文化,也是記憶中的鄉愁。

“國文物,要保護;村風貌,要和諧;若破損,及時修……”

這是立在村口的村約民規,祝勇留意到石堰坪村将吊腳樓保護放在首行。

鄉村教師帶孩子去母校(從教師到村寨當家人)9

步入村莊,保存完整的村落形态、自成體系的稻魚鴨生态系統、傳統智慧的榫卯木構建築……生動的生活圖景徐徐展開,帶給祝勇許多感觸:“你們這是土家吊腳樓博物館!”

鄉村教師帶孩子去母校(從教師到村寨當家人)10

為守護好世代傳承的文化,李英和村幹部申請文物保護,制定村約民規,挨家挨戶上門宣傳。“到2017年,(吊腳樓)開始維修了,當時老百姓的心情那是非常的歡快。”回憶起當年的一幕幕,李英仍難掩激動,這是多年努力最好的回報。

“讓每一個老百姓受益,這是我心中最大的一件事。”

鄉村教師帶孩子去母校(從教師到村寨當家人)11

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保有追夢的勇氣

剛到石堰坪村時,魯健一行人不知道李英就是村支書。直到參觀廚房時,衆人好奇夫婦倆平日誰掌勺?

“我做的比較多。”李英的丈夫全華國自豪地說,“因為她在村裡當支書。”

鄉村教師帶孩子去母校(從教師到村寨當家人)12

嫁給全華國後,李英選擇在村裡的學校當老師,讓不少山裡孩子有了走出大山的底氣與機會。穩定的工作也讓她在實現個人價值的同時,可以料理好家裡的大小事。為改善生活條件,在從事教育工作10年後,李英走下三尺講台,與丈夫一起外出打工。

離開湖南的那幾年,李英陸續接到村裡的電話,希望她回來,到村裡做事。

李英明白一路走來的艱辛,也了解貧困帶來的痛苦,想到那些和自己同樣出身鄉親們,她鼓起勇氣回到石堰坪村。

鄉村教師帶孩子去母校(從教師到村寨當家人)13

而為老百姓辦實事,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村裡雜事多,每一件都得親力親為。申請文物保護,李英跟着老支書、文化站站長一家家地跑,記錄每一棟吊腳樓資料;逢年過節更是忙碌,李英要統籌流程、主持工作,常常天沒亮就出門,直到深夜才回家。

鄉村教師帶孩子去母校(從教師到村寨當家人)14

繁複瑣碎的工作,讓李英在家庭與事業中分身乏術。好在丈夫站在李英身後:“既然村民相信你,那你把這個神聖的一票就要争取下來。”

有丈夫提供後勤保障,李英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随着吊腳樓維修款項陸續批複,曾經破破爛爛、瀕臨坍塌的老房子逐漸修葺一新,電視、電腦、空調等現代家電成為家家戶戶的标配,更有年輕人從上海等大城市回鄉創業。

鄉村教師帶孩子去母校(從教師到村寨當家人)15

看到這個古老的村寨煥發出新的生機,鄉親們在老建築中挖掘出新的生活方式,李英無比欣慰:“有他們支持的力量,我的心就感動了,就堅持下去。”

鄉村教師帶孩子去母校(從教師到村寨當家人)16

采摘野菜時,李英與楊千嬅談起彼此的家庭與工作,相似的經曆、敢于追逐理想的勇氣,讓她們成了彼此“最懂你的人”。

鄉村教師帶孩子去母校(從教師到村寨當家人)17

“我們人生每一個階段,都需要有自己的夢想,去讓自己進步,往前走,不隻是文化藝術、曆史的傳承,而是我們給年輕人一個很正面的家庭力量。”

正如楊千嬅所言,生活賦予女性多種角色,也給予她們最獨特的力量,像水一般柔軟又堅毅,用自己的力量消融邊界。

鄉村教師帶孩子去母校(從教師到村寨當家人)18

“現在我覺得,我生在農村很幸福、很快樂。”

盡管一路走來磕磕絆絆,但聊起當下的生活,李英的眼裡閃耀着光芒。

遠離講台的她,仍在用生命影響生命,以勇氣、堅毅、理想,為石堰坪村的孩子們帶去自信與希望——讓村寨成為回得去的故鄉、擁有看得見的未來。

鄉村教師帶孩子去母校(從教師到村寨當家人)19

在中國廣袤的土地上,有許許多多鄉村女幹部,她們之中,有“大山的女兒”黃文秀,有“城裡來的扶貧工作隊長”劉雙燕……不論身處何地,她們都懷揣着理想,用堅忍和執着,創造一個鄉村的未來。

來源: 央視一套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